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能力 提升素养

2016-03-02 07:56:25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学苑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案动手抗体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魏 文

培养能力 提升素养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魏 文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很多的教师,把本来应该让学生来完成的实验,变成了多媒体上的演示实验,学生没有动手去做,只是看了一下视频过程,印象自然不会深刻。

中学 生物 能力 素养

生物课堂不但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把学习融入生活,把自然融入书本,进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自学能力

1.课前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让学生自己完成导学案,导学案主要包括三维目标、夯实基础、思考讨论、能力提高、学况反思等。

设计三维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三维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无目的性。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一般知识、理解概念、应用原理,但不是简单地把教案改写成填空讲义,其中涉及诸多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课堂上设置有效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

复杂的问题和难于思考的问题可以设计成递进式系列问题,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地接近于事实真相。例如,在“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节学习中,我们不能设置如何来制备单克隆抗体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不会思考这样的书本上既有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三个递进的问题:仅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吗?我们所学的哪种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有什么方法能使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和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能力同时具备呢?这样既打破了课本的顺序,又不是简单的学案问题解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新能力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采取的措施有:一是设置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或者是相同知识点的变式训练,变化方式考查同一知识点。锻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大胆改进实验,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步骤的改进等。对改进失败的,不要责备,而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达到在失败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能力。对改进成功的,要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创新的勇气和信心。三是让学生对教材中既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三、动手操作能力

1.课堂内实验动手能力。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很多的教师把本来应该让学生来完成的实验,变成了多媒体上的演示实验,学生没有动手去做,只是看了一下视频过程,印象自然不会深刻。一定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验来提高动手能力。教师要注意,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2.课堂外的小制作。

重视教材上给定的动手设计,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比如,细胞膜结构模型的制作既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认识。DNA双螺旋模型的制作虽然浪费了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在DNA的结构特点的讲授节省更多的时间,同时学生会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调查研究,如何书写实验报告。生态瓶的制作,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布置开放性生物课外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不仅仅是直接灌输给学生某些知识,而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调动他们自己去看书、查阅资料,甚至撰写论文,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开阔思路,利于创新。

猜你喜欢
学案动手抗体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乡愁导学案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动手演示找错因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50
“比例尺(一)”导学案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4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