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桥,孔漫春
(1.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研究论纲
郭 桥1,孔漫春2
(1.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学问,发轫于先秦,秦汉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名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关于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是古代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探讨和总结。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建立在对“名学”“辩学”“名辩学”等相关概念的重新思考基础之上。围绕着这种思考,出现了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探索路径。通过探讨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以期对本领域研究有所启示。
名辩学;逻辑史;理论体系
(一)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逻辑史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建立在对“名学”“辩学”“名辩学”等相关概念的重新思考基础之上。
1.关于“名学”“辩学”“名辩学”的重新思考
“名学”“辩学”“名辩学”这三个概念是伴随着西方逻辑在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传播而开始出现的。就整体而言,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学术界是在大致等同于“西方逻辑”的意义上使用“名学”“辩学”“名辩学”这些概念的,换言之,“名学”“辩学”“名辩学”是指西方传统逻辑在中国古代的存在形式。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名辩学研究,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证明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西方逻辑,因此,名辩史料和西方逻辑的相同之处也就成为众多研究者的着力之所在。这一点,章士钊的《逻辑指要》可谓典型代表。在《逻辑指要》一书中,他这样写道:“寻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而逻辑之理,存乎天壤。其谓欧洲有逻辑,中国无逻辑者,讏言也。其谓人不重逻辑之名,而即未解逻辑之理者,尤妄说也。”*章士钊:《逻辑指要》自序,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年版。“逻辑起于欧洲,而理则吾国所固有。”“先秦名学与欧洲逻辑,信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章士钊:《逻辑指要》例言,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年版。章士钊在其著作中阐述的观点,可谓反映了近现代时期整整一代中国学人的共同心声,折射出当时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明显学术价值取向。这一点,从梁启超的《墨子之论理学》《墨子学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章太炎的《国故论衡·原名篇》等有关著述中均可得到检证。
20世纪的最后10年,回顾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成为中国逻辑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学术研究史的回顾过程中,“名学”“辩学”“名辩学”这些久已为学术界所熟悉的术语再次成为讨论的对象。结果,研究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彼此形成了一些明显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和主张。举其要者如下:(1)名学和辩学是中国古代的两门学问,其中,名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名学和辩学关系密切,可以合称“名辩学”,但是,这一称呼并不表明名学和辩学的界限可以模糊,可以存在着不同于名学和辩学的另外一种学问。名学与辩学不是等同于西方传统形式逻辑的学问*崔清田:《名学与辩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版;崔清田:《名学、辩学、名辩学析》,哲学研究,1998年增刊。。(2) “名辩学”与“中国古代逻辑”是不同的概念。“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学问,其核心是逻辑学,但也包括认识论和论辩术等内容,名辩学与政治和伦理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培育:《名辩学与中国古代逻辑》,《哲学研究》,1998年增刊。。(3)名辩学的理论和体系只限于中国古代自己创立的相对独立的正名学说和论辩学说,它虽然包括了中国古代的全部逻辑思想,但是,只要属于和正名或论辩有关的内容,都应当包括到名辩学的对象和范围之中*周云之:《名辩学研究与中国逻辑史》,《哲学研究》,1998年增刊。。(4)中国古代的“(正)名学”和“(论)辩学”统称“名辩学”,它们与西方的逻辑学并不完全相同。“正名学”属于语义学,“论辩学”属于语用学;名辩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内容,在语形学方面则相对比较贫乏。中国古代的名辩学属于符号学研究的范围*李先焜:《名辩学、逻辑学与符号学》,《哲学研究》,1998年增刊。。
2.关于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的不同探索
从目前出版或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的著作来看,关于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在对名辩学的理论体系的理解上存在分歧
一种做法是采用名学(正名学)和辩学(论辩学)分而治之、单独成篇的组织结构[1];另外一种做法是以“绪论”“概念”“辩说”“余论”的方式阐述名辩学,其中,“概念”“辩说”叙说中国名辩逻辑的两个支柱部分,“绪论” “余论”阐述中国名辩逻辑的总体、总貌和特色[2];此外,还有的研究者把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合而治之,统一为一个整体[3-4]。以上这些不同的做法,和研究者对“名学”“辩学” “名辩学”这些概念的理解直接相关。其中,第二种做法明显体现了从逻辑的角度理解和研究名辩学的思路。
(2)在对中国古代名辩学的时间界定上不完全一致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名辩学是指先秦时期存在的一种学说,可以说是先秦名学和先秦辩学的简称*崔清田:《名学与辩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版。;一种观点认为,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学问,它凝聚了不同时期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其中以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主[5]3-14。此外,还有的学者认为,名辩学的发轫和创立与先秦名辩思潮直接相关,古代名辩学是先秦名辩思潮在理论层面所取得的果实。
