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百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机制探究
吴敏
(百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培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长期以来,西南边陲是国家“西部计划”支持的重点地区之一,但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沉不下去,留不住人”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认为,培育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助于克服这一难题。然而,当前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参与动机不纯、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参与的持续性不足、管理缺乏弹性等现实难题,这将不利于培育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此,要通过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弹性激励机制、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引导机制、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设志愿服务的综合立体平台以及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文化等方式来优化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进而塑造真正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机制
志愿服务精神是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精神特质,它的内在实质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与一般的帮助或慈善不同的是,志愿服务活动具有“互动性、持久性、日常性”等特征。[1]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核是志愿服务精神,而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依托于志愿者及其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从服务对象上来看,志愿服务更侧重于弱势群体;从服务的区域来看,志愿服务活动多实施于西部地区,其最典型的是我国“西部计划”的推行。由于受到地理和教育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西南边陲高校的大学生生源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因此,关注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既有助于促进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也有助于深化国家的西部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
首先,志愿服务精神有助于大学能力的拓宽。在志愿服务中,“奉献、进步”精神的弘扬,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多依靠自身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帮助其他的人。而有效的志愿服务,它考验着他们理论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更考验着他们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操作能力。对于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既是一个让他们认识自我、又是一个让他们鞭策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这将有助于深化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知识运用的能力。此外,“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的弘扬,它要求参与者们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形成双方共赢的局面,而其中不乏对参与者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诉求。概而言之,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鞭策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其次,志愿服务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不仅需要有时间、知识、技能,更需要有善心并乐于奉献。因此,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是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自身付出的价值感,更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诸如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自然灾害中的帮扶等志愿服务,了解我国的一些社会现象,体验民生民情,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着道德实践的深化,并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地区志愿服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沉不下去,留不住人”的问题,这其中不乏地域环境的适应及心理的落差等原因所带来的志愿服务可持续性效果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而言,优越的经济基础及生活成长背景往往使他们难以适应偏远地区的艰苦的基层生活。西南边陲是国家“西部计划”支持的重点地区之一,而对于西南边陲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多半来自本地的农村地区,甚至有一些是偏远山区。如果加强西南边陲地区高校大学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沉不下去,留不住人”的问题。因为,“西部计划是新时期志愿者诞生成长的母体,志愿精神是西部计划深入实施的情感基础”。[2]与外在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才能相较而言,志愿服务精神涤荡的是人们的思想灵魂,而这是对一个人的行为能产生持久性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激发西南边陲地区高校的大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引导他们把奉献的激情和热情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脚踏实地的服务家乡,产生志愿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可持续性行为,将会更有利于西部计划的深入实施。
“地方性是地方高校生存之基、活力之源。”[3]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只有积极主动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建立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破解其发展的瓶颈。西南边陲地区的高校以地方高校居多,且其“边、远”的地理位置特征,使得其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符合当地的社会需求。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需要为学生提供真正的社会实践平台,而非单纯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平台,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相比较,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社会需求的导向性。一方面,通过引入志愿服务体系,将有助于地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由“学科本位”向“就业本位”的办学理念的转变,促进地方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在这个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核的志愿服务中,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还可以深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认知,磨练他们的品格,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的发挥了本地高校的地方服务能力。
通过对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关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了解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仅有13.5%的大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四大精神”是什么,86.5%的大学生不知道志愿服务的“四大精神”。即逾八成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但是,受访的大学生近九成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而涉及人数广泛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诸如评奖评优、义工制度等方面的硬性要求。
但是,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下,只有38.89%的大学生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61.11%的大学生不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表明一部分大学生们既对志愿服务没有浓厚的兴趣,又带着完成学校硬性规定的应付式心理,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并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而是保障自身利益的需求,其动机带有明显的自利性而非公益性。
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的内容分为校内、校外两个层面,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校内志愿服务活动多集中在帮助老师们整理档案材料、办公设备的搬运、同学的募捐活动等方面,而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又主要表现在毕业季的西部计划报名活动,每年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要节日(诸如学雷锋月、普法宣传日)的社区实践活动等方面。
从校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来看,大学生们的知识及专业化技能并未得以充分的展现,志愿服务的内容相对狭窄。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促使部分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要求参与听讲座、观看文艺晚会等集体性活动可以给义工时间,以完成其学校的相关指标规定,有这种心理需求的大学生占比近六成。这与志愿服务的精神本质完全相悖。从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来看,重要节日的活动往往伴随着学校文件通知的要求而开展,且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往往是协会或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活动来的快,去的也快。每年的暑期“三下乡”也往往因为经费的有限性而流于形式,在诸如维修电器、义务送春联等实践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上,大学生能够发挥一定的专业特长,而其他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流于发点小册子,走访几户人家等形式化的东西。“西部计划”的参与也往往成为学生找不到好工作的一种退路选择。
通过对大学生平均每学期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的调查,我们发现52.3%的大学生1至2次/每学期,30.8%的大学生3至4次/每学期,9.2%的大学生5至6次/每学期,7.7%的大学生7次及以上/每学期。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每学期的参与次数少于5次。而通过对学生群体的分层考察也发现,在3次及以上/学期的人群中,学生干部占62.4%,非学生干部占37.6%,且3次及以上的参与人群多集中大一、大二学生,大三、大四学生的参与次数多集中的1至2次。
