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清,邓明亮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长江大学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100)
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
吴传清1,2,邓明亮1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长江大学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100)
文章选取1995至2014年全国27省市数据,从发展环境、发展规模、投入水平、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PCA分析方法,完成27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测算与排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位于全国领先地位,27省市竞争力水平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分化,苏赣川贵4省市为第一层,竞争力最大;鄂湘皖沪4省市为第二层,竞争力居中;渝浙云3省市为第三层,竞争力靠后。同时,动态分析表明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全国排名与内部排名波动幅度较小,竞争力排名水平稳定。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长江经济带;竞争力;因子分析法
根据国家标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战略新兴产业分类》,“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既是高技术制造业的重要门类,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门类。《中国制造2025》文件将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作为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的重点领域,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提出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的战略构想。《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提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推动高端装备产品应用推广,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领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既关系到国家安全,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国40%,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影响力强,是全球内河经济带中的典型代表,在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哪些变化规律?影响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探讨上述问题对合理布局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穆荣平,董洁等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三个方面出发完成对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2-3];秦臻等运用出口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质量与附加值、结构优化指数、劳动生产率、产业和企业的利润6个详细指标,对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4];单元媛将贸易竞争指数纳入了测评指标体系,借助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价格比4个指标对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技术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和政府态度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5];张宇基于竞争力经济学理论,完成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分析[6]。
2.各省市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借助于国内面板数据,我国学者对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大量研究。王家庭等采用因子分析、空间计量和回归分析方法,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四个方面对2004至2008年我国23省市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完成竞争力与空间集聚关系的检验[7],陶金国等根据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高技术、高资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和设计指标体系所需原则,从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成长潜力和政策环境五个方面,基于PCA模型完成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竞争力的测度[8]。
学术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各省市竞争力的研究,将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作为整体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借助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7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测算和排名,并将长江经济带11省市作为整体进行排名和比较,根据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1.评价指标体系
对区域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测评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性课题。现有关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进出口价格比、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等具体标准比较得出各地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竞争力的差异;另一种则是基于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竞争力测量模型,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高技术、高资本、高附加值的特点和指标体系综合性、代表性、操作性的原则,同时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拟从发展环境、发展规模、投入水平及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测算,详细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评价方法
基于研究内容和测度指标,本文选取全国27个省市1995—201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整理来自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各省级行政单位相关数据*注:由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缺乏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关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数据,因此,本文在整理数据时剔除了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4个省级行政单位。。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过程中,本文首先选取2014年样本,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度1995—2014年27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
表1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测评指标
首先,本文对各测评指标的变量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2014年统计数据KMO值为0.579,Bartlett球形检验Sig.值为0.000,可见选取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2014年数据能够进行因子分析。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全体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F1、F2、F3和F4,累计贡献率达到84.96%,足够体现原有23个指标中的大部分信息。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更加显著,使各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显,本文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最大方差法对初始因子和矩阵进行旋转,达到重新分配公共因子同原始变量间的关系。
根据因子分析数据处理结果,本文得到四个公共因子,即发展环境因子、发展规模因子、投入水平因子和创新能力因子,可以表示为所有初始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运用回归法则,本文解出了线性组合参数估计值,利用这些参数估计值可以计算出我国27个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公共因子得分。以各公共因子不同方差贡献率为依据,本文构建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如式(1)所示:
F1=α1×F1i+α2×F2i+α3×F3i+α4×F4i
(1)
其中,Fi表示区域i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总体水平,α1、α2、α3、α4分别表示四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F1i、F2i、F3i、F4i分别表示区域i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因子、发展规模因子、投入水平因子和创新能力因子得分。
采用同样的数据处理方法,本文完成1995—2014年我国27个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的测算。最后本文将长江经济带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全国排名和内部排名,竞争力排名结果将在后文详述。
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1995年至2014年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全国排名和内部排名结果如下:
1.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全国排名
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的动态变化,从整体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各区域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全国排名较为稳定。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动态排名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江苏、四川、贵州和江西4省,排名主要居于全国前十位,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强;第二层次包括湖南、上海、湖北和安徽4省,排名主要位于第十到二十位,具有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中等竞争力;第三层次包括重庆、浙江和云南3省,排名位于全国二十位以后,属于与全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地区。
表2 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全国排名
2.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内部排名
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部动态排名如表3所示,从排名位次来看,与全国动态排名相同,长江经济带各区域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内部动态排名变化幅度较小。根据各地区排名,可将各地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江苏、四川、贵州和江西4省,大部分年份竞争力排名位于前五位,是长江经济带参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地区;第二层次包括湖南、上海、湖北、安徽4省,排名位于内部第五位到第九位之间,属于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中等竞争力水平;第三层次包括重庆、浙江和云南,排名主要位于第九位以后,是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薄弱的地区。
表3 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
本文以1995年到2014年我国27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进行动态测度与排名。根据测度结果得出结论为:(1)1995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变化幅度较小,各地区保持了全国和内部排名稳定。(2)根据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长江经济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包括江苏、四川、贵州和江西4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强;第二层包括湖南、上海、湖北和安徽4省市,拥有中等竞争力水平;第三层包括重庆、浙江和云南3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尚显不足。(3)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整体居于全国中上层次,但包括重庆、浙江和云南在内的第三层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处于全国末端,行业竞争力不足。(4)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分层明显,内部各地区间竞争力差距较大,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区域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不均衡。
立足于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排名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苏川贵赣4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好,竞争力强,应作为长江经济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2)发挥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优势条件和基础,发挥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民用航空航天发展的中心作用,加快武汉、南昌在飞机设计与制造业、航空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升长江经济带11省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集聚式发展水平。(3)整合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资源,发挥各省市比较优势,重点突出,优先发展具有强竞争力的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相关产业。
[1]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穆荣平.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J].科研管理,2003(6):60-65.
[3]董洁,游亚楠.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55-58.
[4]秦臻,倪艳.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J].世界经济研究,2006(6):39-47.
[5]单元媛,马莹.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生产力研究,2013(9):108-112.
[6]张宇.我国航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21-24.
[7]王家庭,王巧云.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竞争力与空间集聚[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6-79.
[8]陶金国,王雪,乐萍,邱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J].财贸研究,2015(5):26-32.
(责任编辑 蒋成德)
The Dynamic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WU Chuan-qing,DENG Ming-liang
(1.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Institute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100)
Based on the PCA analysis method, and taking the 27 provinces and cities data selected from 1995 to 2014 as the research samples,this paper completes the aerospa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stimation and ranking of competitiveness of the 27 provinces and cities by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the development scale,the input level,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erospace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is at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ountry.The competitiveness level of 27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presents three levels of differentiation:4 provinces of Jiangsu、Jiangxi、Guizhou and Sichuan being the first tier with the maximum competitiveness while Hubei, Hunan, Anhui and Shanghai the second tier with the moderate competitiveness and Chongqing,Yunnan and Zhejiang the third tier on the last list of competitiveness.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l ranking of 11 provinces is narrower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level is stable.
Aerospace vehicles and equipment industry;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Competitiveness; Factor analysis
2016-07-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研究”(15ZDA020)阶段性成果
吴传清(1967- ),男,湖北石首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邓明亮(1994- ),男,湖北长阳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报告》项目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F127.9
A
1674-3571(2016)06-0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