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涌吐药致吐而愈病案一则及思考

2016-03-02 08:40王艳艳崔远武李霄马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3期

王艳艳 崔远武 李霄 马妍

关键词:非涌吐药;吐法;当归芍药散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31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07-02

“吐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指通过运用涌吐药物或探吐诱使患者呕吐,将停留在咽喉之下、胸膈或胃脘之上的痰涎、宿食、毒物等有形实邪排出来,使疾病得以缓解和消除的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其高者,因而越之”,即用吐法从上消除病邪之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应用瓜蒂散或栀子厚朴汤等以吐法治疗疾病,并对吐法及其禁忌有所阐发。其后张子和对吐法发扬光大,使其完备成熟。然至现代,因涌吐药多有毒性,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吐法”已很少应用。现举非涌吐药致吐而愈病案一则,以期为“吐法”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1 病历

患者,女,27岁,2013年7月5日就诊。痤疮10余年,以鼻部为主。1年前因情志因素加重,两颊及鼻部多见,色红、间杂瘀痕、痛、不痒,多于经前加重。近来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上次月经不畅、量少、色黑,平素喉中有痰、色黄,口中黏腻,食欲不振,寐可,大便黏、色黯、不规律,小便黄,齿痕舌,苔白腻,寸关滑尺沉。辨为痰湿夹瘀证,治以舒肝活血、健脾利湿。予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15 g,白芍15 g,川芎12 g,泽泻15 g,茯苓15 g,白术12 g,连翘15 g,夏枯草15 g,白茅根20 g,天花粉15 g,桔梗10 g,甘草10 g,薏苡仁20 g,丹参15 g,益母草12 g,徐长卿15 g。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每于服药1 h左右后出现恶心呕吐,夹杂痰涎。5剂后痤疮色红减退,未有新发痤疮,大便好转,食欲增加。守方继服5剂,仍有呕吐,但逐渐减轻,痤疮消退明显,大便成形、每日1次。继以益气活血之法调理月余,痤疮大部分消退,月经顺畅、量增多。

2 讨论

本案方选当归芍药散加味,并无传统涌吐药,然其仍具有催吐作用。据统计,张子和《儒门事亲》列涌吐药36味,可分为:一般涌吐药,如瓜蒂、常山之属;变相涌吐药,如葱根须、牙硝等可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上行之药;酸苦涌吐药,如大黄、黄连等酸苦之剂;仲景涌吐药,如赤小豆、栀子、淡豆豉、厚朴、乌头等;其他涌吐药,乃仅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涌吐作用的药物[1]。可见,催吐效果可因药物本身具有涌吐之效,也可能是通过复方起作用。

本案患者痤疮多生于鼻部,口黏、有痰、食欲不振、大便黏、脉滑等均为痰湿中阻之象,迁延日久,影响肝气条达,继而生瘀,故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可见,痰湿夹瘀为其主要病机。故方以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清代尤在泾注曰:“芎、归、芍药养血之虚,苓、术、泽泻水之气……因脾土为木邪所客,谷气不举,湿气下流,搏于阴血而痛,故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该方具有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缓中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湿入血分所致诸病,正契合本案病机。方中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柔肝,疏土中之壅;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化湿,渗木中之湿;辅以薏苡仁健脾利湿;连翘、夏枯草、白茅根、天花粉、甘草共同清热解毒、凉血利湿,且凉中有散,祛湿而不伤阴;桔梗宣通上窍以助气机条达;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徐长卿化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湿之功。

上方服用而致吐,乃用药后扶助人体正气,邪自寻出路故。临床上,邪气自寻出路,是正气驱邪外达之象[2]。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人体正常生理状况,痰湿之邪困于中焦日久而无所出,用药后痰湿瘀血得化,气机始达,脾土得以松动,正气旺则促使痰湿之邪自寻出路。邪可走上焦,亦可走下焦。本案乃邪从上焦而出,故见呕吐,夹以痰涎;痰湿出上焦,故下焦痰湿减少,大便好转;邪去而脾气恢复,从而食欲增加。《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言小柴胡汤能和解少阳,运转枢机,通达三焦,上焦气机通畅, 则津液得以布达下行,胃肠得以滋润,大便自调,里气因和。以转运枢机之力而开脾胃气郁之功,是以上焦通,津液若雾露之溉,下泽中下以养脾体;疏泄畅,气机复升降出入,以助脾用。

3 结语

本案显示,临床出现呕吐、发疹、发斑、大便增多等症状,宜仔细分析病情走势,有可能是邪寻出路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呕吐也是邪之出路之一,故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亦为不可忽视之法。其形式并不单纯止于涌吐之药,只要病机分析得当,用药得法,亦可收到涌吐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新,张国泰,杨建宇.吐法用药析要[J].中国民间疗法,2000,8(8):6.

[2] 高庆丰,苏珍,王桂英.邪寻出路与因势利导[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6(4):11.

(收稿日期:2015-03-05)

(修回日期:2015-06-25;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