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菲李兴亮
(1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2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商业与艺术设计的合璧:电影类图书的出版发行探析
陈 菲1李兴亮2
(1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2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电影类图书在近年来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影视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图书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影视专业含量,同时在图书的装帧设计方面必须体现出较强的文化和艺术特色。视觉文化的凸显已经成为当今文化转向的重要趋势,这对以图像阅读为特色的电影类图书的出版必将具有重要的开发和研究价值。因此,在保证电影类图书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商业与艺术的合璧是电影类图书出版发行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图像时代;电影类图书;商机;艺术设计;出版发行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重庆大学中央高校课题“媒体与区域发展”(项目号:CQDXWL-2012-158)相关研究成果
李兴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电影类书籍的出版是近年来国内图书出版业所重点关注的业务之一,甚至几家出版社还争出电影类图书。本文重在分析国内电影图书出版态势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论及电影类图书的出版发行的商机及其与图书装帧设计创意的关系,意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对影视学界和出版界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多家出版社新增影视图书出版业务
在90年代以前,中国出版电影类书籍的出版社基本上只有中国电影出版社一家作为电影“专业出版社”在运营这类业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来的中国电影出版社继续在业务上做大、内容上求精方面下足工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出版社或扩大或者新增了电影类图书的出版业务。这些出版社主要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国内重要的出版机构,这些新出版社的电影书籍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中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出来。比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有张红军主编的“大型电影学文库”,从1992年第一本专著《电影创造过程差》一直延续到今天《香港电影史(1897—2006)》等书籍的出版,工程极其浩大,在读者群中具有广泛的影响。2008年1月,新星出版社接手推出了大型电影学文库“新星电影读本”,先期推出的三种电影读本《波兰斯基回忆录》、《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谈话录》以及《地中海晓风残月:一个华裔电影人的浮生札记》在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不时引来读者和书商驻足。“新星电影读本”是由国内外一流电影专家和学者撰写的电影学经典读本,由电影学名著、电影大师传记、电影大师访谈录、电影艺术研究、海外电影华人等几个系列构成,选题比较具有经典性、代表性、权威性,被列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经典丛书。值得注意的是,新星出版社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新兴”出版社,该社成立于1989年,是国家指定专门对海外发布政府白皮书的外宣出版机构,其产品不进入国内市场。到2004年12月26日,新星出版社才注册成为企业,2005年开始正式对国内出版。这家出版社将电影类图书作为未来市场的方向,对国内其他出版社的图书选题应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书籍种类明显增加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电影书籍的出版内容简单地说可以归为两大类:电影作为艺术与电影作为娱乐。前者主要指的是有关对电影进行严肃学术探讨的书籍。很多电影类的学术书籍,尤其是探讨电影美学、电影历史的书籍在这一段时间是主要的内容。品种不多,但是这些书籍奠定了中国电影研究的基本学术基础,如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外国电影理论名著》丛书。这套书因书籍封面设计为黑色,学术界曾经喜称为“黑皮书”。要说明的是,以某一颜色的封面来表征系列图书在内容或选题方面的一致或相似性,已经有相当成功的范例。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黑色书籍”(哲学名著)、“黄色书籍”(当代西方学术译丛)都是很有影响的出版创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甚至成为这些大出版社的品牌。从目前学术文章的引用情况看,这些书的价值仍然在发挥持续影响。
电影作为娱乐主要是指出版社出版的少量供群众娱乐使用的书籍,主要是一些明星的传记和部分电影连环画。这类书籍在群众文化中影响很大,目前还成为不少收藏者的最爱。总体来看,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电影类书籍的出版在种类上相对单一,印刷数量也比较有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类图书的种类明显增多。一是学术类书籍大量出版,而且包括中国学者的严肃著述大量出版,如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左右推出的“电影丛书”(丁亚平主编)。既有西方学者著述,如马赛尔和克莱尔两人合著的《电影与文学改编》,也有国内学者李显杰的《电影修辞学》等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未名译库·影视艺术译丛”,虽然不少是西方影视教育的主流教材,但是这些书籍的作者都是西方著名的电影学者,这些著作也多少包含了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这套丛书的学术价值也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当然,学术类图书也应该包含一部份跨学科研究著作,如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先锋译丛”丛书,其中《电视与权力》、《视觉潜意识》等图书就与电影非常相关。二是传记类著作大量出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电影馆”丛书,有不少书籍如布努埃尔的《我的最后一口气》等都是关于导演的传记。三是电影制作类图书大量增加,如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影视艺术技术丛书”受到不少教学单位的推崇。从品种上看,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批难于归类的、带有极强消费性色彩的电影书籍大量出现。比如《后窗看电影》、《声色现场》,以及各种“名片快读”书籍等。这类书籍购买量和阅读量都有较大比例。
