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3-02 06:09:42何昆立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口高级中学广西贵港5371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遗传变异果蝇同源

何昆立(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口高级中学 广西贵港 537100)

关于高中生物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何昆立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口高级中学 广西贵港 537100)

在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中,染色体遗传问题长期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篇文章从染色体组定义入手,结合教学实例对高中生物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的教学进行了探究。

高中生物 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 教学实践探索

引言

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从新课标对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来看。通过对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进行学习学生需要对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进行了解,但是由于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的相关概念的抽象性往往会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概念进行全面把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生物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探究。

一、染色体组分析

在对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染色体组这一概念。因此教师在讲解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对染色体组进行充分的了解[1]。在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中,染色体组是对非同源性的细胞内染色体的一个总称。在生物体中,不同染色体中的各个染色体往往会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整体染色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及遗传变异起着促进作用,这就使得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往往会集中在染色体上。通过对新课标教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中生物教材中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涉及到了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以及一些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点,这就使得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内容,往往要求学生对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复习。

二、高中生物染色体遗传变异教学实践

在对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结合人体染色体的相关知识的方式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随着细胞的不断生长和不断发育,在细胞分裂以后,新生细胞的细胞核中往往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现象就可以表明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染色体组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都会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帮助[2]。这样,通过对人体细胞染色体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对染色体组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解。在对染色体组的作用进行初步了解以后,教师就可以对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生物提升细胞中的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一些植物体中拥有的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通常被称为基本染色体组。这样,在对异源多倍体植物的染色体组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学者一般会采用基本种与多倍体植物进行杂交的凡是来进行判断,这样就可以通过对杂交过程出现的减数分裂情况进行探究的方式对染色体组进行确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减数分裂与染色体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如果异源多倍体与基本种植物之间杂交以后形成的子一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现出的性状与基本种的二倍体存在着一致性,这就可以说明异源多倍体中至少有一个染色体组是来自杂交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种,这就可以说明减数分裂是判断染色体组来源的一个有效方式。

由于新课标教材中要求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具体情形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以果蝇为例对染色体遗传变异的知识进行讲解[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果蝇的染色体组图,进而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图示来判断染色体数量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染色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情况下对同源染色体个数进行判断的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在应对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假设法的运用来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A和a设定为基因,这样,当A和a在不同染色体上进行随意分裂的过程中,如果A和a同属于等位基因,那么A和a就可以分别列于不同的染色体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相同的染色体中字幕可以代表同源染色体的个数,学生在判断同源染色体组的过程中就不必对字母的大小写进行区分,而是通过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染色体组的倍数进行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A和a作为两个同源染色体,已经包含了两个染色体组,这样这两个字母所代表的因素就可以被看做是二倍体,这就使得A、A、a、a成为了四个同源染色体。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课标教材中染色体变异这一章节是教材中师生最难攻克的一个知识点。在这一问题之中,染色体组的概念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一些教材通过对果蝇的染色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法方式来对染色体组的概念进行分析,在这一分析模式中,雄果蝇的染色体中用三对常染色体+XY四对同源染色体的方式来表示。在减数分裂之后,随着精子出现,同源染色体也实现了分离,这就使得非同源染色体在自由结合以后让精子中的染色体形成了三条常染色体+X或三条染色体+Y的影视。由于果蝇精子中的染色体是由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的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这就使得这就使得果蝇精子中的染色体组形成了两个外染色体组,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对染色体组的概念有所了解。

针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为何要用果蝇来论证染色体组概念的问题,教师可以用过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性进行讲解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利用果蝇实验来对染色体组问题进行探究的原因。果蝇体内的唾腺染色体市一中举行的染色体,通过现代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应用,科学家可以对果蝇唾腺中的染色体进行较为直观的研究,这样果蝇就成为了研究染色体组概念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结语

高中课本中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涉及到了染色体组、单倍体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让抽象化概念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真正了解。

[1]解其镔.高中生物染色体遗传变异问题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09:188.

[2]仇天奇.高中课本中染色体遗传变异的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313.

[3]高小琼.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教学的常见问题探究[J].新课程(下),2016,05:205.

猜你喜欢
遗传变异果蝇同源
药食同源
——紫 苏
河南农业(2024年1期)2024-01-19 01:56:54
果蝇也会“触景伤身”
两岸年味连根同源
华人时刊(2023年1期)2023-03-14 06:43:36
小果蝇大贡献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先导编辑技术可编辑近90%的人类遗传变异
海南医学(2020年1期)2020-01-18 02:35:28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基于改进遗传变异算子的海岛算法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18
虔诚书画乃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