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的审美内涵与人生意义

2016-03-03 05:51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陈 小 宇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诗意地栖居”的审美内涵与人生意义

陈 小 宇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诗意地栖居”源于荷尔德林的诗句,在工业时代的背景下,海德格尔赋予了这首诗以深刻的审美内涵,追问人之存在的终极意义,他以“存在”之思为基石,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诗,从而让“诗意地栖居”成为一种可能,追求一种艺术化了的生命体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发现美,追求诗意化的人生;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的深层满足;学会跳出情绪的困扰,以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来实现诗意生活。他在探求人的心灵追寻和寻求幸福的道路上,给陷入精神危机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审美内涵;人生意义;生存方式

一、何为“诗意地栖居”

(一)“诗意地栖居”的产生背景

“诗意地栖居”出自荷尔德林的一首诗,诗云: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人还能举目仰望说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欣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吗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度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我要说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敌人是神性的形象大地上有没有尺度绝对没有 ——荷尔德林《在明媚的夜色下》

荷尔德林在谈到栖居时,认为人之所以甘于劳累的生活,此在的痛苦,是由于人具有这种与人心同在的善良和纯真,这种贴近生命本真的神性特质,他将神作为人的尺度,从人类此在的本质特征上看出了诗意、神性的形象。人类最原始的生活本身就是“充满劳绩”的,这也正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境遇本来就是受限制的,但诗人转而充满了对无限人生的向往,一句“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道出了人类本性对有限的不满足。人不是甘于困于现实的动物,人类总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寻求对现实的超越。他在反思人的生存究竟是什么,追问处于这种无力改变困境中的人们原本还可以生存的另一种状态。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对于现代西方的诸种现象,无论是价值和信仰的危机,还是日益扩张的技术和工业文明带来的不良后果,人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困惑。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有时根本来不及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海量信息,思想也难以赶上周围环境的迅速变化,压力和恐慌便接踵而至。敏感的诗人首先预感到了这种生存的压迫和人生的不自由。工业时代的演进愈演愈烈,人们面临的生存境遇也每况愈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海德格尔赋予了荷尔德林的这首诗以深刻的哲学诠释,将“诗意地栖居”阐释为一个追问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力图凭借人自身的觉悟来试图为迷茫无助的现代人提供精神上的解脱。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这首诗所做的阐释是以他的“存在”之思为基石的,他克服了把诗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观点,而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诗,让“诗意地栖居”成为可能,探究人的生存应该达到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追求一种艺术化了的生命体验。

(二)“筑居”与“栖居”的区别

人们现在的栖居与所想的“诗意”是格格不入的,如今“我们的栖居为住房短缺所困扰。即便不是这样,我们今天的栖居也由于劳作而备受折磨,由于趋功逐利而不得安宁,由于娱乐和消遣活动而迷迷惑惑。”而为“诗意”留下的空间,仅仅也就是“从事某种文艺性的活动,或是书面文艺,或是音视文艺”。[1]196事实上,工业时代人们的生存大多只能算是“筑居”,并非海德格尔所谓的“栖居”。海德格尔否定了这种以占用住宅为目的的“筑居”,引导人们从本质上去思“栖居”和作诗,他认为真正的栖居应该是以诗意为根基的。诗为诗意的显现确立了可能,他说:“作诗才首先让栖居成为栖居。作诗是本真的让栖居。我们何以达到一种栖居呢?通过筑造。作诗,乃是一种筑造。”[1]198是诗将人们带回大地,使人立足于脚下的土地,并因此使他们享有着真正的栖居。正是由于个体生命的觉悟,才使得诗意的理想与大地上的筑居最终得以统一起来,时时刻刻自觉化为生命的存在。真正的栖居只有在诗中才能实现,作诗就是一种筑造,它使真正的栖居成为可能。

“诗意地栖居”以实现人真正的栖居为目的,是对人之存在的终极关怀。以获得住宅为目的的“筑居”是人存在于大地上的基本需求,所以有了筑造。但如果人仅仅把筑造的目的看作是获得一实用的供遮蔽的栖身之所,那么这筑居的过程便是毫无诗意了。人,只有把劳动本身看做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生活本身才会充满诗意化的气息,本质上的栖居才得以实现。“我们栖居,并不是因为我们已经筑造了;相反的,我们筑造并且已经筑造了,是因为我们栖居。”[1]156就是说,我们是栖居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他们已经在生活中超越了此在“烦”、“畏”、“死”的生存状态,从而在心灵上得以超脱,在精神上得以提升。