(三)图书出版速度加快
近年来出版社的时间意识,或者说市场抢占意识明显增强。某些电影书籍(这里不包括与电影或前或后推出的小说类作品),尤其是导演的传记出版速度很快。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李安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其出版速度和市场感觉明显和电影《色/戒》形成重要的关联关系。
从时间上来看,某些电影丛书尽量快速出齐,而且不限制同一丛书的书目数量。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电影馆丛书,快速推出10余本,而且还在陆续出版。其他如江苏教育出版社也接力推出了“电影馆”系列图书。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电影馆”系列图书,如《伍迪·艾伦:电影人生》、《我,费利尼:口述自传》、《魔灯:伯格曼自传》等著作属于台湾远流出版社的电影馆简体字版本。200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另一套“电影馆”图书,如《电影是什么》、《电影的本性》、《法国电影新浪潮》等书籍,这些书籍的译著者或者本身是大陆的学者,如崔君衍、邵牧君等人,或者是港台的资深电影学者如焦雄屏等名家,对于联系出版事宜具备了地利人和的优势。广西师大社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在进入市场的顺序都采取了相似的策略:先是“简体字化”现成的台湾版图书(译作与原创),再做新译的版权图书,保证时间上走在前面。从装帧设计上,很多书都直接借鉴了台湾版图书的封面创意。例如《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一书,作者多为台湾学者,不仅在内容上体现出港台学者的话语风格,而且在装帧设计上采用了版画的形式做封面,赭黄作底,精英,典雅,富于文化内涵。这类书籍对于较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群体和大多数影视爱好者,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电影类书籍的“利好”大势并不意味着做电影书的出版社都可以盈利。下面一些现象需要业内人士有足够的认识。
(一)书籍出版的跟风现象
从商业操作上看,“跟风”行为相对保险,但也未必能够保证其他出版社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另一家出版社还可以稳“第二桶金”,而且还得引起注意的是,这可能会引起著作权纠纷,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著作的内容、版式设计等都有明确的保护。[1]除了购买力在一定时期相对有限外,出版社的自身品牌建设不可忽视。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类图书的折扣范围伸缩较小,但是因为该出版社的书籍的品质保证,读者在图书高价面前依然没有被吓跑。相反,另外有一些出版社也出版了电影类丛书,折扣对读者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现在仍有数量不小的这类图书还堆放在书库或者已经进入二手书市场。也有一些图书选题本身失误,太过于注重热门选题,一些配合某部电影或某种流行时尚的书,当潮流已过,书卖不出去是不奇怪的。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出版市场,出版社开始重视打好翻译版电影图书的时间仗。1997年,美国学者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的《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 movies)的第五版刚由中国电影出版社译出,但该书的第七版已经出版,新译本立刻补译了新版本增添和修改的内容。该书投放市场后,在高校影视教育领域内评价很高。2007年11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大学堂”系列推出了由台湾电影人焦雄屏翻译的该书第11版。中国电影出版社于一个月后推出该书的第10版。抛开两本书的质量问题不论,在版次和出版时间上,中国电影出版社就显得慢了一拍,尽管著译者都是名家,但读者在购买时仍不免割爱,看来,打不好出版时间仗,书籍的市场价值也真只有“交给时间去检验”了。出版社独到的选题视角和占领出版先机,在电影类图书中显得极为重要。
(二)学术质量把关有所松懈
学术著作需要精准、完整的论述,引导学术动向或对本领域有深度挖掘。目前电影类图书的一大问题是,某些出版社推出的学术专著或教材,书籍本身达不到出版水准,作者为了职称等非学术的原因出版著作,这些书出版之日就成了死书。翻译类著作学术质量方面常为人诟病的情况是翻译质量太差,比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一书,本来是美国著名电影学者David Bordwell选编的重要电影研究文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翻译者连一些基本的电影导演的名字都翻译错误,如把日本导演黑泽明翻译成了阿契拉·库罗沙瓦,让人不知所以。另外,也有一些书籍有意漏译部分章节,导致译本的完整性值得怀疑,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David Bordwell的《世界电影史》一书时,译者就丢掉了一些段落没有译出,或许译者自有其特殊的考虑,但这种处理毕竟显得对原书和读者都不够尊重。早在1934年,鲁迅先生在《随便翻翻》一文中曾对译书者提出了希望:“又希望不要一哄而来,一哄而散,要译,就译他完;也不要删节,要删节,就得声明,但最好还是译得小心,完全,替作者和读者想一想。”[2]近年来翻译图书市场较好,但“译完”和“译得小心”,实在是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
(三)书籍装帧设计、印刷质量等方面注意不够
书籍是文化商品,但强调文化含量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内容需要有良好的物质载体——纸张和视觉载体——版面设计和印刷质量,纸质文本的图书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首先,书是让人看的,是一种精神食粮。粗糙、平凡的装帧设计会让人烦躁,影响阅读效果。精致的设计会让读者全神贯注、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精致的设计还能给书籍增添形象附加值和宣传效果,促进其商业价值,获得良好的市场效果。如前文提及的“黑皮书”《外国电影理论名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黑色书籍”(哲学名著)、“黄色书籍”(当代西方学术译丛)都因为其巧妙的装帧设计创意,塑造了良好的书籍形象。中国电影出版社推出《认识电影》一书,尽管80元的书价对大多数购书人应该不是一笔小钱,但这本书的封面和版面设计非常精致,翻译和印刷质量都属上乘,也因此一直受到电影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喜爱。当然,对于那种故意要追求“设计新颖”图书是不值得提倡的,比如一些书籍内页大量的留白或不必要的套色彩印,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也影响使用。出版商有必要记住一句话:对大多书人来说,书还是用来阅读的。其次,电影类书籍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需要配多少不等的插图。印刷效果不好和纸张质量太差都会影响书籍的购买欲望和使用效果,前述“电影馆”系列图书似乎就存在这一问题,部分图书纸张粗糙,插图模糊,达不到图文并茂的阅读成效。
