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银
(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王宋小学)
文贵写实
——关于《再见了,亲人》中人物安排的一点看法
孟先银
(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王宋小学)
《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文章中的开篇之作。文章叙述的是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最后一批从朝鲜土地上撤离时,朝鲜人民到车站送别时的情境。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选取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典型人物,通过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歌颂和赞美了中朝两国人民用血凝结而成的深厚的国际友谊。笔者2013年4月18日在一所学校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该课的示范课教学,感受颇深。
上课开始,该教师对课文叙述事件的历史背景做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对课文所叙述的事件有了初步的感知。忧伤的背景音乐响起,女教师用低沉而又伤感的语调开始朗读课文。“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整篇课文读完,全体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有力的感染,整个课堂仿佛进入了送别时的情境之中。纵观整堂课,该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每个细节教师都做了独具匠心的处理,上课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真正理解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
快要下课的时候,教师问学生:“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大胆地讲出来。”沉默片刻之后,后排的一个男生举起了手。该教师微笑着请他起来,他问老师:“老师,课文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他先写的是大娘,然后写小金花,最后写大娘。为什么不按照他们的年龄大小来排,先写大娘,再写大嫂,最后再写小金花呢?这样写不是更有序吗?”这个问题可能是该教师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的,她一时语塞了。停顿片刻后,该教师做了这样的回答:“其实,先写谁都没有关系,不管先写哪一个,文章叙述的事件都没有变化,也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回答,笔者不敢苟同。
我们回到文章的历史背景: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悍然越过了“三八线”,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威胁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定出兵增援朝鲜,所以,13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0万人出去了,14万人的生命就留在了朝鲜,常眠于这块土地之上,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还有许多许多……
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就是1958年10月的一天,我们的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在这个时候,他们喊道:再见了,亲人!同学们,你们听:火车已经快要离站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手拉着朝鲜人民的手: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如此看来,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在这段艰难而又特殊的岁月里,结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志愿军战士要离开了,朝鲜人民是极其不舍的。但是,朝鲜人民深知这也是必须和必然的,所以他们来送别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假想一下当时送别车站的情境:来送别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大家扶老携幼,自发而来,来的大多数都是女性,因为很多朝鲜热血男儿都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了。时间是紧迫的,大家都争相把自己想对志愿军战士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整个车站都被送别的人群淹没了……
这个时候,作者用最快的镜头捕捉着每一个感人至深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临时出现的,没有事先安排的。所以作者首先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紧接着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正在流泪的小女孩,最后捕捉到了一位拄着双拐的大嫂……因此,文章对人物顺序的安排极其符合当时送别的真实情景,而不是作者刻意安排。
其实,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文。我们在给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学到语文的文本知识的同时,当相应地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文贵写实,往往真实事件是抒发真实情感的源泉和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第三阶段要求中也明确指出这两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假如文章按照先写大娘,接着写大嫂,最后写小金花的顺序来安排,就会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送别的人们都是按年龄大小事先排好队前来送别的,这一方面与当时的情境不符,另一方面让文章的真实性受到置疑。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