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毅
论顾城诗歌意象表达的魅力
○赵 毅
作为朦胧诗派的魁首诗人,唯灵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顾城以一颗童心,创作了无数童话般的诗作。因为独特的看待世间万物的视角,顾城的诗,总是带有纯洁的想象色彩,而这种色彩体现在阳光、白云、山峦和小兽等不同的意象上。顾城运用象征隐喻、抽象变形、感觉沟通、物象重叠、物人转换、因意取向、省略跳跃的表现手法,借由意象表达出作品独有的意象魅力。顾城的诗歌中意象表达充满了其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强烈的童话色彩与深入的自我表现的美学色彩。
朦胧诗 意象 顾城
在我国整个诗坛当中,朦胧诗可谓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派,而顾城作为二十世纪的朦胧诗代表人物,在朦胧诗派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说他是朦胧诗派的“诗魁”也不为过。他的诗天真空灵、恍如梦幻,充满着扑朔迷离的意象元素,而种种意象交互编织,就构成了属于顾城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绚丽夺目、多姿多彩。顾城用纯熟的意象表现手法将其朦胧诗的魅力显露在字里行间,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获得读者的喜爱与共鸣。
顾城有着自己的童话世界,他的天赋和才情,都只在这里发挥,童年生活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无限地延续下去,所以那些回忆中的阳光、沙滩、松树、海浪、瑚草、昆虫也就永远都是主角。由于顾城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对自然物象的感知也比其他人敏感,加上顾城杰出的创作天赋,使得顾城的表现手法非常灵活,甚至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具体的表现手法有以下七种:
(一)象征隐喻
象征隐喻法是顾城最常见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同样也是朦胧诗乃至整个新诗的艺术中心,它突破了原有的直白和写实,让诗人的抒情显得和现实无关,表面看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深入分析又能察觉诗歌之下的无数可能,朦胧诗的感染力于是凸显出来。
从古到今,诗歌的魅力到底是直抒胸臆好还是委婉象征好,一直都争论不停,但不少新派诗人都认为以象征作为启迪当然远远胜于直观的描述。
象征隐喻法类似于一种比兴,比当然是指形象化的具体实物,兴就是诗人的言外之意和内心感受,巧妙地隐去了被比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的象征隐喻法了。这种手法的最突出代表就是顾城的《一代人》,“黑夜”和“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就是一对非常直观的意象组合,具有无可超越的超强象征隐喻性,象征着一代人的时代阴影,又象征了一代人的追梦情绪,“我”作为一个抽象代词,更是代指了一代人,顾城这种非直接比喻寄托情感的方式,让人们印象深刻,而体会这样的手法,就是探索顾城的创作心境。
(二)抽象变形法
和象征隐喻法同样被顾城的意象创作常用的手法就是抽象变形法。很多时候,抽象和变形总是能够带来艺术美感的最佳方式,艺术的变形让人们对现实有着别样的理解,“离形得似”反而能够更加夸张地让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在顾城的诗里,叶子的叶脉可以是干燥的内脏,美丽的花朵也可以是一片血腥,尤其是状态之间的抽象和转化更是随处可见:
“阳光象木浆样倾斜,浸在清凉的梦中。”情绪的流露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顾城从充满梦幻的童年走向现实生活的无情,在“文革”的灾难背景下成长起来又让他的内心不停地躁动,耳边还呼啸着血腥味道,这使他的内心非常敏感,甚至有恐惧导致的脆弱带来的畸形一面。所以在顾城的世界里,很多意象都打破了理智所指定的规则,开始分解,色彩和形象也都开始模糊重组,不断变形的物象正是顾城内心情绪激烈震荡的体现。
(三)感觉沟通法
感觉沟通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感,在顾城的诗歌作品中,很多意象都被运用了感觉沟通法,在感觉沟通法之下,颜色可以有温度,色彩可以有密度,冷暖可以有重量,气味可以有锋芒。一切都显得新奇瑰丽。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让诗的意蕴彼此相生,联想空间大大拓展,感官“转移”带来的强势效果使诗的表达效果无可比拟。
顾城在《爱我吧,海》里写到“声音布满冰川的擦痕”就是非常经典的通感典例,从无形到有形,听觉变成视觉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在作者眼中, 世界上的各种建筑物都可以分类,既有新鲜的,又有愚钝的,顾城说过梦是深红色的,也说过夜晚是淡绿色的,这样的世界一经构建,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诗中的世界也因为情感对想象力的指引变得更加广阔和可塑。
(四)物象重叠法
所谓的物象重叠法不是把简单的物象单纯地叠合在一起,而是把物象全部融入到作者的主体情感之中,再通过主体情感的融合,注入想象力,构建成另外一种物象,这说明作者内心情感的丰沛。顾城在《眨眼》中写到“彩虹,在喷泉中游动,温柔地顾盼行人,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团蛇影”。把明媚的彩虹和令人产生恐惧感的蛇影叠加在一起,截然分明的两种来自美丑对立面的物象在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加工之下,就变成了另一种物象,甚至可以构建成作者内心的矛盾纠葛,对美丽的崇尚让人们感觉无限喜悦,可是有时候只是一个眨眼,美丽的事物就会变得无比丑陋,不同情感的叠合真实地反应了作者的内心,巧妙的结合让人拍案叫绝。
(五)物人转换法
在诗歌涉及的种种转换之中,物人之间的转化是非常少见的,把诗人的整个主观情感全部倾注于客观的物象之上,两者的切合点必须高度吻合,才能够表达诗人的本来目的。虽然这有点类似于诗歌的拟人,不过又和拟人不尽相同,因为物人转换法之下人性变得更广泛而且更有深度。最典型的运用当然要属《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的这几句:“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这个树熊当然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心态和情感的表现,没有家,坐在树枝上发愣,不知该去向哪里,有的只是许多甜美的梦想和一双渴望幸福的眼睛,这并不是单一的拟人化,而是把树熊实实在在地看成了诗人自己的影子,通过物人转换,让人们觉得深受感动、暗示性强、韵味悠远。
