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明松 胡 园
(1.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合肥 230061;2.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舒城 231300)
打破课堂与生活的壁垒 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梅明松1胡 园2
(1.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合肥 230061;2.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舒城 231300)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本知识也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真正的成长不仅要依靠课堂的学习,还要依靠社会生活的历练.因此,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引向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形成自学能力很有必要.课堂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更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堂 生活 融合 自学能力
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案例:
一次小学语文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对本课学习的词语有没有不懂的?”一位同学说:“老师,玉米是什么意思?”老师早有准备,耐心地解答:“玉米是重要谷物之一,因栽培历史悠久,变种很多.茎实心;叶大而阔平……”当时听得学生们云里雾里,大家都搞不清楚玉米是什么.后来,在明白了“玉米”就是家乡随处可见的“六谷”的时候,教师的那次教学也成了学生之间流传的笑话.
这次笑话正是教师的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导致的.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教育早就存在于动物界.可见,教育教学本就与社会、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的产生,班级授课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教育发展的重大飞跃.然而,就在学校教育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过于专业化的教育也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脱离.这仿佛是在两者之间竖起了一层厚厚的壁垒,不仅妨碍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还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所以,打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壁垒,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引向生活,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1.创设情境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老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切实的教育意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把生活带进课堂,同时也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生练习描写生活场景时,就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创设了菜市场买菜的情境.因为我所教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人都同父母一起去菜市场买过菜,甚至有几位同学的父母就是菜市场卖菜的商贩.表演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表演欲望得到充分激发.通过交流,同学们都明白了如何挑菜,如何与别人砍价——如挑毛病砍价法、不同商贩比较砍价法等.习作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不仅有了丰富的表达素材,还懂得了生活中原来有无穷无尽的作文素材,只要学会思考,带着思考去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样组织教学,就让生活与课堂得到了融合,为同学们日后在生活中形成自学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设情境要符合儿童思维规律
表达语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儿童的思维规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去想象练笔,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如教授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一课时,我们常见的写话训练是这样设计的:
设计一:想象一下,天安门广场沸腾的情景是怎样的,广场上的男女老少他们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设计二:根据第三自然段对广场建筑的描写,抓住“中央、南端、东西两侧”等方位词仿写教室陈设或校园建筑.
如果我们把群众如何沸腾全部写出来,那文章还是在写天安门广场吗?这样的练笔,学生只是把已有的经验用已掌握的文字说出来罢了.如果换个角度,站在学生自学能力和表达力提升的视角去思考,让学生依据自己熟知的校园或教室来仿写第三自然段,学生在仿写中就能体会到用方位顺序写景的好处,既熟悉了课文,又学习了用方位顺序写景的方法,可谓是一举多得.
陶行之先生说过:生活即语文.我们在教课文时,课文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如果教学时,教师有意去把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同学们会形成一种体验语文的能力.他们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是处处有语文,身边的同学、老师、一草一木都可能成为学习语文的素材.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学语文,并真正爱上语文.
1.仔细揣摩,到现实生活找原型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与他们的生活贴近.此时,教师的教学就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至少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理解运用.《爱如茉莉》一文介绍的是家庭生活中父母亲之间那种相濡以沫的平淡温馨的亲情.幼小的孩子不易理解,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出发,体察父母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的情感,再延伸到课文中去,这样就降低了小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也培养了学生从细节中观察生活的能力.
2.展开联想,与现实生活作比较
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这就很难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此时就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内容作比较,有时也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这里连用了两个“同志”,而这个称谓恰恰是同学们平时很少用到的.于是我用“同志”这个称呼修改婚礼仪式开场白:“男同志们,女同志们,现场亲爱的小同志们,大家下午好!”全班一阵哄堂大笑.
笑声过后,同学们都明白了同志是政治色彩很浓的称呼,而婚礼是生活味很浓的场合,所以不适合用“同志”.
语文作为母语,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为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它提供了便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充分抓住这一便利条件,将课文学习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让课堂成为生活的部分
教师开始上新课的时候,会让学生解释新词的意思,但学生多数会用已知词语来解释这个新词语,这种教学效果并不好.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改为“看到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回答出带有他们独特生活体验的理解来.如《雾凇》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新词“蒸腾”,教学时可以问学生:看到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说,想到了电水壶烧水时热气向上升腾;有学生说,想到洗澡时,卫生间里满是热气……每个同学的回答都从他们独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很形象地说明了蒸腾的意思.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话题讨论中解决了问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2.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延伸
要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是关键.如果都靠教师来教,难以有较大的突破.生活是文章不竭的源泉,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离不开生活.课文只是学习语文的范例,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几篇课文是很难让学生达到理想水平的.所以,吴忠豪先生提出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把语文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教,去学.教学中,课文只是范例,将真正的语文训练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才是教学的目的.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真正成长主要还得依靠社会.所以,只有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引向生活,才能打破课堂与生活的壁垒,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形成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领悟生活的智慧,在生活中领悟语文的魅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赵继莹 鄢林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