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容城南阳中学 刘荣花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河北容城南阳中学 刘荣花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该教学方式注重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思想课堂 课程改革 探究式教学 实践性
课程标准要求在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主体探究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把课本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得到实现。
下面就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施谈几点个人认识。
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激发探究热情的重要环节。鲜活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重大时事热点的引入,富于感染的情景渲染,入木三分的现象剖析,充满竞争、富于挑战的活动设计等方式,都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探究之旅。值得强调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要服从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从跨学科、多角度去质疑,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组织探究课堂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要求把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素质立意;把客观性试题为主变为主观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为主,把纯理论知识为主变为应用性的材料题为主,真正做学生探究知识的“引导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分析、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探究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探究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获得新知,增长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师应在对学生、对教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有机地运用,并不断反思、总结,从而推动思想品德课探究式学习的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1]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001年9月第一版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思想政治教学.2011年第9、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