(六)因意取象法
这是比较晦涩的一种物象处理手法,顾城利用自己的想象,达成知觉和表象的结合,再抛却真实的物象,利用自己的幻觉和错觉感知这种物象,如《我不知道怎样爱你》中就有:“我还在叫,制造着回声,在软土中鳞闪耀,风在粗土中叹气,扁蜗牛在舔泪迹。”这样的视觉和听觉全部都是扭曲的,诗人“以情合景”同时“因意取象”在“创造性想象”中完成对意象的塑造,这种幻化和错觉减少了客体对创作的客观限制,让世人得以创作得更加随意,种种复杂和微妙的感情都从难以言说变得生动感性,仿佛不需要描绘就可以直接深入读者的内心,表达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七)省略跳跃法
省略跳跃法就是诗的前后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完全没有连接的意象并列出现,当然,这种跳跃是完全出乎预料的,而且连过渡性的关联词也没有。
顾城在《弧线》中这样写到:“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四组毫无关系的意象跳跃地并列着,却让人奇异地感受到四种意象所共有的东西。那就是——“弧线”,画面的切换让人猝不及防,可是共有的弧线又在诗歌中表现得非常完整,仿佛能够让人们亲眼看见这四组意象一样,因此刻画得十分深入人心。
意象的种种表现手法,分别出现在顾城的不同作品之中,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手法的魅力所在。通过种种意向的表现手法对诗歌的处理,让意象表达的美学价值呼之欲出,我们由此可以透析如下四点意象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一)对生命的表达充满热爱
顾城对生命的热爱同样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贯穿始终,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总是对所有的生命都保有一种独特的热爱和关注。顾城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天空、月亮、云、海、树枝等意象。在《无名的小花》中:“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这就是诗人的无人转化法处理意象带来的奇妙感受,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再对比秋菊和牡丹,体现出顾城一种对生命的朴素崇拜。当然,从顾城的不少其它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个“早熟”的少年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具备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并在这样的生命意识的刻画中,透露出灵魂中反抗命运的倔强。
(二)对死亡的诠释充满悲凉
顾城的诗歌对死亡的认识十分深刻,或许是因为敏感脆弱又有点扭曲的心灵,在顾城的创作之中,“死亡”主题总是自然而然地出现,让我们看到顾城对于死亡的诠释和理解。这大概来自顾城内心深处的不安和生命危机感,这些都被顾城用独特的意象处理手法融汇在诗歌之中。顾城少年时期就写出:“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在别人看来,小小年纪就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完结似乎是过于沧桑了,不过在这样的无奈和失落背后,我们也看到死亡意象即将消失的悲哀。在一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死亡的恐惧,《昨天像黑色的蛇》里面写:“昨天,象是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这一意象的叠加,是我们看到一个少年在面对阴森的恐怖之时,对死亡的恐惧和辗转的品味。
(三)充满强烈童话色彩
被称为“童话诗人”的顾城,意象的选取有着浓郁的童话色彩,他独特的审美意识也就是他的童话意识,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得顾城每每都从童话的角度捕捉到光和影的奇妙变化,并通过各种意象加工手法,巧妙地描绘现实世界以外无比自由的童话世界,这种童话般的语言,是顾城创作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城觉得石头有着:“善良的牙齿”并“会粗糙地微笑”,在《小花的信念》中又说“树冠在反复追忆着你的歌”,《就义》“每朵花都有轻柔的翅膀”独特的笔触带有强烈的童话色彩,让人们看到顾城内心深处的大爱和对自然的独特钟情。并用独特的意象处理手法塑造了一方宁静、美好而不失生机的童话乐土。
(四)深入的自我表现
顾城一直用各种意象来试图进行对自我的表达。表达自我几乎是所有诗人的欲望,我们注意到顾城作品中独特的太阳意象,这种太阳意象有时积极有时消极,全部都体现出如同尼采一般的纯真、对真理和爱的执着,但是与此同时,也有着作者对生命短暂、对灵魂伴侣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例如,在《静静的顿河》中,顾城写到:“太阳像月亮般地出现了,没有温暖。”这其实是对作者当时心境和所处环境的一种真实表现,顾城此时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自身对友情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真爱的执着。
纵观顾城的人生经历和他在朦胧诗诗歌创作上的特点,我们处处可见他对意象的青睐和意象处理手法体现的精妙,并从中品味到强烈的审美价值,即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对自我表达的深入和童话一般的深情笔触。借用儿童的眼睛来看待成年人的世界。他永远都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用黑色的眼睛在黑夜里寻找自己的光明,他的诗歌在无数奇特的意象之下暗藏着深邃的美感,等待人们去品读。
[1]洪子诚.朦胧诗新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2]顾城.顾城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3]滕永文.解读顾城其人其诗[J].文学研究,2007,(9).
[4]毕光明,樊洛平.顾城:一种唯灵的浪漫主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2).
[5]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6]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7]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M].南昌:百花洲出版社,2002.
(赵毅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