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渭南师范学院 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渭南 714099)
【文学艺术研究】
苏轼诗词的理趣浅析
王彩虹
(渭南师范学院 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陕西 渭南714099)
对苏轼的理趣诗作分析,知晓苏轼的理趣诗是情理兼有,对具体的理趣诗作分析,论情与理的结合,探究苏轼理趣诗成就的来源。
苏轼;理趣诗;情与理;思维方式
富有理趣的诗词,应是先有趣再有理,理以趣而出,否则便陷于枯燥无味。也就是说,诗文之“理”,不同于一般的抽象、空泛的“理”,而是将理趣与情趣有机融合,格物致“情”,寓理于情,以情表理。正因如此,苏轼的诗词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引发哲思。
理趣诗的审美特征,理趣诗中“理”是隐藏在诗文表面之后的,是隐性的。言情写景所不能表达的意象,才要由理来进行表达。言在此而意在彼,虚实结合,小中见大,方可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判断理趣诗的标准,一为“趣”,二为“理”,理隐于文后。这种划分,实际上将理趣诗词的范围缩小了。
有的读者简单地将纯粹说理的诗作为理趣诗。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理趣诗词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诗均不在此列。且纯粹说理的诗常常缺乏情感的注入,无法打动人心,甚至可以说,此类诗词不能算作理趣诗。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将“以理语成诗”及某些哲理诗排除在外,认为理学家的“以理语成诗”没有生动的形象,无法唤起美感,因而不是有理趣之美的诗,严格说来甚至不能算作文学作品。如认为某些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作者以哲理为主宰,从而构思、描绘形象,尽管也有一定的美感,但它们是哲理的形象化说明、富有诗意的图解,这恐怕也不能说有哲理之美。
这种看法,其实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说邵雍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以理语成诗,理胜于景,不可算作理趣诗,尚有一定道理,那么,将《观书有感》《题西林壁》亦排除在理趣诗之外,则显得过于苛求。这两首诗,虽是将理以“形象化、富有诗意的图解”形式展现,但此“图解”确与所言之理紧密相关,情、景、理相结合,体现的仍是作者的智慧,有“趣”在其中,只是“情”隐于诗词之后,需认真揣摩,甚至要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探究。
理趣诗词至少应符合三个标准:一为趣,二为理,三为情。也就是说,不能把趣、理与情割裂开来,而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将“缘志”与“抒情”紧密联系,通过引人入胜的意象揭示令人深省的哲理,做到情与理完美交融而富有趣味。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轼的理趣诗词是他在对社会、人生和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后,在抒情中说理的趣味之作,因此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严格来说,在苏轼数量众多的诗词中,属理趣的作品,数量亦不算多,但在不同内容的作品中,情、理也各具妙姿,饶有趣味。据理与情、景的关系,大体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情、理、趣融合为一,另一类则是思辨性更强,“理”性更突出。
第一类,情、理、趣融合为一。
苏轼此类作品,描写了生活所见、日常观察到的意象,其中寄寓了作者深刻的情感。苏轼曾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而他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也是依此标准而行的,其所描绘的画面、营造的意境,如在眼前,让人沉入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对这些最具有美感与欣赏性的理趣诗,读者通过种种意象,可体味到其中的意境、趣味,并可揣摩出诗词所蕴含的哲理。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本诗描写了天气的瞬息万变,通过“黑云”“白雨”“风”这三个意象,用不同语言分别绘出雨前、雨中、雨后三个画面,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蕴于其中——宦海风波险恶,如天气变幻无端,得失荣辱仅隔一线。苏轼在诗的后两句,写黑云、白雨被风吹散,一切回复平静,形象地传达了自己的期望:失意是暂时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为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之后所作。此时,作者摆脱了初到黄州时的消沉之意,而转为淡泊潇洒、从容阔达。
此词只写了“道中遇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却是作者内心积淀的释、道思想相碰撞,激发出灵感的火花,凝结出多彩华章,散发出理性的光辉。词人以曲笔抒发胸臆,探索人生底蕴,进行深刻的人生思索,表现了豪迈开朗的个性和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自然外物与“我”契合,便是“一簑烟雨任平生”,自己对待自然界的风雨能处之泰然,面对政治上的阴晴不定、升沉难测,也具有超脱气度和不畏挫折的坚毅精神,语意双关,深沉蕴藉,情味隽永,富有理趣。此词的手法,更符合古典诗词的审美观念,寥寥几笔,含蓄寄托之意透纸而出。情理兼具,妙不可言,读者也可通过描写,想象雨中漫步的种种情趣、意境。
第二类,思辨性更强,“理”性更突出。