(二)研究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的价值
1.理论价值
开展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揭示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真实面貌。名辩学原本是中国古代存在的一门学问,后期墨家的《小取》篇、荀子的《正名》篇等,代表了先秦时期不同的名辩学理论体系。秦汉以后,名辩学继续发展。近代以降,西方逻辑在中国传播的事实激发了当时的学人立足于特定的价值取向重新释读古代名辩史料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名辩史料被大量地用来证明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西方的逻辑学,其结果,在发现西方逻辑和名辩一致性的同时,名辩学固有的特殊性、本来面貌逐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存在被曲解的现象。这种状况,影响了几乎整个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
(2)为进行中外逻辑思想的比较研究提供更加宽阔的理论背景。在理清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对其中的逻辑思想进行研究,开展中外逻辑思想之间的比较,有助于揭示中华民族在世界逻辑发展史上的贡献,有助于说明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些特点,当然,这个过程也会为今天的逻辑学教学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3)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名辩学提供更为简洁明了、类似“近世专科教科书之组织”(伍非百语)的读本。
2.实践价值
名辩学在我国近现代时期的学术话语系统中,曾经被学术界广泛用来指称西方逻辑,例如严复的译著《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王国维的译著《辨学》等,但是,名辩学的原始含义是指中国古代学者基于对推理、论证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问。从学科类别划分而言,名辩学不属于西学的范畴,是中国传统学术即国学的一个基础性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先哲对说理方法的研究。“可以说,名辩学反映着在推理、论证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体现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个性。”[6]开展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这一课题伴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2014年的公布而进一步演变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一文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可以说,开展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的凭借,构成了了解中华民族思想品格、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视角和现实津梁。
(一)主要内容
1.名辩学及其研究对象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学问,发轫于先秦,秦汉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后期墨家的《小取》篇、荀子的《正名》篇,第一次对名辩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小取》篇立足于谈辩的角度,阐述了有关名、辞、说的问题,可以说,《小取》篇是以谈辩来统摄名、辞、说的;《正名》篇立足于正名的立场来阐述名、辞、说、辩,换言之,在荀子那里,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是作为“正名”的方法而谈论的。立足于说理、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名、辞、说、辩,这是后期墨家和荀子的共同之处。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研究对象是名、辞、说、辩,该门学问具有方法论的性质,属于工具性学科。
2.理论体系
名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关于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是古代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探讨和总结。具体而言:(1)名:主要包括名的界说,名的种类,名的功用;有关名的谬误,正名的方法;名、辞、说、辩的关系。(2)辞:主要包括辞的界说,辞的种类;辞、象、意的关系;辞的使用和理解,有关辞的谬误;历史上的一些著名“诡辞”及其影响。(3)说:主要包括说的作用,说的界说,说的原则、要求,说的具体类型,有关说的谬误。(4)辩:主要包括辩的界说,辩的目的和作用,辩的类型,辩的原则,辩论术;辩的动态性考察;有关辩的谬误。
3.关于中国传统名辩学的比较
关于中国传统名辩学的比较研究,具体涉及中国名辩和印度因明的比较、中国名辩和西方逻辑的比较、中国名辩和印度因明以及西方逻辑的综合比较。此类工作,构成了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传统名辩学研究的不同维度,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此种研究导致了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分支诞生——世界三大逻辑传统的比较研究开始出现。和同类研究工作相比较,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视域下的名辩学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即,这种研究建立在中国古代名辩学的整体结构体系基础之上,着力于名辩学的整体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逻辑思想和西方逻辑以及印度因明的比较。这种研究,既关注比较物之间的共同性,又关注比较物之间的差异性。在价值取向上,此种研究着力于追求一种客观的比较性思考。
(二)基本观点
1.名辩学究竟是什么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存在的一门学问,在内容上包括了一般所谓的“名学”“辩学”的研究内容。名辩学的研究对象是名、辞、说、辩,它具有指导谈说论辩、获取真知的双重作用。先秦是中国古代名辩学的发轫、奠基和创立时期;秦汉以后,名辩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名辩学的创立者包括古代中国众多的学者,其中,孔子、公孙龙子、墨子和后期墨家、荀子、韩非子等贡献卓著。名辩学的研究包括古代易学领域的学者对有关名、辞、说、辩的研究。名辩学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存在的载体,其中存在着对逻辑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当然,中西方学者对于逻辑研究素材的选择,以及对逻辑问题研究的思路和细致性程度,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名辩学研究中的传统和现代、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
