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达,胡琦石,朱 亮
(1.南京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2.南京江苏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某中医大学教师教学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步达1,胡琦石2,朱亮1
(1.南京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2.南京江苏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校提供的教师教学发展服务与支持,要以一线教师的实际发展诉求为导向,重视外部政策导向、教育资源保障、激励机制完善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自身内在发展动力的激发、自我价值的认同、教学学术观念的形成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达成。随机抽取了某中医药大学的459位教师,进行了教师教学现状相关情况的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与思考,以期探寻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发展;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自清华大学成立国内首个专门性的教师发展促进机构以来,其他各所院校纷纷成立了相关机构,服务与支持教师的教学发展。因此,本研究中,以教师教学发展的需求为主要指标,对某中医药大学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9份,回收问卷423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回收率为92.16%,有效率为94.09%。为增强样本对问卷结果的信度,本调查采取的是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设置一定的人数比例,根据各个教学单位实际任课的教师数量确定参与调研的人数。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教师年龄构成为:30岁以下14.24%,30~39岁63.75%,40~49岁15.21%,50岁以上6.80%;职称构成为:初级11.00%,中级61.81%,副高级17.80%,正高级9.39%;学历构成为:本科11.00%,硕士53.40%,博士35.60%;学科构成为:医学35.60%,药学19.42%,经管14.89%,人文11.33%,其他学科18.77%,基本符合该校目前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科的结构分布。
1.教学理念
对于“如何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89.98%的教师认识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和辅助者”,表明多数教师已经对“以学生为中心”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当被问及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老师的态度,95.33%的教师认为“学生提的意见只要有助于促进教学,都应当鼓励学生并予以接受”,表明“以学生为中心”不只停留在观念层面,正在逐步深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当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72.17%的教师“觉得不是滋味,需要反思”,就职称而言,正高级职称选择该项的教师最多,但仍有25.92%的教师“觉得很平静,尽力就行”。课后就学业方面与学生交流,有25.24%的教师与学生完全没有交流,27.18%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频率为每月1次,反映出部分教师缺少教学反思意识,对于学生学情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当加以引导和改进。
2.职业发展目标
问及专业发展目标,42.07%的教师认为自己“职业发展目标较模糊”,按职称分析,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职业发展目标较模糊”的比例比高级职称更高,为50%和49.74%。就职业幸福感而言,85.29%的初级职称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幸福感,82.76%的正高职称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幸福感。中级和副高的职业幸福感比例较前两者明显降低,分别只有70.68%和67.27%。67.96%的教师进入教室上课时精神状态通常都是“精力充沛,富有热情”,29.13%的教师会“偶尔感觉没精神”。按职称比较可以看出,中级职称的教师选择“精力充沛,富有热情”的比例最低,副高级次之。
3.教学能力评价
当被问及“您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时,85.29%的教师认为自己达到“完全胜任课程教学要求”或“基本胜任课程教学要求”,反映教师对于自我教学能力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有待提高的教师中,初中级教师占比最高。与此相印证,最近一个月参加教学培训与研修的次数,53.62%的教师“仅为1次”或“少于1次”,62.18% 和60.53%的初级教师、中级教师达到“2次或以上”,相比高级职称比例要高,说明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较多,教学提升意识与需求也最为强烈。对于“教学过程中感觉最大的困难”,46.93%的教师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3.66%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由此可见,教师具有共同的教学关注与困惑,需要重点提供相关的培训与辅导。关于自己最需要重点加强的核心能力,59.22%的教师认为是“科学研究能力”,33.66%的教师选择“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对于自身科学研究能力的关注度远高于教学能力,教学的学术性还未被广泛接受和充分理解。
4.教学能力提升
关于是否愿意参加教学发展促进项目,63.79%的教师表示“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与进修”,35.58%的老师“根据职称晋升的需要选择参与”,表明虽然多数老师具有一定的主动发展意识,但是通过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与职称晋升相挂钩,能够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发展项目的积极性。关于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给出的4种类型中,选择“培训与进修”的老师最多,达到47.90%,选择“教学观摩与研讨”的次之,为29.89%。关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投入,分别有43.19%和48.28%的教师选择了“增设教学奖项”和“职称晋升中加大教学业绩的考量”,现阶段外部的激励措施对于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较大,仅靠教师的自觉自愿很难达到教学发展的预期。
1.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加大教学投入
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真正将其转化为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践还有待教师用心学习和领会。教学的学术观念还未被教师广泛接受,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学促进项目的参与度不高,成效难以显现。
2.搭建平台,助力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我们还发现了中级职称教师的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思考。中级职称这个群体的教师与其他职称级别的教师相比,职业幸福感最低;进入课堂后的教学精神状态和教学热情度较差;课后与学生进行学业方面的交流次数也最少。可能的原因是,中级职称教师往往承担着较多的教学任务,本身积累的教学经验不足,又缺少教育教学方面的职前与专职培训,因此存在更多的教学困惑与难题。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研组织的建设,助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形成教育教学成果反哺教学实践。
3.专业指导,支持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调研的结果表明,学校近半数的教师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显然不利于教师长远的职业发展。科瑟根的“洋葱圈”模式告诉我们,“对教师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使命’,它处在影响教师的‘洋葱圈’的最里层,依次往外延伸分别是自我认同、信念、能力、行为、环境”。因此,对于高校的教学发展不能仅仅将眼光投向教师岗位胜任能力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而应当更多地关注其对岗位以及自我的价值认同与目标追求。
4.项目推进,满足教师多元化的教学发展需求
反观目前教学促进项目的开展,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往往不高。除却教师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归因外,所实施项目的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不足恐怕也是症结所在。该校为中医药院校,缺乏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门性人才,同时服务于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基本上没有教育教学的专业背景,整体的教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
“教学的学术”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包含着课程的设计、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需要着眼于长远,逐渐从政策、制度、激励机制的外部保障,从而真正意义上为教师搭建起展示自我、追求卓越、继承创新的舞台与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
[1]陈向明.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8-29.
[2]庞海芍.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8).
·编辑温雪莲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专项课题(nzyjsfz-20131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B-a/ 2015/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