此外,需要注意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每学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没有主观上的持续性,往往是只要有适合自己时间且有义工时的活动才去选择参加,所以,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也因其动机不纯而难有持续的可能。二是由于学生干部每年换届选举,卸任后的大学生们往往已经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也因其角色的改变而逐渐下降,这种流水式的人员更替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
西南边陲地区的众多高校在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方面往往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义工时间与该同学的评奖评优等系列评比活动相挂钩。这种方式无疑有助于倒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志愿服务精神的要领。但是,这种规定性的做法也忽略了非自愿参与的大学生的内在抵触心理。这种非自愿参与的大学生,往往并不关注志愿服务本身的精神实质,更多的是迫于学校的硬性规定下的应付式心理,甚至滋生出为了得到更多的义工时,通过与学生社团主要干部搞好关系以获取义工时间的现象。这些隐形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弘扬,影响着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二是将大学生的义工证与毕业证相挂钩。具体而言,学校将对每个大学生在各个学期将要完成的义工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并根据是否获得过各类资助、表彰或奖励而进行不同级别的义工时间增量规定。尽管,学生们的义工时间在5至10小时之间/每学期,但是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比较大的。根据调查,53.1%的大学生表示“理解学校规定的良苦用心,但对其却有一定的逆反心理”。36.3%的大学生表示“理解并支持学校的这种规定”,10.6%的大学生表示“不理解但不得不硬着头皮遵从”。由此可见,这种制度规定过于刚性,缺乏合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弹性。
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高校在建立合理的弹性激励机制时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高校的评比制度基本上分为学习类的评比活动和品德类的评比活动。高校可以适当调整将志愿服务与所有评比挂钩的激励机制,将其中品德类的评比活动的评比也不仅限于义工时间的多少,而是将其志愿服务的成效进行厘定,同时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发这些大学生们继续其志愿服务的行为,并在持续中不断感悟志愿服务精神的要领,使得其思想认知得以深化,而不是应付式的完成或者功利性的追逐自身的利益。第二,可以改变将毕业证与义工证直接挂钩的硬性规则制度,而是将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纳入其实践教学平台的其中一个自主选项之一,即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做选择,但是一旦选择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从其志愿服务的效果上进行考核,并给予合格者相应的学分。对于不合格者要通过沟通、调查的方式了解其背后的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或教育。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境经济状况给予诸如交通补贴、伙食补贴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补贴,以减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的思想包袱,同时可以激发更多有此意向的大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在学校层面,一是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在校大学生关于志愿服务价值取向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及他们的心理诉求,减少一些过于刚性的规章制度,更需慎重可能滋生学生功利思想的激励措施;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的宣传工作,让这些自愿奉献的大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认可,为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三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使他们愿意关注社会的情况并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而非获得评奖评优的功利性目的。
其次,在社会层面,过多的注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们的后期发展问题,往往使得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就带有浓厚的自我利益诉求。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在于自愿奉献,因此,社会新闻媒体应该侧重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弘扬,而非志愿者个人未来出路的宣传,尤其是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的未来生活保障的过多关注。换而言之,社会上要加强体现出志愿服务精神的优秀志愿服务者的先进事迹的弘扬。诸如西部计划活动更需要严把入口关,可以基于有爱心、自愿奉献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帮助其他人的贫困大学生们给予一定的物质生活补贴,筛选最主要的标准是大学生的品格及思想觉悟,而非其自身的发展前景。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广度及深度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引导不足及学生创新力挖掘不够所致。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基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申报的APP软件。这个APP包括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信息,项目信息可以体现为项目的目的、内容、活动的操作步骤等。有意向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兴趣爱好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学校则可以根据项目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等层面进行审核、考量,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申报者们,以让他们明确自己得失的原因。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志愿服务活动智囊库,大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及社会上的需求,自主寻求有社会价值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并以项目论证书的方式向学校申请一定的物质津贴,学校则以效果考核的方式决定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层级的项目的津贴发放数额。总而言之,通过学校构建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申报APP及学生自身期待尝试的志愿服务活动智囊库,可以充分的发挥学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方面的引导作用及大学生的创造力,改变高校过于粗浅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涵。
学校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性宣传方式,将诸如维修家电服务、义务支教等专业特色较强且活动开展较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深度打造,让这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出自身的品牌文化,逐渐扩大其志愿服务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可以提高宣传的深度及形式的多样性,改变以往单一的媒体报道形式,借助开展有关志愿服务知识竞答赛、相声小品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志愿服务的知识及价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其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同时,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申报志愿服务品牌文化的方式,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大学生及其所在的院系,让他们可以结合学校宣扬的志愿服务品牌文化,反思自身的专业特色,尤其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品牌文化的项目申报书的筛选,根据其不同层次进行培养、孵化、深度打造,以差异化的方式激活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文化的构建。
[1]商亮,卢德平.略论志愿服务的意义生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0):44.
[2]孙靖.西部计划志愿精神内涵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1(7):48.
[3]杨永飞,赵晓珂.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3):20.
责任编辑:徐海斌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undergraduates’volunteerism in southwest China
WU Min
(Baise University,Guangxi,Baise 533000,China)
Cultivating the volunteer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common needs for college students,colleges and society.The southwest Chin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place of the national"Western planning",but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who cannot sink down and stay long"is relatively simple.This paper argues that cultivating the volunteerism of southwest college students will help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outhwest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participation,such as the motivation is not pure,the scope and depth is not enough,the sustainability is insufficient,the management flexibility is lacking.As of these will be not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young students’volunteer spirit.So, there are some ways to optimize the southwest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such as constructing the elasticity and incentive mechanism,making the guide mechanism of participation,constructing the comprehensive platform with the gripper of project management,fostering brand culture of volunteer service with combining students'characteristics.Then,the college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 spirit can be shaped to adapt to local society.
Undergraduate;Volunteerism;Cultivation mechanism
1009—0673(2016)03—0088—05中国分类号:G641
A
2016—04—14
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西南边陲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机制探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2015LX428。
吴敏(1988— ),女,河南信阳人,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