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娟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浅析小学古诗词的欣赏
张淑娟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小学课文中的每一篇古诗词都充满诗情画意,可是小学生鉴赏和欣赏古诗词的水平不高,所以老师的教学手段必须要具备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直观性,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快乐的玩味中完成对古诗词的欣赏。
古诗词欣赏;情景交融;领会吟诵
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要激发学生读书写词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欣赏意境,逐渐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诗意的内涵和底蕴的理解,接受诗情画意的浸润。古诗文富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灿若星河,博大精深,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其只占小学语文课程的极小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兴趣?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诗人、诗题、诗情、诗境、诗法。使师生共同探究,生生研讨,从而形成“作者生平—解析试题—意向品读—情感体悟—艺术探究”的流程,进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创造性想象思维,达到对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下面谈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
古诗词一般都会运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景喻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感。古诗是琴,是画,有声有色。一般我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化教学,用古诗的韵律美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上《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时,运用多媒体,用动听悠扬的音乐伴奏,播放我制作的江南春天一幅幅绚烂风光美景课件,将影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到处红花绿柳、莺歌燕舞,再现江南烟雨蒙蒙山峦,隐隐约约,寺院楼台若隐若现,使学生欣赏江南明媚的春光,使学生从心里感受扑朔迷离之美,使学生痴迷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让小学生在如痴如醉中的音乐中欣赏诗中美丽的画面,在画中体会诗情画意,极大地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更加集中精神对古诗词进行学习。
⒈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古诗词那些深奥、含蓄、诗意的关键语句不易理解,还有一些诗歌写作的背景,诗词主题书上没有说明,这就需要老师认真备课,查阅网络,参考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人以及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人以及诗歌写作的背景:杜甫由于遭受安史之乱到处漂泊之苦,忽然听到叛乱已被歼灭的消息,喜极而泣,不能自抑写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浓重的思乡之情和归心似箭的喜悦。使学生从背景方面对作者所处的境界产生遐想,去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主题,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及主题。有些古诗的题目包含了古诗内容,语句精简,总览全文。从理解古诗的题目入手,分析全文大意。
2.古诗词教学中要注意关键字句,以字达词,以词通句,梳理句意,理解全文。教学时要教会学生通过“释、变、异、换、猜”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字词的意思。比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卧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里的“蓬头”描写了孩子垂钓时不修边幅,很随意,“侧卧”“遥招”“惊”等字眼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钓鱼害怕鱼儿不上钩时的各种表情和动作,通过这些字词,使学生趣味盎然地对语句、甚至对整篇诗境进行欣赏、想象和理解,这样古诗词在关键词句的意境中“活”起来,诗的画面动起来。
每一首古诗词都在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似乎都隐含着一定的时代背景,讲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例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用带有磁性、富有感情的普通话,再衬托低沉的音乐,用慢节奏低沉舒缓的声音朗诵这首送别时依依不舍的绝句,使学生感到其情溢于言表,与诗的情境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学生在欣赏之余感受到朋友之间友情的珍贵。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再讲述这个故事:作者乘舟回头遥望岸边,遥听岸上汪伦对自己作别的吟唱,显现出主人对客人远去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时我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汪伦,作别时你最想对友人说些什么?从表达出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谈谈自己将来送别友人,怎样践行?说说自己的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组织学生富有激情地整齐高声朗读,使其对诗歌欣赏的热情达到高潮。这种课堂有欣赏、有交流、有思考、有想象,朗诵使诗歌欣赏在快乐中开始,在兴趣中进行,又在兴趣中收获理解。
总之,诱导小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欣赏,能激发兴趣,感知故事,有时还要鉴赏古诗词创设的意境、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风格特征等,在欣赏方法上做到由浅入深,由直观表象的故事到抽象的寓意内涵,使学生既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又实实在在获得了累累的知识硕果,让古诗词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促使学生爱上魅力无穷的古诗词。
蒋泽华.诗情画意学古诗[J].课外语文,2015(08).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