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小学)
挖掘陷阱教学魅力彰显数学课堂效益
——“陷阱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平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小学)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尽管练得很多但仍屡屡出错。如何在教学中巧设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需要探究的学习情景中,使学生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使他们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和获取有益经验,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主要从“陷阱”存在的背景及“陷阱”教学的作用、数学“陷阱”的题目类型、“陷阱”的设置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方面进行阐述。
陷阱;思维能力;错误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勤于习题演练,重视知识的梳理和结构掌握,通过练题来及时巩固和强化知识,“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但是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复杂多变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我们允许学生犯错,但仍有一些现象困扰着我。
本着对数学知识的精确性理解,教师每每可以很尖锐地看到题目中的“陷阱”,于是在课堂上强调又强调“大家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先如何如何,再怎么样怎么样”“这类题目,这里比较容易出错,应该这样做”“小心这个地方要注意,不要上当”等等。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学生,结果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对老师强调的注意点,时常是“明其理,会其法而不得其果”“你说你的,我错我的”。
笔者觉得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尽管练得很多但仍屡屡出错,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于平缓,对学生的刺激欠深所致。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应是“全息”,而应在教学中巧设“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需要探究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反思自己的思路,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辨的能力。下面就具体谈谈数学教学中“陷阱”的作用、类型以及如何布置“陷阱”。
数学“陷阱”指的是在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中,往往给出的问题具有较深的隐蔽性,或具有一定的诱导性,使学生思维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盲点,结果在解题中得出不完全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教学进度或者时间的限制,往往只是稍作点拨就把书上现成的结论或者方法教给学生,美其名曰“避免学生走歪路”。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对未知内容的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教师更多的时候呈现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完美、简明、流畅的解题过程,而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早已隐藏。但这些“隐藏”的部分,往往就是学生较为“模糊”、容易出现错误、中“陷阱”的地方。长此以往,往往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惰性思维。
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善于应用“陷阱式”教学法。设置“陷阱”可以诱发、暴露学生认知中的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有助于教师及时捕捉、弄清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有效地消除学生认知中错误、片面的观点,使之转化为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和方法。
另一方面,“陷阱”教学能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思维习惯,能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陷阱”教学还能使学生在挫折中得到启发,使学生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
学生出错的题目五花八门,有很多数学“陷阱”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简便方法型
在计算中如果简便“意图”在学生面前一目了然,学生就有可能被错误引导。
2.错误诱导型
这类题往往以判断是非的形式呈现。前面的铺设是正确的,但根据正确的前设最终“引导”得出错误的结果。如:铁的密度比棉花大,所以1吨铁比1吨棉花重。
3.先入为主型
我拍了拍他的后背,平静地说:“老兄,你也在这里验尸?真巧啊!你的骨骼不错,需要我为你替换一根钛合金桡骨吗?”
学生在学会某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后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比如,在习惯性思维的支配下,通常见到“多”自然想到用加法;见到“几倍”首先想到用乘法。
4.多余条件型
学生在平时数学习题训练中很少碰到多余条件的,所以,在思想意识上会认为每一个条件都是有用的。
5.概念不清型
如果学生对新的概念、法则掌握得不扎实、不完整,就会出现混淆,使解题产生错误。
1.引入时巧设“陷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心里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构思、设计一些“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需要探究的学习情景中。
例如,教学“厘米和米”时,我根据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设置悬念。课一开始,我在黑板中间写上“1=100”,同学们一看,顿时议论纷纷,我“抓住”这一刻,缓缓道出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其间,同学们紧张而不信任的目光跟着老师的讲述变得逐渐明白了,当我用彩色笔在1=100的数后面写上米和厘米时,同学们都笑了。
2.授新知时巧设“陷阱”,引导幼儿探究发现
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初始阶段,辨别能力比较薄弱,一旦认识被错误混淆,很容易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后很难扭转过来。所以,教师在新课讲授时应该预见到这种结果,防患于未然,舍得在深化教理推究的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取得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回顾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接着直入课题:“请你把刚才的1、2、3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123,213。随后又提问:“你觉得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由于受前面知识的影响,学生理所当然地答道:“末位能被3整除的数,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随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验证一下。通过验证,发现这个猜想不能成立,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列举的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说说新的发现……
由于受旧知识的影响,学生自然而然把能被2、5整除的数的判断方法迁移到本节中来。教师设置教学“陷阱”,引导作出猜想,到引发认知矛盾,并再次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不仅有效地避免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层层深入、步步逼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探索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了学习。
3.练习时巧设“陷阱”,引导学生巩固深化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觉得不妨换个角度,在练习中巧设“陷阱”,当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再适时指出,让学生在“陷入”和“走出”的过程中恍然大悟,理解本质。
(1)在概念、性质、公式处设“陷阱”,巩固基础知识
概念、性质和公式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支撑了数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学习中,有些学生对概念、性质、公式的理解不深不透,所以常常出错。在练习时设置“陷阱”,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其进行反向强化,能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剖析,加深学生对概念、性质、公式的理解,从质的方面提高认知。
如学了“商不变的性质”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21÷3=210÷ 30=2100÷300=210÷5=。这一组题,后一题绝大多数学生算出来的结果都是4余1。通过验算发觉不对,4×50+1=201。学生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得到的商不变,而余数l是从十位上余下来的,所以表示的是1个10。
(2)思维定势处设“陷阱”,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会产生干扰作用,这即所谓的前摄抑制。如果学生对一类问题已形成了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若出现与这类问题性质不同的问题,就会掉入“陷阱”。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在学生尚未真正理解的情况下提倡“类型+诀窍”或“类型+程序”式的解题规律,应在学生的思维定势处设“陷阱”,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
如,在教学解方程时,我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x+3.2= 4.6,x-1.8=4,0.64+x=14.14,21-x=10.5,由于受前面解方程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解最后一题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解:21-x+21=10.5+21
x=31.5
这时,我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让他们验算一下,通过计算学生很容易发现21不能减31.5,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3)易混淆处设“陷阱”,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形式相近、联系紧密的知识点极易混淆,影响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因此在这些相似易混处设“陷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
[1]柏元兵.数学试题中几种常见的“陷阱”类型[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05).
[2]戴章玲.陷阱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2(09).
·编辑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