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陈 云
创设有效情境,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陈 云
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实现学生主导化原则,教学情境创设已经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采用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初中物理情境创设课堂教学
随着近些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被动式、机械式物理教学不断得到改进,以情境创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成为现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主流。物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自然学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游戏式、实验式、生活式、现代媒体式等物理情境的创设,可以显著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上述情境的创设进行讨论,探究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知识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物理知识更是如此,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与提炼。通过生活式情境的创设,初中生对生活情境得到了深刻的物理认识,对物理的应用性认识也得到了强化。对此,我们必须通过生活式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杠杆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来诠释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将其中的物理概念介绍给学生们。例如,鱼竿、镊子、剪刀、开瓶器等,都是常见的杠杆模型。其中,鱼竿、镊子都是费力杠杆,需要耗费更多的外力;剪刀、开瓶器则是省力杠杆,需要耗费额外的距离。据此,我们得出了杠杆的判别依据,费力省距离、省距费外力的特点。同时,按照实物演示,将支点、力臂等概念渗透在情境中,提高情境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热情,通过生活经验与实践体验,将物理知识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联系,这是初中物理新课改的重要实施原则。通过游戏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收获物理知识。
例如,在轮轴章节的教学中,为了揭示力与轴距之间的关系,我为学生设计了力量比赛的游戏。于是,我挑选了一对身高相近的男女生上台演示。首先要求两人进行扳手腕比赛,无疑是男生获胜。此后,我顺势推出了另一个游戏,利用空的酒瓶,分别要求男生握住瓶口段,女生握住瓶身,两人朝反方向发力,结果女生轻松的赢得了比赛,班级里顿时发出了一阵惊叹。随后又有男生提出挑战,但还是败下阵来。此时,我利用该情境提问,为何力气大的男生会输去比赛?通过该情境的创设,我们充分调动了班级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引入物理课堂学习中。同时,通过酒瓶扭力的比赛,将轮轴的决定因素:轴力与轴距的关系教授给学生。为了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现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游戏式情境创设策略无疑是改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实验是物理学科获得进步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教材中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等,占据了教学与考察的重要比例。在实验情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切忌照本宣科,尽量将实验情境创设朝向师生合作、探究创新方向发展。
例如,中学物理浮力章节的知识是很多学生的弱点和难点。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将浮力与物体质量、体积、密度及物体形状等因素相联系,难以有效区别浮力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我向学生们提出引导性问题:铁的密度远大于水,为何万吨货轮还是可以乘风破浪?然后,我利用实验室内的常见材料,为学生们设计了如下的浮力探究实验。在盛有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放入一块小铁块,我们可以发现铁块迅速下沉;再向其中置入一块木头,我们可以发现木块漂浮在烧杯中;再向其中置入一个鸡蛋,发现鸡蛋悬浮与溶液中。此时,学生们必然会产生疑问,在同样的溶液中,为什么有些物体漂浮,而有些物体则下沉呢?这里就涉及到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此后,我们进一步展开深入探究。向保持鸡蛋悬浮的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发现鸡蛋有下沉的趋势;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发现鸡蛋又有上浮的趋势。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不一样的溶液中会呈现不一样的沉浮状态呢?此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推出浮力章节的教学,归纳出浮力决定因素。正是如此的循序渐进,在实验式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在自主参与、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深刻地掌握了物理知识。
多媒体教学是近些年新课改实践的最新成果,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成功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初中物理教学更为直观、高效,弥补了传统物理教学在时间、地域上的不足。通过演示文件、多媒体数据、计算机操作的使用,原本的物理现象、实验等内容都可以在多媒体技术下实践。
例如,在透镜成像章节的教学里,我们利用演示文件,将透镜成像规律制作成动态演示文件,将光线的汇聚与发散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动画功能,将物象与镜像的大小、正倒、距离等关系生动地演绎出来。如此一来,多媒体教学不仅直观生动,更加灵活可操作。同时,我们可以将不同透镜的成像进行比较教学,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上,随着物距的改变,物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像距都得以在课件中得到展示。
总之,情境创设是提高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型物理教学模式。有效的物理情境创设必须以学生需求为落脚点和出发点,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化、高效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