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金龙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浅析“读·疑·悟”阅读教学模式
谷金龙
(吉林省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随着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 疑·悟”阅读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一改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朗读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力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前进行通篇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更好地创设语言情境。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播放音乐课件,一边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融入故事当中,真正感受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的处境。通过配音乐朗读,使学生深深被课文情节吸引。教师也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受最深的情节用自己的情感方式进行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上一阶段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质疑。例如,学生可提问“小女孩敢划开一根火柴是为了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小女孩临死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美好的幻觉?”等等。质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疑、答疑,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有的放矢,促进学生积极探讨发现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用尊重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独特体验”。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学生在质疑探究后,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在理解过后,每个学生的感悟也会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或小随笔,也可以将课文内容想象成一幅画面画出来。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下,课堂将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的舞台。
“读·疑·悟”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可以使教师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通过这种模式教学,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茁壮成长。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