徐海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鲜虞史迹考述
徐海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春秋时期的鲜虞联盟具有相当的凝聚力,其外交上的倾向性、强大的实力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晋国的称霸步伐;而晋国对鲜虞的长期攻伐虽然使联盟一再面临着解体的危机,使白狄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但反过来也推动着白狄族的华夏化进程。鲜虞在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不敌晋国的猛烈进攻而迁徙至冀北山区的中人城,典籍称鲜虞为“中山”与中人“城中有山”有关。
鲜虞;白狄;史迹
春秋鲜虞乃白狄族所建之部落,先秦文献与后世注疏对此均有明确的记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乃春秋鲜虞之延续,典籍和考古资料也比较明确的证据。[1]但鲜虞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鲜虞”后来为什么又被称为“中山”?典籍缺乏具体的记载。基于此,本文拟勾稽典籍及故训材料中的相关史料,结合考古资料所提供的证据,对鲜虞的相关史实予以考述,以期相对完整地还原白狄族在这一时期的活动轨迹。
一
按照《春秋》经传的叙述,狄族主要有赤狄、白狄和长狄。赤狄和白狄的区分,可能跟草原牧民对于不同颜色的崇拜与爱好心理有关,这种崇拜与爱好心理表现在他们对帐幕、旗帜、衣饰、马饰的颜色选择上。赤狄指原来分布在草原南部的牧民,白狄指原来分布在草原西部的牧民。[2](2)后来,赤狄离开草原南部,逐渐迁徙到山西东南的太行山内和河北太行山余脉的西麓,形成潞氏、甲氏、留吁、铎辰、东山皋落氏和廧咎如等部落集团。其中,潞氏在今山西潞城县,甲氏在今河北鸡泽县,留吁在今山西屯留县,铎辰在今山西长治县,东山皋落氏在今山西垣曲县北,廧咎如原在晋的西边,后转徙于今河北的魏县、元城一带。[2](5)白狄离开草原的西部后,主要部分居留在陕西北部和山西西部。①大约在春秋中期以后,部分白狄远徙太行山以东。《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白狄始来”,杜注:“白狄,狄之别种,未尝与鲁接,故曰始。”这是典籍上有关白狄在太行山以东地区活动的最早记载。白狄迁徙到太行山以东地区后,先后建立了鲜虞、肥、鼓与仇由等国。这些白狄国家均因其都城所在地而得名,其中鲜虞的都城在古代的新市县,位于今河北省正定县一带,《汉书·地理志》“中山国新市县”下注引应劭曰:“新市,本鲜虞子国,今鲜虞亭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新市城位府西北四十里,其地有鲜虞亭。”《一统志》:“新市故城,在今正定府新乐县西南四十五里新城铺。”肥的都城在古代的肥累县,位于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②,《汉书·地理志》“真定国肥累县”下注曰:“故肥子国。”《元和郡县志》:“肥累故城在镇州藁城县西南七里。”《一统志》:“肥累故城在今正定府藁城县西南。”鼓的都城在古代的鼓城县,位于今河北晋县一带,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钜鹿下曲阳有鼓聚。”《元和郡县志》:“今恒州鼓城县,本春秋时鼓子国,汉为下曲阳县。”《一统志》:“下曲阳故城在今正定府晋州西。”仇由的都城位于今山西盂县一带,《括地志》:“并州盂县外城,俗名原仇城,亦名仇犹城,夷狄之国也。”程恩泽《国策地名考》:“方以智曰:‘春秋仇由国,今之太原府盂县也。智氏伐仇由,即此。’盂县今属平定州,东北半里有仇犹城。”在这些白狄族所建的国家中,鲜虞最为强大,领土最为辽阔,其他诸国均臣服于它。《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晋灭肥,虏肥子绵皋”,同年《春秋》经记曰:“晋伐鲜虞”。《左传·昭公十五年》“秋,晋荀吴伐鲜虞,围鼓”,同年《春秋》经亦记曰“(晋)伐鲜虞”。《吕氏春秋·权勋》将仇由称为“中山之国”。[3](87)均白狄诸国为鲜虞统属之明证。
《史记·匈奴列传》说春秋时的戎狄“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恐怕不符合当时白狄诸国的实际情况。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华夏诸国所环绕,白狄迁徙到该地区后,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必然会较大程度地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白狄人民养成了效忠于其君的思想,白狄诸国也有不背叛联盟的倾向。据《左传》及《国语·晋语》载,晋荀吴于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偷袭鼓国成功后,正欲俘虏鼓君鸢鞮回晋国时,鼓国的臣子夙沙釐携其妻子儿女随后紧跟,并恳请不让他相从的晋士兵道:“我君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岂曰土臣?今君是迁,臣何赖于鼓?”后荀吴亲自劝慰他说:“鼓有君矣,尔心事君,吾定尔禄爵。”夙沙釐如此回答道:
臣委质于狄之鼓,未委质于晋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无叛质。敢即私利以烦司寇而乱旧法,其若不虞何?
