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新释

2016-03-03 03:11◎邓
现代语文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文字主体作文

◎邓 英



“作文”新释

◎邓英

字词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为词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依据。本文拟从词源学角度出发,适当厘清作文领域内的概念,确定“作文”概念。基于此,对作文的本质和意义进行适当阐释,并希望能够引起对作文的重新认识和其在教学态度上的改进。从历史发展维度来看,在延伸了口语无法打破的“时空界限”之后,文字对于推进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利用文字进行的交际活动,是其作为传播及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今后较长的人类进程中,文字利用仍然是人类活动展开的主要方式之一。作文是学生在语文课堂内外利用文字进行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语文思维的主要体现,是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在现今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从考核方式中的分值而言,作文俨然发展成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并将逐渐实现强化。然而,教师对作文的本质和意义认识的欠缺,很难真正将认识深入到语文教学实际过程中去。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烦难情绪,致使作文教学效果不甚如意。

一、作文、写作及其他

作,本字为乍,从构形而言,即开始做衣服之义。《说文》中对“作”的解释为:起也,从人从乍,则洛切。从“写”的构形来看,其本义是将东西放置到房间里。《说文》解释为:“置物也,从宀舄声,悉也切。”

从字源理据上分析,因为“作”存在“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写”更趋向于表现为一种物理上的位移过程。故而,“作”相对于“写”而言,更富有创造性本质的内核,其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向“创作、撰述”(例1)和“描摹、抄录”(例2)方向变化。

例1:述而不作。(《论语·学而》)

例2:子为我听而写之。(《韩非子·十遍》)

文,从构形而言,其本义为刻画在甲骨上、岩壁上的象形文字。它是一种线条交错的具有图画性质的符号。《说文》解释说:“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其后引申为文字和由字词构成的篇章。

例3:窃见免大司空丹策书,泰深痛切,君子作文,为贤者讳。(《汉书·师丹传》)

例4: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宋·张孝祥《蝶恋花》)

“作文”在古代可以理解为写作文字。而“文”字本身具有的图画意义,可以说是远古先民在进行交流过程中存在对美的精神追求,而后逐渐演化出“文”的特殊意义;然而“写作”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动作。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和“作文”二者之间的种属概念的逻辑关系。

在汉语词汇化的过程中,词的结构和性质的发展和转变也是十分常见的。“写作”在词汇化过程中一直保持着“V+V”的并列结构;而“作文”的“作”字语义在词汇化过程中逐渐脱落而成功将“文“替代,使其名词性质更具普遍性。从这一角度更能强调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作文”可作为“写作”这一行为过程,又可成为“写作”这一行为结果。

所以,“作文”理当成为作文的最佳概念。笔者认为,作文是以文字为工具进行社会交际并获得价值认同的过程和结果。

不论是《教育词典》(“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是体现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一种形式”)还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词性为动词时表示“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词性为名词时表示为“学生的习作”)都没能从概念上对其本质进行揭示。

而现行的教材按照“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板块进行设置,以“写作”代替“作文”这一概念;在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作文”甚是细致,如写话、习作、写作、练笔、文章、作文(记实作文、想象作文)等等。这些现象都显示出教学领域对于“作文”概念的混乱——因此,我们更需要对作文本质进行深刻剖析。

二、作文本质的阐释

(一)工具性本质

作文的工具性本质最直观也最核心地表现为作文的载体为文字这一工具,学生利用文字来进行交流,并期望通过它获得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认同。工具本身衍生出交际性和功利性,而工具运用的灵活则衍生出作文的独创性。这些性质在现代社会和教学过程中并没得到深刻的认识,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现代的作文交际功能的削弱,并沦为在教育体制下的死板的扭曲的“工业化生产”工具。

学生对产生刺激点的事物,通过个人思维活动进行有效加工,运用文字将其顺利地表达出来,从而满足个人的表达诉求。交际性和功利性二者实质上是胶合在一起的,共同存在于“实用文类”和“审美文类”中。实用文类的交际性和功利性很明显,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而进行作文以获得行为上的肯定性反馈。审美文类正因为其属于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述,作者更愿意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文章。社会性是人的属性,人立于社会,需要时刻考虑其主体性和客体性存在,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认同。对于作文交际性和功利性的强调,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文的重视,并从行为心理上改变其对作文的态度。

