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提高

2016-03-02 12:44:23河北省深泽县王场村学校
学苑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动扶梯尝试创新能力

河北省深泽县王场村学校 陈 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提高

河北省深泽县王场村学校陈颖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体现在教育观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下面是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创新氛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思考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和归纳。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教师则始终处于“导”的位置,学生哪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着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类比法。类比推理在科学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普遍的应用,在数学中它同样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例如:在辅导学生解答后面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某人从一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的顶部到底下用了7.5分钟,他若以同样的速度从下往上走,则用1.5分钟可到达顶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他用多长时间可从底部走到顶部?学生初次接触这道题目时,觉得很难思考,一时束手无策。此时,学生是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的关键处加以指导,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提醒学生这类题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题。有的学生觉得像行船问题、楼梯向上的运动像水在流动,人向下的运动好像是逆水行。有了这一启发,学生就跃跃欲试,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得到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我们把此人从上到下的运动类比作逆水行舟,并根据从上到下用7.5分钟,求出自动扶梯与人的速度差为电梯长度的17.5;反之成顺水而行,求出速度和为11.5。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自动扶梯尝试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6
由一起自动扶梯制动器失效而引发的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如何安全乘坐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尝试
小主人报(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18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