苏轼一生,历尽宦海风波,庙堂江湖,人生阅历殊为丰富。他不但善于总结生活经验,也善于找出客观事物中所含的规律。即便是通过极平常的自然景物与生活事件,也都能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正因为此类作品以“理”胜“情”,故引得评论者诟病。只有发现意象与哲理的相合之处,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揭示生活真理,并将其主体情感融于创作中,才可成为佳作。先看引人诟病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七绝为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所作,抒发了游山感受。本诗表面上是写无论从横侧、远近、高低等视角观察庐山,只会见其层峦叠嶂、变化多姿,而无法得知其真实面目。为什么?只因为身处庐山中。
在此,苏轼以形象的景致概括,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古老哲理,引出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即“出乎其外”,与被观察的对象拉开距离,跳出思维的局限,进行全面观察,才能看清事物真相。否则,就会被事物局部、细节所蒙蔽,以致无法客观、整体地把握事物特征。
在写法上,本诗是典型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以浅显的语言写出了深刻的哲理,又有佛禅偈语的打机锋之感。
本诗的思辨性强,“理”性突出,最为人所重的情却隐于诗后,甚而近似于无。所以,虽然“不识庐山真面目”与《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雪泥鸿爪”一样,刚一问世便即流行为成语,但《题西林壁》仍被很多人排除在理趣诗之外。
当然,我们仍可以说,“形”为本诗之体,“理”为本诗之魂,“趣”为本诗之品。
1.苏轼的成就
中国古代文论历来重视诗词情理的统一。若能在塑造饱含情性的艺术形象的同时,内蕴哲理,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则可谓胜矣。
苏轼的理趣诗,便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总结,并在景与情中说理,在引人入胜的描写中融入哲理,实现了情、理的完美结合,平淡中具有自然美,而以理见长,这恰恰是魏晋玄言诗的影响。苏轼以前的诗人所作理趣诗,在抒情与说理上倾向性过强,或只抒情或纯说理,而不能将二者相通,做到抒情以说理,或说理中抒情。如魏晋玄言诗,便走入了散淡至上、“情”“理”分离之路,于写“理”中忽视了“情”的注入,这种不足,应该是玄言诗走向消亡的重要原因。
苏轼理趣诗正是实现了对玄言诗的超越,将情、理融为一炉,“兼容并包”。理因情而活,情因理而余味悠长,境界幽深。而苏轼诗词的另一特点,便是意象较前代大为拓宽,“无事不可入诗,无物不可入诗”,其结果便是“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具体而言,站在诗人的角度,借用意象的表达可升华情感;而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阅读,品味意象与情的结合,可见其深层哲理,获得意象的动感。可以说,苏轼诗词拓宽了理趣诗的意境,把诗歌表“情”达“理”的功能扩大了,甚至使理趣诗达至顶峰,为后世树起一道标杆,南宋“诚斋体”的开创者杨万里便传承了苏轼的理趣诗。
2.苏轼理趣诗成就探源
时代背景。宋代以前,诗词基本上是形象思维的载体,而宋代思想文化的大发展把文人推向了理性主义的王国。他们建构了以儒为主,儒、释、道渗透的理学思想体系,主张“文以载道,经以致用”。时代的哲学思想,均会对文学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于此,诗词成为一种格物尽理的载体,理趣诗在宋代诗歌中,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而苏轼正是这一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个人因素。首先,有意识追求的结果。苏轼的艺术追求,不仅要做到真,即情真和物实,而且还要超出情真物真之外,求其至味至理。正如他在《答虔伴俞括奉议书》中说:“物固有是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其次,苏轼诗词的理趣受释、道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大都有这样一个精神底蕴: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苏轼人生之路异常坎坷,几度宦海浮沉,使得他的人生观中儒、释、道思想相混合,也是因此,儒家的济世致用,禅宗的彻悟,道家的旷达,使他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说,并于诗词中表现出来。可以说,正是儒家思想为他提供了阳刚内核,释、道思想为他提供了新的认识方法、视角,为他培养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责任编辑兰一斐]
Weinan714099,Shaanxi,China)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Reason and Emotion in SU Shi’s Poems
WANG Cai-hong
(QinDongTeachers’EducationandSynergiaCenter,WeinanTeachers’College,
An analysis of SU Shi’s reason and interest indicates that SU Shi’s poems are a mixture of his reason and emotion.
SU Shi; poem about reason and interest; reason and emotion; thinking mode
2016-04-12
王彩虹(1969—),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秦东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I207.22
A
1008-777X(2016)03-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