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
(大足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402360)
关于记者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赵冬梅
(大足区广播电视台,重庆402360)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各行各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从事新闻事业的记者在其保持自身编辑水平的基础上,要严格要求自身不断提高编辑创新能力,增加新闻的创新力与说服力。本文对记者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培养途径。
记者编辑;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在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要,它能够为行业注入新的血液,使企业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新闻行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在新形势下清晰认识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文字编辑水平,强化自身的软实力,提高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传播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记者在新形势下应灵活地借助科学观念应对变化,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同时,还要在改革过程中直视各种问题,并在海量的社会新闻信息来源中辨别信息的真伪,收集与整理好第一手新闻资料,将最有价值意义的新闻信息呈现给民众,传递给民众正直、真实与正能量的新闻信息。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依靠记者编辑的创新能力来提高整个新闻的立意、选题及文字编辑水平。此外,在社会与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新闻记者更应该依靠自己的创新思维与编辑能力,才可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得到稳定、持久的发展。
(一)强化记者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新形势下,具备思想政治素养是作为一名称职记者首要的条件。现阶段,大部分记者过于偏重理念知识、专业技术的培养,忽略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导致新闻记者无法实时、正确地把握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引导。因此,新闻记者要加强对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学习及掌握,成为党和政府真正意义上的喉舌,积极、正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方针,并且拥有一颗勇敢的心,敢于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丑恶现象及错位思想。
(二)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记者的创新意识是提高记者编辑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创新型新闻优秀人才输出的前提。记者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想象力,还需要具备自主探究能力。新闻记者要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分析与发出问题,摒弃传统框架,寻找新闻事件中的问题和观点,找出全新的新闻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及个性化的问题,并积极分析。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始终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学习中将自身的创新想法转变成现实,将新闻信息做得有价值与科学合理、别具一格。
(三)拓展知识面并树立求知意识
新闻信息真切地反映出社会现象、自然现象。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事物各式各样。因此,记者需要强化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有效扩展自身的知识,并创新思维,应对新形势的要求。同时,记者要提升理念素养,还要强化自身的编辑能力。这种编辑能力不仅限于单纯的文字表述,还指良好的事物观察力、辨别力,使新闻信息走近人民百姓的生活,反映社会现状。新闻记者还应树立求异思想,结合自身的想象与联想去发挥创新潜质。
(四)强化驾驭文字的能力
新闻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是社会、人物及事件,还包括自然的现象等,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新闻中了解到社会事物。记者的意义非凡,记者是社会事物与人们视野的媒介,记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了解社会新生事物的步伐。因此,记者应该对自身的文字功底与文字驾驭能力保持严格的要求,这不仅是记者观察力与思考力的体现,更是记者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的一种体现。记者拥有浓厚的文字功底与文字驾驭能力后,在文字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快速表达丰富的内容,还能使新闻内容更加新颖独特,使新闻信息与民众的文化水平、欣赏水平保持在同一平行线下,让民众更容易接受有涵养、有价值的社会新闻信息。
(五)强化新闻材料的创新性择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巨大的信息不仅复杂,而且价值含量差别巨大。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新闻记者不仅要在繁杂广泛的新闻中找到突破点,还要摒弃传统的新闻模式。因此,记者在新闻工作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与编辑要时刻结合“同中求异”的意识,更要结合时代性与现实性,挖掘具有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新闻。
(六)运用全新编辑技术
编辑工作涉及的技术广泛,若没有良好的技术,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记者在创新编辑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利用全新的编辑技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新闻记者要积极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按照工作要求,采购专业化的编辑软件,并组织专业化的培训;第二,鼓励各记者人员交流编辑工作,营造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第三,编辑工作人员在空余时间,利用机会接触全新的编辑技术,并将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全编辑技术的提升。
随着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层出不穷。在繁杂与巨大的新生事物中,记者要具备非常广泛的知识面与较高的素质,不仅要更扎实地强化新闻领域知识,更要在各行各业中寻找知识的源泉,充实自己。这将有利于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做好新闻的收集、采访与编辑工作,生产社会民众更关注的价值性新闻。记者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应具备观察与高度质疑的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揭露问题,报道问题的根源,将最真实、最具价值、独一无二的新闻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1] 郑学春.如何培养新闻采编的新闻敏感性[J].新闻传播,2014(05):41.
[2] 吴英霞.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具备新闻敏感性的作用及提升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5(03):14.
[3] 钱瑜.浅谈记者具备新闻敏感性的意义及提高对策[J].新闻传播,2013(09):4.
[4] 蔡冲春.增强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意义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13):3.
G214
A
1674-8883(2016)17-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