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建学
浅论聋校教师形象美的塑造
●钱建学
摘要:教师的形象美对于听障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视觉是听障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拥有美好形象的教师是听障学生所效仿的榜样。教师形象美的塑造要从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多方面入手,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给予听障学生潜移默化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聋校;教师;形象美
作为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广博的知识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象美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形象美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美也是一种教育形式。教师优雅的举止、得体的穿着、礼貌的语言、漂亮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和亲切的微笑,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情趣和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形象美对于听障学生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视觉是听障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由于感官补偿作用,他们的视觉感官更为敏锐。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听力有障碍的残疾儿童视知觉速度的提高是比较快的。听障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眼睛,他们常常集中精力用眼睛来观察,模仿能力很强。曾有调查发现,聋生比一般的青少年更加注意教师的仪容仪表,对其变化格外敏感,也喜欢在实际生活中模仿教师的仪容仪表,因此聋校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表情、神态,要用自己无声的模范行为,给听障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启示和影响。具体而言,教师的形象美对于听障学生而言就是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举止得体,姿态端庄,语言文明,朝气蓬勃,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指导,给他们以信任感、亲切感和钦佩感,让听障学生从教师身上发现真、善、美,学会创造美好的人生。
教师仪容美,主要是指教师的容貌美,容貌修饰的总体要求是健康、美观、大方。一是发式要整洁、朴素、端正,这能够给学生留下生机勃勃、精神饱满的印象。男教师头发不宜太长,女教师头发不能太短;二是面部适当修饰会让教师自己容光焕发,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来说,青年男教师不宜留长胡子,络腮胡子容易给人懒散的感觉。对于女教师来说,也可以讲究美容化妆,但化妆应给人淡雅健康的印象。人到中年的女教师,面容容易憔悴,如果适当化个淡妆,则会显得脸色红润健康,可以给学生以精力充沛的感觉,自己的心情也会舒畅许多。但教师不宜为赶时髦而过分化妆,从而误导学生。
教师仪表美,是指教师的外表服饰美。美的仪表对学生的精神有愉悦作用和感染作用。仪表美的总要求是庄重、大方、优雅、得体。一是教师的穿着应跟上时代,教师不能不修边幅,不能让学生觉得落后保守。教师的衣着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因为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饰品,传递的也是一种信息。同样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二是教师的衣着打扮要符合教师的形象特点。一般说来,女教师佩戴饰物要少而精,不宜太显眼。男教师一般不宜佩戴首饰,以免让人觉得行为不端。教师的着装要优雅大方,服装色彩宜少、宜淡雅,过于花哨的衣服,会显得俗气不稳重;夏天时,教师的穿着不宜太少、太随便。
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教师是美好形象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听障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在听障学生眼里,任何动作都逃不过听障孩子的眼睛。教师好的言行举止是其他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正是由于教师仪态美如此重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待……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教师。”
具体而言,教师的仪态美是指教师的姿态、动作、表情、风度和教态等。姿态指身体呈现的样子,包括坐姿、站姿、走姿、蹲姿等;动作指手势、头部动作等;风度是一个人德、才、学、识诸方面修养的外在审美表现。教师仪态美主要分为3种:一是有挺拔的站姿。教师授课的主要姿势是站姿。站得正、走得稳,才能够显示出精力充沛与积极向上,给学生一种感召力。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挺胸抬头,不要耸肩或过于昂头,双手自然下垂或自然活动。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小、过大或过急。二要有得体的手势。手势是人们在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动作,是富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手势美来自于手势动与静的结合。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保持适度的手势可增强情感的表达,加强重点,活跃课堂气氛。讲课时严禁敲击讲桌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三要有和颜悦色的表情。教师的表情是通过教师的目光和脸部的微笑来体现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师生之间的沟通,许多时候是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的。教师可亲可敬、和颜悦色的表情能给听障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氛围。教师笑着面对听障学生,就会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给他们增添正能量。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可以向学生传达温馨、亲切、真诚、信任、勉励、期待、尊重、关心、赏识等信息,这是口头言语所无法代替的。它能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可以反映教师本人良好的自身修养。
听障学生在听觉和语言表达上有先天的缺陷,因此他们先天就具有非常敏感的特质,特别在乎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会细细地体味教师的每一个用词和语调透露出的信息。因此聋校的教师更要培养语言形象美。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语意明确,力求准确。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从语言设计及运用上做到语意明确、巧妙安排、有效到位。要充分考虑到听障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使问题明确清晰,不可随心所欲,模棱两可。二是快慢适度,表达清晰。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语速平缓,吐字清晰,力求正面诱导,气氛和谐。实际上,努力做到提问语速快慢适度,势必要求教师要问得适时,问得有趣,问得有价值。三是语调适中,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信息大都是靠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驾驭好提问语调的频率、强弱,把握好语音语调的节拍,做到语言表达流畅且富有亲和力,让课堂情趣盎然,达到以情感人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给予赏识与鼓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人文关怀,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爱护。另一方面要做到语言文明,讲究礼貌,忌粗俗下流,讽刺挖苦。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塑造自身形象时不能片面追求外在美,而忘记和忽视了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心灵美与内涵美。外在美受内在美的制约,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人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教师外在形象美包括仪容、仪表、仪态和语言是教师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素质和能力,就有什么样的仪容、仪表、仪态和语言。内在美是教师形象美的核心与主体。如果一位教师没有崇高的师德,没有博学的知识,是无法建立自身良好的外在形象的。总之,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我们特教教师在自我形象塑造中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中图分类号:G762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聋哑学校,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