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
(扬州市第一中学)
校本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高蓓
(扬州市第一中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校本课程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结合我校宏志教育,围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浅谈一些感受。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宏志生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社会竞争力。虽然这门学科开设的时间不长,但它却必须走在新课改的最前列,但目前的现状是信息技术课堂缺乏活力,学科知识更新快而教材却一成不变,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广泛生动的案例,为教学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宏志教育是我校办学的最大特色,教学理念是“我们的宏志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的艺术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我们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宏志班的学生中,贫困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占有较大比重,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如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等特点。针对宏志班学生的特点,学校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性格、勇于进取的精神作为德育的重心,将德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进而达到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肯定。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虽然每周只有2个课时,不像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伴。然而,“在校即为师,教书须育人”,信息技术老师同样应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结合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把学科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例如,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将网页制作这一主题突出,确立了《我爱你,宏志班》实践课程。在主题网站的设计规划阶段,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名人励志故事,名人名言,收集班集体、个人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我则积极与班主任老师联系,收集学生外出实践的照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制作阶段,通过Frontpage集成开发工具的使用,将学生的资料共享、整合,最后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并推荐参加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展了学生个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律,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拓展学校文化特色,以宏志教育为载体的课程开发,通过构建生活化、本土化、社会化的校本课程来体现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提升师生的主体性,促进学校的发展。
宏志班的学生一般来自困难家庭和单亲家庭,家庭经济也不富裕,同龄的孩子或许早已经用上了笔记本,但是他们却很少有机会摸得到电脑,只有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才能过把瘾。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有巨大的诱惑力和神秘感,有的信息技术老师只堵不疏,一点也不让学生接触网络,说是便于管理,其实不然。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经过激烈的探讨,到底这部分内容加不加,最后经过反复推敲定为《爱我家乡》为主题,先让学生通过浏览反映特色扬州的网页激发兴趣,并搜索反映扬州的网页来学会搜索信息、下载信息,最后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发送电子邮件来反映扬州特色。通过实践证明,只有教师用心来组织课堂,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迅速用于实践中,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选择为前提。因此,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宏志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发主体,它的出现为尊重、发展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今天的教育和教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这是人大附中西山分校舒大军校长的一句名言。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而我们教师则是信息时代的移民。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激发并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实现自悟、自主、自能的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磨炼,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沉淀。
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针对学校发展的自身特点,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由于没有外来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不具备现成的教材及经验,还要研究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等,必将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全面深刻的整体认识。比如,校本课程用《琼苑之春》这一主题为Word制作小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艺术节开展的各项内容丰富的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课前准备了大量的范例和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Word中自选图形的组合,可以通过图形的旋转、翻转、叠放次序的不同,填充颜色的搭配,构成丰富多彩的边框,为我们制作的小报增添色彩。
校本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研究更加广泛;随着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深入,这种研究更加细化。相信通过自己长期不懈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一定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