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市滕庄子乡东道安中心校 姜金刚
小学数学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河北省黄骅市滕庄子乡东道安中心校 姜金刚
数学课堂 培养 自主学习
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会所有的知识,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这样写道: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是这样来做的: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创设的问题情景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②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其次,充分利用数学课的课程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数学的对称之美(对称图形章节)、简洁之美(圆周长公式、圆面积公式等各种计算公式)、和谐之美(1、2、3、4、5、6、7能谱写出一支支美妙动听的曲子)等。数学课上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适当的教学方法、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的展示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再次,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①用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有趣的教学游戏、恰当的悬念、电化教学等手段,让学生感到数学课的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②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
③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师生进行比赛的场景。初试题目后,同学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而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因为老师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其次转变思想观念,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