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南郊中学 杨红艳
如何加强对后进生、双差生的培养
陕西省三原南郊中学杨红艳
人们都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项事业的我们的确有切身的体会。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普及,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孩子们因受到外界的诱惑,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在学校,“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这是每位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下面结合一下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下如何加强对后进生、双差生的培养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班主任后进生爱心教育理解关注
近些年,我一直在学校担任高三班主任,主要面对一群高考落榜的学生,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让学生写一份高考落榜的原因,我称之为“病理分析”,让他们将高中三年来的学习和生活做一次回顾,从他们递交上来的“回忆录”中不难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高中阶段的“问题学生”,要么整天迷恋网络,染上网瘾不能自拔,要么是迟到早退,上课睡觉、厌学、早恋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拿着他们的“病理分析”逐个进行谈心,寻找突破口,其实这些学生也有很强的上进心,只是他们的自制力差,大多比较自卑,破罐子破摔,针对这些,我就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关心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改正不足,一般情况下,不出两个月,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我约束能力都会有很大改变,最终帮助他们实现了“大学梦”。
在转化问题学生时,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的严格是冰冷的,不讲艺术的严格是生硬的。孔子教育学生时,“临水喻君子,抚琴谈志向。”我们一定要将爱心始终融于严格之中,有爱的严格,学生乐于接受,也甘于接受。其次,对待差生要有耐心,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多发现他们的优点,绝不放弃。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往往只习惯了给学生纠正错误,只看到了他们的不足,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忽略了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时还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导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善于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长期的批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缺失了成就感,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014届的毕业生中有一位女生,刚入班时,她的高考分数是314分,几次考试的排名都很靠后,看了她写给我的“回忆录”中说到:老师,我是一名表现不好的女生,高中三年我迟到、旷课、玩手机、说谎、顶撞老师,反正是学生该干的事没干,不该干的事我都干了,带着这么多毛病进入您的班,望老师能帮助我克服这些顽疾。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做班主任的要不时找她谈心,随时指出她的不足,看到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还要不断鼓励她坚持下去,有时,孩子实在扛不住了,跑来找我说:杨妈,你看我能考上大学吗?有多大希望啊?我说,想实现你的大学梦,你也许要跌倒99次,到第100次才能取得成功,这第100次也许就是高考,你愿意为此而坚持到底吗?她点点头,一声不吭的返回教室,经过一年的打拼,这个女孩在2014年的高考中考了457分,较上一年增长了140多分,在无数人眼中升学无望的她,顺利地升入了一所二本院校。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鼓励,有时我们不经意的赞美,会给予学生极大的自信,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而我们却太吝啬自己的表扬和赞美了。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我们做老师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对成绩差的学生轻言放弃,平时要多同他们进行沟通,同他们一起分析,及时发现学习或思想上的问题,随时做好鼓励和疏导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们要始终坚信只有师心怀爱,才能架起通达每个学生心灵的桥梁。只有耳提面命方可收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功效。班主任在学校是全班学生的一家之长,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因此在管理对待学生方面要始终坚持五条准则:不凭空猜测学生;对学生不能绝对的肯定和否定;做事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在管理上充分体现民主。注意赏识每位被教育的对象,始终坚信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做到赏识和要求相结合,表扬与要求相结合,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相结合。由于现在的孩子资质有高低之分,爱好有所不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各自的特长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同时还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再进一步地学会做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转化双差生方面,我们要用最初的爱心做长远的事,要让学生不仅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更要动手做好眼前具体的事,教育他们如果能成为一棵树就绝对不做一根草。在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就要为这些学困生的头顶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1]黄柱.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记几个后进生的转化 [J].新课程(下).2013年05期
[2]曾小泳.中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24期
[3]岳晓松.相信自己,我能行——略谈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东方企业文化. 2011年12期
[4]宋宝红.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中国教师.2011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