可见鼓国臣民的忠君之心丝毫不逊色于华夏诸国的贤臣义士。另据《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载,“晋之取鼓也,既献而返鼓子焉。鼓叛晋而属鲜虞。”鼓国不屈服于晋的强大,在为晋统治数年后依然回归鲜虞,说明鲜虞联盟具有相当的凝聚力,并非“莫能相一”。著名的杕氏壶之器形与中山王墓所出提链壶相近,同样具有游牧民族用器特征,且其铭刻之风格酷似平山三器,若干文字形体结构也与平山三器如出一辙,应该是早期鲜虞中山国遗物。[4](136)该壶有铭文“杕氏福升,岁贤鲜于”,此“鲜于”即春秋的白狄国鲜虞。[5](158)“杕”即《诗经·杕杜》中“有杕之杜”之“杕”,其字可读“狄”,“杕氏”即狄氏[6](227),“狄”与“易”古音相通,“杕氏”即指殷商时期就存在的有易氏部落,《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取仆牛”,郭璞注引《竹书纪年》曰:“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屈原《楚辞·天问》就此事质疑道:“该秉季德……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昏微遵迹,有狄不宁。”其中《山海经》与《竹书纪年》的“有易”《楚辞》引作“有狄”,乃“狄”、“易”相通之确证。[7](133)而这个杀殷商王亥的有易部落很可能就是因为居于冀北之易水河畔而得姓氏,殷商当时的活动中心毗邻易水,王亥到有易氏部落进行贸易当属史实。[8]《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谓之贤。”准此,“杕氏福升,岁贤鲜于”大致是说有易氏部落每年要定期向鲜虞进贡财物。由此也可知当时不但鼓、肥与仇由等白狄小国死心塌地从属于鲜虞,周边象有易氏一类的商周古国或古部落也都为鲜虞所征服。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鲜虞大败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并俘虏其勇士观虎;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鲜虞又联合齐国、鲁国及卫国讨伐晋国,攻取其城邑棘蒲(今河北赵县城);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卫人立公子辄为君,次年,晋赵简子欲扶植党从赵氏的卫太子剻聩为君,为卫人所阻,遂入戚(今河南濮阳县西北)而保,其后,卫国联合齐国围攻戚地不济,求援于鲜虞;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晋荀寅、范吉射所盘踞的邯郸城被赵简子率领的晋国军队攻陷,鲜虞出兵相救,并将荀寅安置在柏人城(今河北隆尧县西)。此一系列史实说明,鲜虞联盟已经强大到可以与晋国相抗衡的地步。
二
鲜虞联盟的强大,引起了其西面强邻晋国的不安。尽管白狄族与晋有着联姻关系③,两国自晋悼公推行和戎政策后也一直相安无事;但白狄东迁后有明显亲近东方齐、鲁、卫等国的倾向,④其所建立的鲜虞联盟又处于北邻燕、代,南控成周、郑、卫,东南近宋、齐、鲁等国的重要位置上。晋国无论北上拓土,东进争霸,还是南下称雄,都存在鲜虞联盟掣肘其后的危险。因此,晋国自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30年)始,七十余年中先后十次发动了对鲜虞联盟的攻击:
公元前530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灭肥,虏
肥子绵皋归;
公元前529年,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驱冲竞,大获而归,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故败;
公元前527年,晋荀吴伐鲜虞,围鼓,克之,虏鼓子鸢鞮归;公元前522年,晋之取鼓而返鼓子焉,又叛于鲜虞。夏六月,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而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沱守鼓;
公元前506年,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公元前505年,晋士鞅围鲜虞,报观虎之役;
公元前489年,晋赵鞅帅师伐鲜虞,治范氏之故也;
大约公元前474年至公元前456年间,荀瑶以鲜虞属国仇由大钟为名,诱使仇由之君斩岸堙溪以迎钟,遂攻而灭之;
公元前459年左右,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公元前457年,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中山,胜左人、中人。⑤
晋之征伐鲜虞,历经数十年而不辍,或则运用偷袭手段,或则实施联合它国的策略,或则悉起上军以攻其不备,或则逐一分化其同盟以图各个击破,然终春秋之世,晋终未能毕其功。鲜虞在同晋国的多次交锋中,虽然联盟一再面临解体的危机,白狄族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一再遭到严重破坏,但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步伐,推动了自身华夏化的进程,《说苑·辨物》载:
赵简子问于翟封荼曰:“吾闻翟雨谷三日,信乎?”曰:“信。”“又闻雨血三日,信乎!”曰:“信。”“又闻马生牛,牛生马,信乎?”曰:“信。”简子曰:“大哉妖!亦足以亡国矣。”对曰:“雨谷三日,虻风之所飘也;雨血三日,鸷鸟击于上也;马生牛,牛生马,杂牧也,此非翟之妖也。”简子曰:“然则翟之妖奚也?”对曰:“其国数散,其君幼弱,其诸卿货,其大夫比党以求禄爵,其百官肆断而无告,其政令不竟而数化,其士巧贪而有怨,此其妖也。”
赵简子所论之翟,无疑是指晋国统治者始终关注的鲜虞。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至迟在春秋末年,鲜虞已经完全由原始部落群体进入到阶级社会,且“其国有君主,有诸卿,有大夫,有百官和士,与中夏诸国无异”。[2](17)
自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始,鲜虞又以中山之名出现于史籍,是年《左传》载:
