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刚 王雅辉 初 冰 李健超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6)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实证研究
——以某海事大学为例
赵 刚王雅辉初 冰李健超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6)
摘 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某海事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就高校有效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干预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心理测评 心理档案库
国内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于六个方面,即人际关系、学习、受惩罚、亲友与财产丧失、健康与适应问题。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身心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学生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他们内心相对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心理、生理发育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导致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特色,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结构和价值体系势必发生转型和重构,并日益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往往之前的学校、家庭教育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的关注不够多,这使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等方面还未达到相应的水平,这种不平衡、不协调及其容易使他们在面对在大学里所遇到的诸如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时陷入心理困境。所以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对他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影响,成为发生心理危机的诱因[1]。
1.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主要是通过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的出现[2]。
1.1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由于该海事大学大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生源的学生,家庭背景和地方文化的影响,学生普遍反映出在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该校每年新学年开学,对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人际交往、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交友恋爱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积极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2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利用网络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5.25心理健康宣传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心理游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以及心理情景剧巡演等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科学正确的看待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
1.3 加强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负责接待学生进行辅导与咨询工作。每年平均有290人次到中心进行咨询有效的预防了心理问题的恶化,同时,在一些社会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团体辅导和辅导员谈心等活动,引导他们适当发泄情绪,合理调整心理有效地排解各种内心冲突和矛盾。
2.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是由危机个体、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预警模式,是一个以学校为中心,个体、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整体预警模式,预警体系可以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介入、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2.1 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预警信息评估
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和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每年学校都要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给每一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并确定预警对象,根据预警标准,经过咨询中心和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对预警对象进行专业的测试和评估,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对于确定存在心理问题,并且已经超出咨询范围的预警对象,及时发出危机警报,并联系家人进行心理治疗,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会把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家庭学生排查出来,加强关注。
2.2 建立校、院、班三级管理机制
健全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该海事大学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较强的冲动性,一部分学生比较封闭,这样的学生特点,使得学校因为各种压力引发的学生矛盾和冲突比较突出仅靠心理咨询中心的监控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学校建立校、院、班三级管理机制学校设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院以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班级设立心理委员逐步深入到学生中间学校依托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活动,同时经常性的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参加心理知识培训和各项活动。提高心理委员在广大学生中间的基础作用,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我们可以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筛查,及时发现和上报心理危机情况。
3.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
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工作,心理危机应急处置体系主要是针对心理危机者,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运用心理学,病理学和相关知识对危机者进行心理诊断和初步治疗,根据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确定咨询和治疗方案,帮助其解除或降低危机状态,并对其进行,人格塑造,帮助恢复自信,克服心理缺陷,发挥个人潜能,对症状表现较重,危机程度较高者,立即转介到心理专科医院或精神卫生医院进行治疗[3]。
3.1 明确问题保证受害者安全
心理咨询师需要从受害者的角度确定危机问题,并把受害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伤害降到最低
3.2 沟通交流接受和帮助受害者
心理咨询师要与受害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无条件的接受受害者,同时,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帮助受害者了解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3.3 制定行动计划保证受害者实施方案
与受害者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获得承诺,使受害者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
4.心理危机后期跟踪体系
对于因心理问题休学或心理治疗结束的学生、学校对其进行跟踪测评,帮助其解决支持系统的恢复,心理状况的维护等问题[4]。
4.1 建立跟踪测评机制咨询评估学生心理状况
对心理治疗结束要求返校的学生学校咨询中心要认真给予测评,确定其达到可以继续学习的精神水平。
4.2 建立支持帮助系统、帮助学生心理恢复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班级心理委员密切关注心理恢复学生状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支持他,使其意识到,已经回到正常生活防止其心理状况的恶化。
大学生的成长意味着不断地打破自身的平衡状态,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大学生心理危机不是孤立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要生活中仍有挑战和学习的机会存在,他们就会经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心理危机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干预机制,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危机,学会面对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的建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只有这样,预警系统和干预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充分保障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洪华,张朝晖.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构建之意义与实现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5-04,23(4).
[2]杨爽,王瑶.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140-143.
[3]李景,闫翔.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09,(10).
[4]马建青,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9).
作者简介
赵刚(1976-),男,辽宁大连人,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和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