(一)电影类图书的出版商机何在
电影类图书属于文化类图书,这类图书的消费数量与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明显相关。在目前经济、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电影类图书的总需求无疑会明显增加,出版社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有较大市场空间。要言之,这个推断主要建立在如下几个原因之上:
1.居民文化消费投入会持续增加。宏观上来说,只要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必然下降。更多的支出会用于文化生活,看电影和对电影类书籍的消费必然增加。
2.国内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很快。除了北京电影学院招收影视类学生,其他国内高校也纷纷开办影视类专业。这部份学生对电影类图书有大量的需求。同时,国内一般大学不仅在文学类专业开设有电影类课程,而且电影鉴赏一类课程还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大学开设。电影作为一门修读人数众多的课程在高校课堂的广受欢迎,为电影类书籍培养了现在和未来的大量顾客。从目前的购买市场看,一些质量考究的电影理论类、导演传记类、影视制作和营销类、以及外国电影史类电影书籍会有持续的市场。尤其是随着DV一族的增加和日渐成熟,这类“常销书”对他们将有多方面的吸引力。
3.两岸三地文化互动为电影书籍的出版搭建了交流平台。在90年代以前,台湾、香港的娱乐也较大陆更为发达。台湾的源流出版社、万象出版社在电影书籍的出版方向走得较早,两家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大量关于华语地区的电影书籍,而且对西方电影书籍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引进工作。近年来,在台湾电影界名人焦雄屏女士的推动下,台湾“电影馆”图书由大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接续推出,势力浩大。位于上海的“世纪出版集团”最近也推出了“电影馆”图书之《电影导演论电影》,这些书在大陆广大影迷和书迷中备受推崇,成套购买者甚众。而香港发达的电影文化不仅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且也为各类电影书籍丰富了内容。
4.全球性的视觉文化转向。当今时代被称为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物美价廉的DVD使那些当年“很艺术”的电影作品也飞入广大寻常影视爱好者的影碟储藏柜。摄影师拉兹洛·莫赫里-纳吉说:“在二十世纪,一个人不懂得摄影机等于不识字,也是文盲。”[3]电影的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审美功能等属性已经得到前人连篇累牍的研究,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毋庸置疑。
(二)电影类图书的装帧设计
图书装帧设计不是把图书的内容简单的堆砌和排放,而是将各种复杂的内容经过设计师独到、巧妙的创意处理,使图书版式、环衬、封面、封底、书脊等共同有机地形成图书的艺术视觉形式,彰显图书的科学性和艺术品位,[4]塑造图书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文化。因此,装帧设计是电影类图书出版发行必须注重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封面设计以及内页的版面设计,要能够吸引并利于读者赏析图书,树立图书形象。
1.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其设计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要做到创意新颖、凸显主题、视觉吸引力强。
2.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一部著作内容的精心编排和表现。其原则与封面又有所区别,不要华而不实,而是要求有实效性,在满足内容实效性的基础上,利用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巧妙编排,如图文关系、字体、字号、色彩以及环衬的精心设计,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作为文化类图书之一的电影图书,在版面设计中应该让每个元素都能透出文化的气息,[5]呼应封面设计树立的图书形象,形成独到的版式视觉文化。要做到图文并茂,满足人性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审美的要求,促进著作的销售和运用。
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传播手段已经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将物质形态的电影产品送到人们面前,人们正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如何有创造力地生产更多的影片。这个问题正是电影书籍所发挥作用的地方。电影不仅应该在银幕上看,还可以在书上读。电影书籍的大量出版,本身构成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书籍的阅读既是一种消遣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表征,而这种阅读,如今已成为时尚。因此,从商业与艺术结合的角度打造电影类图书的出版与发行,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范晓宇,王芬宇.论版式设计专有权的侵权及其认定[J].中国出版,2011(17):60-62.
[2]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3.
[3] 路易斯·贾内提.认识电影[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
[4] 李然.科技图书版式运思与设计[J].科技与出版,2011(7):67-69.
[5] 潘群.浅析四类书籍装帧设计中形式语言的选择与提炼[J].出版发行研究,2008(10):48-52.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15-02
作者简介:陈菲,就职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