只要人存在于这个世界,就避免不了烦恼、痛苦、畏惧乃至死亡的意识这些来自于生命之初的困扰和纠缠,它们根源于生命存在的根本矛盾,人只要存在于世界之中,灵与肉、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和隔阂就会永远存在。所以“诗意地栖居”也许给我们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人生启示:生命的各种体验不过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下的生命状态,个体的生活就是对自我选择的一种觉悟。个人的一生就是由生命中一系列的选择组成的长河,如果说人应该像“人该有的那样”活着,那我们为何不选择一种更加优美的姿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二、如何追求“诗意地栖居”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学会欣赏和发现美

生活本就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任何人都难逃单调和乏味的困扰。也许波澜不惊也是一种娴静的美,而若是长期用一种心态和一样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枯燥无聊是必然的。而诗意地生活,就是要在一般里看出浅淡的光泽,在一瞬间的存在里体会到刹那间的永恒,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应该学学古人的心态。这与希腊人喜欢孤立地欣赏建筑的审美心态是不同的,“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2]113当我们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从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就丰富了自己美的感受。当我们换一种心态,换一种看世界的视角,生活中的情趣便无处不在了。

生命的境界广大,意境深邃,看世界的心态和视野都不能太过狭隘和局限。广阔的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美的因素,生活的诗意存在于每一个平凡无奇的物品中,当我们投以欣赏的眼光,一朵花、一片叶、一束光里就有了玄机。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勃莱克《天真的预言》

不过是一粒沙土,一地尘埃,而在有些人的眼中,那就是整个世界,无限美好的天堂。人们所谓幸福的生活其实也就是“如此的生活”,看山看水,别样的心境该有别样的风景。华亭船子和尚有诗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以我们的日常观点来看,夜晚外出钓鱼,兴盛而至,结果一条鱼都没有钓到,兴扫而归,这当然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但若是倾心于追求人生的诗意,见满船明月,静谧湖畔,便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二)回归本真,追求精神的深层满足

中国有一句古谚说:“自然界中的美是永恒的,也是神秘的。”这说明古人已对自然的美存在着某种未知的敬畏和神秘感。我们眺望于山峰之巅,徜徉于湖光山色,醉心于残阳落红,无不是对天地万物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3]292美昭示着宇宙真理,将宇宙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当我们为现代繁复的物质生活所迷惑的时候,何不学一学陶翁,回归本真,去自然万物中寻找生命的皈依。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在努力竞争、自我鼓励、奋力拼搏,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不断创造出新的文明来满足自己的欲求,然而在过分追逐的进程中,在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车轮下,人们渐渐发现自己开始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束缚了,人常常不能占有自己的自由本质而被社会文化和外物所扭曲役使,从而变为非我的状态。21世纪的当代人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人们忽然发现自己的精神家园变得荒芜了,心神开始变得狂躁恐慌,越来越偏离人的本真状态。事实说明,人类文明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异化,个体的自由空间越来越被挤压,个体不得不痛苦地生活在文明与异化的夹缝之中。如何寻求解脱?“久在樊笼里里,复得返自然”,自然之子陶渊明告诉我们,也许有舍才有得。

林语堂将陶渊明列为他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诗人,“是今日真正爱好人生者的典范”,他说“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之,他的生活也像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林语堂崇尚这种将高洁的理想“与七情的生活洽调起来”[4]94的生命状态,他力求把适度的物质享受与注重审美的高雅情调相结合,从而创造一种闲适的艺术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它强调的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协调发展,不是通过消费量的无限增长来企求幸福, 而是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来获得幸福感。这就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复归本真的生活方式。“我们往往在生活的追求中忘记了真正的自我,正如庄子在一个美妙的譬喻里所讲的那只鸟一样,为了要吃一只螳螂而忘记自身的危险,而那只螳螂又为了要捕捉一只蝉也忘了自身的危险。”[4]78他提醒人们要抵制物质文明的异化,更多地关注人生的基本问题。在如今消费生产占主导的生活理念下,林老为我们创造出一种以消闲遣兴、修身养性为目的的艺术化的生活,在浮躁的世界中选择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的享受。这里的“回归自然”,不仅仅是指贴近物质性的自然界,也是在重新找寻自己那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通过源于内心的和谐来成就诗意的人生。

(三)顺其自然,跳出个体情绪的困扰

“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未必是美。”[5]26有时候,人们的惶惑、痛苦不仅仅是来自于外在现实的压迫,人自己内心的争斗也是痛苦的原因之一。当人们困于情绪而无法突破时,人生才有如此多的困惑。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会让人少受情欲之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处于情绪的大起大落之中,苦闷、伤心,未必让你心生幸福快感,若一个人总是为自己的情绪所困,他将会感到极度的疲惫,直到精力耗尽,而难以体味苦中微甜,但若是最终能辅以合适的渠道加以消释,无疑是经历超脱后的轻松和愉悦。

