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学 王 亮
以趣味盘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学 王 亮
在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行下,高效教学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当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枯燥无味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下降,课堂效率自然不高,更谈不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了。本文就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措施作简要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 趣味性 有效措施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思想理论、基本法律法规、思想品德基础的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是初中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对初中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培养爱国情怀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学科特点,导致教材的语言极其规范和严肃,说教意味浓重。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有板有眼的教学就是“讲大道理”,他们大多对思想品德学习没有多少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和厌烦心理。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要求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需要有所提高。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多为“填鸭灌输式”,教师大多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多如牛毛的知识点。枯燥乏味的课堂、机械式的训练方法、毫无趣味性的“大道理”,这些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产生了负面效果,失去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热情。
知识来源于生活,任何一门知识的教学离开了生活实际将毫无意义。特别是对于思想品德这种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引入生活实际作为教学案例,将生活实际和正式教学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具体,让理论与生活实践一一对应。同时引入的主题应该具有针对学生的关注焦点并且鲜活生动的特点,不然学生对这些不关注、不感兴趣,实际教学案例的引入就起不到相应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执教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就根据当时比较热门的感动中国人物、自强模范等话题引入了这样一则案例:“侯晶晶,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目前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20年前,由于双腿瘫痪被迫辍学,但仍旧坚持在家自学10年,毅然决然的迎接生理上、心理上和学业上的三重考验,最终完成硕士和博士的学业,因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尽力回报党和社会的培育之恩,被评为‘江苏省自强模范’‘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自强模范’。”同学们听完这个案例都非常有感触,为侯晶晶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这样一来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课堂气氛较好。在这个时候我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自由思考,讨论与交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他们对面对人生挫折就有了应该学会自我疏导,勇于战胜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基本认知。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一板一眼的告诉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此云云,他们感触不会深刻,就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在多媒体上以图画、视频等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能很好地突破传统思想品德教学的局限性,教师不必再照本宣科地直接给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多媒体可以直观地向他们表达一些理论和知识。
例如,笔者在讲解初三《党的基本路线》中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时就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学生家乡人民生活状况的对比图,还播放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讲话视频。这样一来,他们能非常直接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基本认知。简单有效,而且比起传统教学,这种直接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多媒体技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此一来课堂趣味性有所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自然高效。
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情景教学法是一种由目的引入或创设相关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既能寓教于乐,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上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具体内容设计出相对应的主题,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一来那些在学生们看来抽象严肃的“大道理”便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加深对它们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给学生们讲解初二有关消费者权利的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模拟消费者购物时遭遇不良商家的场景,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表演欲强的性格特点,他们果然对这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一模拟场景中学生们自主扮演消费者和不良商家,通过在表演这一场景的互动中他们能很好地学习到消费者在消费时会遭遇哪些不合理待遇以及在遭遇这些情况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相比于直接照着课本给他们讲解,这样一种方式寓教于乐,互动性强,趣味性强,课堂效率也会提高不少。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特点便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形成基本思想品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基本法律法规,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上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善思想品德课堂的氛围,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和创新任重而道远。
[1]汪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J].改革与开放. 2011年12期
[2]江培佩.初中思想品德创新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