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丽
(河北省滦南县第一中学)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张佳丽
(河北省滦南县第一中学)
目前,国内高中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生不仅对文言文有严重的畏难情绪,同时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也表现出了积极性不高且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基于此,针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对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导致我国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课程正面临着非常大的教学压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文言文课程是令教师和学生都倍感头疼的授课内容,由于文言文中存在很多与当代生活相距甚远的文化知识,这就让很多学生都难以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基于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展开进一步的调整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针对高中生来说,一篇崭新的文章能够为他们带来新奇与期待的感受,教育者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好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喜好,那么就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到课堂中来。由于古时的文人墨客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对于书籍与学习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得更加精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读百遍书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但是古人却仍然不厌其烦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感悟书中的精妙之处,仅仅凭借着一点,就非常值得当代高中生去学习。
古往今来,文章的妙处就在于“沉郁顿挫”四字,这“四字箴言”在文言文的朗读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它能够有效地增强高中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如果能够按照“沉郁顿挫”来朗读文章,那么就可以让他们的专注度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要传递与表达的思想内涵。基于此,高中语文教育者应当将文章内容与文意疏通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理清文言文的整体脉络。例如,在教授“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时,教育者就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对文章内容进行反复诵读,继而独自去理解和感受作者在得知十二郎去世消息后的悲痛与震惊。
阅读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大意进行准确的把握,然而出现在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字和生僻词却仍然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利用文言文教材中的页下注释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此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却很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基于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与文言文的难易水平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在学习到“夫晋,何厌之有”这句话时,教师就可以牢牢把握住疑问句的特点,在旁提示学生“厌”其实是一个通假字,就可让学生自行根据文章的前后句内容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后,在学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颇,教育者需要针对句子的语境来进行逐一的指导与提示。其中,“越、鄙、远、亡、陪、厚、薄”实词包含了活用的不同、通假、一词多义;而虚词“以、其、焉、之、也”也存在着多种用法与多重含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借用工具书来针对这些知识重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为自己答疑解惑。
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课程中,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让学生在不断提高阅读量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能,从而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独立应用对比法,针对文章的深层含义与写作规律进行准确的把握。在应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字、词入手,而后再逐渐过渡到对句和段落的对比,长此以往,学生在比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自己愈发快速地接近正确答案,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能力。目前比较经常应用此种方法的即为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中的关键节点,通过此种方式来加深他们的记忆。以“见”字为例,在“渔父”一文中的“见而问之”的意思可以被解读为“看见”,但是在“是以见放”这句话的中“见”的意思则成为“被”,教育者应当多引入这类的比较分析案例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文言文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彻底摒弃以往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为他们创造出一个更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1]魏小娜.实践型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1):10-12.
[2]陈黎明.对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有关问题的检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2(6):103-104.
[3]魏中原.对培养适应未来教育人才的思考与考察:语文教学论:课堂教学应注意“六引导”[J].昌吉学院学报,2013(3):46-47.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