“诗意地栖居”让人们感受到美,考虑并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愉悦的能力。“美使人愉悦并提出人人同意的要求,在这场合人的心情同时自觉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超越着单纯对于感官印象的愉快感受,别的价值也按照着它的判断力的类似的规准被评价着。”[6]196所以超脱出纯感官的感受是追寻诗意生活的第一步,跳出自我束缚的思维惯式,从情绪的波涛中抽身而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中国人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器温润圆滑,平淡之中焕发出含蓄的光彩,正是符合中国人所偏爱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美,选择一种更为淡定和超脱的态度,跳出情绪的困扰来再来反观本身,万事皆可理解。

三、“诗意地栖居”的人生意义

(一)贴近生命本真,有限中求永恒

现代人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取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权衡,人们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追逐中忘记了自己当初的目的,在渐行渐远的现代化道路上迷失了本真的自我。“诗意地栖居”提醒人们铭记自己的初衷,为当下处于迷茫生存状态的人们指出了一条可以逐步化解矛盾的方法。它将充满劳绩的生活艺术化,人们才有意愿去包容理解,去发现自我生命的原初状态,体悟人性的本真之美,在有限的生命里体会永恒的美好。“唯有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感觉到我们好像挣脱了时间;我们的人性才纯洁而完整地表现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量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7]111席勒将这种审美状态通过人的心理感受的形式给我们描绘了出来。我们总是试图以各种言语来描述诗意地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其实,“诗意地栖居”就是深藏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和希望。只有在这种审美化的过程中,人们才能体会生命本真状态的美好,在有限的生命里发现永恒。

(二)丰富生命内涵,发展完满人性

席勒将近代社会比作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认为它是由“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的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无法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去,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7]30在那个时代,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特性和无限的可能都被忽略了,每个人都成了一种既有的或职业或专业技术的标志,整个社会的和谐都被破坏了,有意识的人们开始感到反感,却无法摆脱这种来自整个社会的外在压力和固有的习惯对人的束缚。到了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人们的生存境遇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加恶化,因此他重释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使人们从内在意识到要去摆脱那种功利的、机械的、背离本真的生活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在精神上得到解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让人从麻木的状态中走出来,感受生活的快乐和世界的美妙,个体的生命体验也由此丰富而具有个性化,同时也获得了人性的健康发展。

人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除了物质上的需求,还有精神上的需要,以艺术化的态度来享受人生,才能将人们从劳苦的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与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物质的奴隶、劳作的机器。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7]76这里的“游戏”指的就是一种审美心态,只有一个能够以审美的态度来观照这个世界的人才算是一个完全的人。“诗意地栖居”就是要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来体验这个世界的整体性,诗人通过对审美意象的回味和重构,丰富着当下的生命体验,扩充了个体的生命内涵,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完满的人性。

(三)升华人生境界,体悟人生幸福

冯友兰说:“一事物的意义,个人所说,可以不同。其所说不同,乃因持此各种说法者,对于此事底了解不同。其对于此事底了解不同,所以此事对于他底意义亦不同。”[8]3冯友兰认为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了人的觉解,就有了意义。所以,是人自身的体悟和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不同的人在做同一件事,或是同一个人在做不同的事的时候,由于个人觉解的不同而赋予着这件事情以不同的意义,由此整个世界在每个人的心中也有着了不同的轮廓,处于不同觉解程度也就是不同境界中的人,宇宙人生对于其意义也有所差别。“诗意地栖居”让人在这个“世界黑暗的贫困时代”,从技术化的世界里寻求一种回归本真的生活状态,赋予“在这大地之上”的“存在”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意义,通过使个人觉解力的提升而改变了固有世界对个人的意义,从而升华了个体的人生境界,使人们更易于产生幸福感。

诗意地生活“不是刻意去寻找的,而是一种能力——身处琐碎的日常事务却不被日常事务所淹没”[9],所以生活就是一种姿态,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轨迹。选择“诗意地栖居”,让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拥有快乐幸福的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诗化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智慧而快乐的人,忙里抽闲,身处琐碎而不会因为这份琐碎而磨平生活的激情与乐趣。生活因为一步步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小目标而愈感充实,学会培养自身的存在感与价值感,由此才能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惊喜。在我看来,一个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高雅及美能了解、接受和欣赏的人,他一定有着福人的气质。他的心态平静、从容不迫,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局促,不再为内心激烈的冲突神伤,生活也必然如诗一般自然安闲,也因此而更能感悟到简单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王世舜译注.庄子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

[4]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 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8] 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J].法制资讯,2012(6):26-29.

责任编辑:石长平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16)01-0078-04

作者简介:陈小宇(1990-),女,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收稿日期: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