立足于逻辑学现代发展的高度(包括广义论证理论)审视中国传统名辩学,是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名辩学在逻辑层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不足之处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古代名辩学整体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开展中国名辩、西方逻辑和印度因明的比较,有助于人们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包括说理在内的言说方式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其中,一致性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传统之间所共同具有的世界性,差异性体现的则是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各自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
(一)研究思路
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研究,遵循以下基本思路:1.以先秦名辩学的经典作品《墨子·小取》篇和《荀子·正名》篇中提出的问题为基本依据,结合先秦其他诸子,例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尹文子等,以及秦汉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古籍中所讨论的名辩问题,最终确定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归类;2.把先秦以及秦汉以后古籍中关于名辩讨论的资料进行搜集聚合,予以分门别类的研究。这种研究,旨在揭示中国古代名辩学者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具体的研究路径、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进而展示中国古代名辩学的整体理论面貌。
(二)指导思想
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并重,着力于发掘近年来所公布的出土文献中的名辩思想,这构成了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指导性思想。传世文献和近年来的出土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两者之间具有互补互证的作用。王国维在谈到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时,曾经这样指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7]王国维先生在这里所阐述的观点,用来作为传统名辩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完全适合的。近年来,郭店楚简、上博简、清华简等一批出土文献相继问世。这些文献已经引起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等相关学术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相比较而言,中国逻辑史和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研究领域则对出土文献的反应相对迟滞,有关的研究成果甚属罕见。把相关的出土文献纳入到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研究视域,有利于增补某些传世文献中所没有涉及或者语焉不详的材料,有利于判定一些材料的真伪性质,有利于解决一些传世文献记载中存在的讹误衍夺乃至排列失序等问题。
[1]周云之.名辩学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周文英.名辩逻辑提纲:上、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4).
[3]刘培育.中国古代哲学精华:名辩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4]张家龙.逻辑学思想史:第1编:中国名辩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5]林铭钧,曾祥云.名辩学新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6]郭桥.逻辑与文化:中国逻辑研究中文化范式的提出及其演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1).
[7]王国维.古史新证[M]//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孔凡涛)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Argumentology in Ancient China
GUO Qiao1, KONG Man-chun2
(1.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Henan,China; 2.School of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Henan,China)
Argumentology in Ancient China is originated from the Pre-Qin period and further developed after Qin and Han Dynasties.It deals with subjects concerning with logical,lexical,verbal and argumentative contents.Nowadays,on the basis of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concepts,an academic project in Chinese logic research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explore its theoretical system.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basic research ide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field in order to gain some inspirations to the further study.
Argumentology in Ancient China; history of logic; theoretical system
2016-08-2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14ZDB013);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阶段性成果
郭桥(1970- ),男,河南济源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逻辑史、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研究;孔漫春(1970- ),女,河南洛阳人, 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献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出土文献研究。
B81
A
1674-3571(2016)06-0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