不论人具有如何高度的社会性,作文始终是独立的个体行为过程。在作文的过程中,主体对整个生态系统所有因素的相关考虑,也无法改变面对社会和人生的个体化方式和结果。“无论从写作的全过程——写作动机的萌生、写作活动的展开和中介,还是写作的深层支配,都是纯粹个体性的。”无论如何,作文这一行为都无法规避深层独立于社会的个人思维。作文的独创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作文评价这一环节的因材施教。

(二)过程性本质

作文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的结果。随着现代文明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一字一词”对应现象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在汉语说话习惯凸显的汉语词汇化的过程中,作文的动词性意义逐渐消失,即便在名词性意义的作文概念下,人们也逐渐丧失了对行为结果进行原因的追溯。笔者在此更愿意对作文的过程性本质进行分析。作文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作文的过程性其实就是整个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小生态循环以及合成的整个作文生态循环。

作文的过程性追求不能重在皮毛,不能只在皮毛。可以说,现行的阅读教学多表现于此,即教师考虑到应试教育体制和个人教学方便,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对作者文章结构的构思、技巧的运用和风格的解说阐释。在作文及作文教学过程中,其与阅读教学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甚至可以说教学行为方式更加被动和落后。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中对知识和技巧的追求,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不利的指导条件:学生更愿在素材知识积累上多花时间,用排比、类比等写作手法和呼应结构等方式提高“文气”,再不顾主题,不顾个人思考将古今中外的名人材料进行堆砌,从而形成对华美辞藻的片面追求和真实深刻内容忽视的“虚假作文”。而作文在有限时间内评价考核的数量化追求,让此类作文蒙混过关。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随之诞生。其根源在于对作文的过程性本质没有认识到位。

作文的过程性注重的是作文的基础积累过程。它需要我们对现行的阅读和作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握,但是更需要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即在知识积累之外的生活积累。作文来源于生活。出彩的作文需要鲜活的生活资料,这需要作文主体去体验生活,进行适当的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拥有这样的生活事实之后,作文主体才有机会经过个人思维运用文字进行转述和表达。更深层次的生活积累是始于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在阅读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作者情绪和思维变化而致如此行文而非彼,以及作者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作用力。当面对生活的不同形式,每个独立的主体都需要将生活材料进行归类总结,按照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有效深刻的思考,提高个人的思维水准,丰富主体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面对不同作文,我们能够去细致理解作者的内心实现共鸣;面对不同的主题,我们才能精准地将材料和思考进行组合。因而我们才能够更加细致地去体验生活,写出真实而深刻的作文来。

作文的过程性还需要注重作文的评价反馈。文章一作出来并不等于作文过程的结束,其后续步骤依然复杂,否则作文的原动力源自于哪儿?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作文。作文的习惯是需要不断激励强化的。那么,各种针对于作文所做的评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比如修改作文和重新作文。当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为何作文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缘于作文的不当评价:没能让主体产生写作的原动力,同时消解主体真实的表达欲望,从而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作文态度。

三、作文新释的意义

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在于文字。学生利用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和交际,其效果关键在于主体对文字的掌握能力,可以说全在于其能否独具匠心地运用文字。对于作文的工具性认识,可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在语文素养中文字能力这一基础板块的重视。对文字精准的掌控能力,能够实现作文主体的表达诉求。周围环境信息的生发,刺激主体并经过主体的接收、编码加工从而实现有效输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期望得到一种积极性的反馈。简单而言,作文主体是需要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主体认知内化,然后外化成文字符号的形式,而外化过程的核心就在于主体对材料的文字转码能力,即对文字的掌控力。然而,对作文的工具性认识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当我们立足于整个中国文学文化史之上时,就可以想见对文字的掌握不仅仅是对传播和交际工具的掌握,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对文化的创造。

不作不成文。既而成文,则意味着其中内蕴着一个创作过程。在汉语词汇化的过程中,逐渐将作文潜在地定位为名词,如“写作文”“作文写作”等称谓的出现,是现代教育过程中逐渐对作文过程性认识的忽视。在关注作文结果的同时,不能忽视作文的过程。作文的过程性认识,即作文的行为和结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结果所蕴含的过程即作文的准备过程,包括对作文技巧的掌控,主体在平时对生活的体验。在写作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作文行为过程,主要缘于其中涉及主体创作的心理过程。这些认识将会适当改变当前作文教学过程及作文评价中的失衡点,教师在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更能从心理层面引起学生的共鸣,扭转作文“面子”的最高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学生则会形成更积极的作文欲,同时在作文的过程中规避虚假作文。

(邓英广东省博罗县东江广雅学校516123)

猜你喜欢
文字主体作文
文字的前世今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