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晋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献子曰:“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吾自方城以来,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乃辞蔡侯。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指出材料中的“中山”即是鲜虞,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因为此前一年(鲁定公三年),《左传》记载鲜虞曾在平中大败晋国军队,并俘虏其勇士观虎,这正与“中山不服”相吻合。晋国担心失去对中山的控制,便辞蔡侯而回师,于是《左传》便又有了关于当年秋天范献子联合卫国之孔圉率师征伐鲜虞的记载。有学者以为中山非鲜虞之继续,而是此前就已存在的晋国之属国,当晋国六卿之间相互斗争甚为剧烈之时,中山不服于晋国的统属,在齐国的支持下趁机灭掉鲜虞,占据鲜虞的全部土地,从此成为一武力较强的千乘之国。[9]此说颇有新意,但缺乏必要的文献支持。荀寅称鲜虞为中山,当与鲜虞迁都有关。在晋国的多次猛烈攻击下,鲜虞的属国肥、鼓相继灭亡,晋国也趁胜派涉沱进驻鲜虞东面的鼓地,鲜虞国都鲜虞亭一带从此面临东西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兼之此地又属于易攻难守的平原地带,鲜虞君臣只好迁都于冀北山区筑城据险以守。《水经注·滱水注》载:
滱水又东,迳左人城南。应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记》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山之水,因复谓之为广唐城也。《中山记》以为中人城,又以为鼓聚,殊为乖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
可见,鲜虞所筑的新都城因城中有山而名中山,春秋战国时人以国都之名称呼它国的现象习见,鲜虞又称中山的原因正在于此。
注释:
①《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吕相《绝秦书》:“白狄及君(秦桓公)同州。”《元和郡县志·丹州》:“《禹贡》雍州之城,春秋时白狄所居。”《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攘匈奴,居于河西訚、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正义》引《括地志》云:“延、银、绥三州白翟地。”皆陕西北部有白狄之证;《国语·齐语》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此西河即指山西西部的黄河沿岸地区,故知山西西部也有白狄。
②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云:“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山西平定州乐平县东五十里有昔阳城,肥国都也。”二说均将山西之昔阳与河北之昔阳混为一谈,《汉书·地理志》“下曲阳“下引应劭曰:“下曲阳有鼓聚,有昔阳亭。”肥之国都显然是指应劭所云位于今河北境内之昔阳,《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晋灭肥,虏肥子绵皋。”倘若肥国都在山西之昔阳,则从晋地出发的荀吴根本就没有必要借道于鲜虞,杜、顾二人之说显然有误。
③《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吕相《绝秦书》云:“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 说明白狄族与晋有着联姻关系。
④《左传·襄公十八年》:“白狄朝于鲁”;《左传·哀公元年》:“齐、鲁、卫鲜虞人伐晋,救范氏”;《左传·哀公三年》:“齐、卫围戚,求援于中山”。均可证鲜虞有亲近这些国家的倾向。
⑤见《左传》、《吕氏春秋·权勋》、《水经注·巨马水注》、《淮南子·道应训》。
[1]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79(2).
[2]马长寿.北狄与匈奴[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
[3]段连勤.白狄族与中山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
[4]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7]徐中舒.北狄在前殷文化上之贡献论殷墟青铜器与两轮大车之由来[A].川大史学·徐中舒卷[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8]路洪昌.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交通[J].河北学刊,1986(5).
[9]孙 华.试论中山国的族姓及有关问题[J].河北学刊,1984(4).
责任编辑:龚晓林
On the History of Xian Yu
XU Hai-bi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In Springand Autumn period,the alliance headed bythe XianYU has powerful cohesion,its diplomatic strategy、great power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that pin down the Jin State to become a hegemonic power to some extent.The alliance headed by XianYU in the crisis ofdisintegration after the Jin State attacked the XianYU in a long time,in some time,the life and production of the BaiDiwere disturbed seriously,but it promoted the BaiDichinesized in return.In 506 BC,the XianYU migrated to the city of Zhong people whe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after a violent attack by the Jin State,the XianYU be named“ZhongShan”i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has relation to“mountain in the city”of Zhongpeople.
The XianYU;The BaiDi;historical site or relics.
1009—0673(2016)02—0014—04
K225
A
2016—01—10
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GZYB55),贵州省教育厅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GH028)。
徐海斌(1971—),男,江西景德镇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先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