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域下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解读
——兼论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

2016-03-02 05:41毛逸源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

毛逸源



人类学视域下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解读
——兼论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

毛逸源

摘 要:《人生七年》是杰出的纪录片,其用影像进行历时性的民族志写作,编纂了上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社会的编年史,同时,它也是西方人类学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历时性的创作特点也使它比一般的同类作品更能承载和反映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轨迹。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

《人生七年》是由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自1964年开始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他选择12位来自英国不同阶层、出身各不相同的7岁孩子,每隔7年对他们进行回访,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截至2012年,该系列纪录片已经完成至第八部《人生七年·56UP》。

《人生七年》不但是杰出的纪录片,其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亦享有盛誉,导演以超乎寻常的恒心毅力,用影像进行历时性的民族志写作,编纂了上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社会的编年史,同时,《人生七年》也是西方人类学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历时性的创作特点也使它比一般的同类作品更能承载和反映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演进的轨迹。

1 记录视角:从“远方轶事”到“门前故事”

人类学纪录片最初由殖民者、探险家和科学家等推动,拍摄多关注边缘民族,记录对象集中在北极、非洲、美洲、澳洲和亚洲的原始部落与土著居民,例如,1895年,病理学家雷诺拍摄的非洲沃勒夫妇女制陶影像素材,1922年公映的人类学纪录片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等,这些早期的人类学影像记录,充满对异文化的好奇,而较少人类学意味的创作意图。弗拉哈迪带有诗意的影像如同“观照自然的镜子”,让人们看到了远方的纳努克们的情感与精神。但他的学生格里尔逊却把纪录片用作“打造自然的锤子”,学习媒介传播的经历和进行社会工作的生涯,使格里尔逊深刻认识到纪录影像首先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影响公众舆论的媒介手段。他领导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不但推动了电影制作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把纪录的内容从狭窄的视野扩展到对现实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照。“镜子”与“锤子”的观点对立了很久,对“远方轶事”的关注也持续了很长时间,边缘题材作为拍摄的主要内容未曾中断,但人类学、社会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社会进行愈发深刻的反思,西方人类学纪录片的题材取向由此逐渐变化,从热衷边缘民族的猎奇,转向对西方民族自身生活状态的关注,用一种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态度审视自身。

《人生七年》将记录的视线从天涯海角拉回到了主流民族的社会现实中,这部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民族志纪录片,建构了时间简史般的影像时空,折射出英国社会个体存在的人生百态。对这12个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孩子的记录,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记录用的胶片也从黑白变为了彩色,浓缩于其中的英国社会越来越多元、立体。

2 创作方法:与人类学理论共鸣

自20世纪初叶开始,作为人类活态文明的记录者与守护者,人类学家与纪录片制作者始终并行在同一条道路上,各执所长、共同描绘着文明的图景。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人类学纪录片的兴起和演进,与欧美学术界对于人类文化的探索和描摹,有着近乎一致的发展曲线。随着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在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许多纪录片作品也成为了人类学思想的观照。

约翰·奥莫亨德罗在其著作中提出的11个人类学关键问题之一,即是“社会-结构性问题”。他认为,人类群体具有自己的结构,这种结构由人类互动形成,从静态角度更易看清楚社会结构,但事实上它经常变动不居。《人生七年》用影像跟踪记录数十年,以群像方式记录一群处于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变化,这是一项以纪实影像手段完成的富于人类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实证调查,是用历时性人类学纪录片进行的一次围绕“社会-结构性”命题的探讨。

《人生七年》最初的主题构想,是通过影片揭示、批判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现象: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导演甚至寓言式地宣称:“把一个七岁的孩子交给我,我会展示他成年时候的样子,这也是英国未来的缩影。”此后每隔七年进行一次跟踪拍摄,在2012年,迎来了第八个七年的综述——《人生七年·56UP》。半个多世纪的影像记录,似一部活文献,其中,很大部分印证了导演当初的预言:富人孩子的成长基本没有偏离制造社会精英的“传送带”,进入顶级名校学习,从事精英行业工作;而出生于社会底层的穷人孩子,很难突破命运的桎梏,辍学、早婚、失业等一系列经历,仿佛冥冥中注定按部就班。这也恰恰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结构”观点相互映证,布朗将整个社会视为一个大的系统,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并非个人本质的直接产物,而是把单个的个人联结在一起的结构的产物,社会结构即为一个社会中个体的组合,也包括其组合中隐含的结果。影像捕捉并记录了这种“隐含的结果”,生于社会不同结构层中的孩子,大多很难跳脱出社会结构对他们的定位,因为,将社会个体连接在一起的一整套社会关系网络太过复杂而强大,它是客观化的社会事实,对社会个体成员具有制约性。

然而,人类学家注重静态分析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对社会进行历时性研究,他们认识到社会结构呈现动态的连续性而非静止的,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及社会地位的变迁,使社会结构具有了能动性,因此,布朗承认社会结构是动态的,以个体的社会地位的变化、阶级群体的变化作为动力。《人生七年》中记录的尼克就是很好的实例,这个原本家境贫寒的乡村孩子,通过不懈努力考上牛津大学物理系,后来当上大学教授。这个例子表明社会结构和社会个性之间既相辅相成又互为因果的关系,在结构和制度既已形成的复杂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不应仅是社会关系客观组合的结果。

作为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在学理性之外深具人文内涵。历经一个又一个七年,导演创作之初的政治主题逐渐淡化,沉淀出了人生况味和对命运的沉思与观照。贵族家庭出身的约翰,14岁时就立志从政,咄咄逼人地反驳另一个孩子关于工人集会自由的提问,此后如愿以偿地念剑桥、出国、参政,可是到了49岁,他却表情温和地微笑着说自己乐于享受园艺生活,56岁时则更加热衷于慈善事业。纪录片追逐和记录了时光,带领观众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

3 影像语言:从“记录观察”到“阐释分析”

早在1901年和1912年,鲍德温·斯宾塞拍摄了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舞蹈和仪式,鲁道夫·伯奇则于1904年和1907年,分别在新几内亚、西南非洲拍摄了纳尔逊海角舞蹈、少女取水以及一个男子用黑曜石剃刀刮胡子等,这些深入当地环境,与当地人一起生活而拍摄到的珍贵影像资料,不但在当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震动,时至今日,更是具有对已消逝文化形态抢救式记录的卓越意义。但是,人类学影像记录不应只停留在对当地环境、人物行为、活动仪式等现象的记录,还应对诸多行为、对象或表述的意义和缘由进行解释。20世纪60年代以后,单纯记录观察式的人类学影像语言,在人类学表述危机后被反思,阐释人类学观念的兴起和“深度描写”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写作有了新的符号手段,“影像深描”以探求意义为目的,将镜头深入到对象的行为、语言等表象之下,对深刻的文化内涵、意蕴进行阐释,实现文化沟通。在“表述危机”之后的新民族志影像思潮中,随着“分享人类学”的理论被主流人类学界认可,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让·鲁什倡导的民族志写作基本伦理准则,彼得·罗伊佐斯在《民族志电影的创新》中肯定了让·鲁什“拍摄者与研究(拍摄)对象应是平等合作关系,让被拍摄对象在影像记录中发出自己声音”的倡议,对影视人类学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此后,人类学影像作者不再视自己为近似“上帝”的权威,而是与被拍摄对象或文化持有者进行对话,和他们一起开展人类学影像的书写,完成真正意义上“影像深描”的阐释。《人生七年》的记录对象较为特殊,他们既是镜头里的被拍摄者,也是和拍摄者持同一文化的人群,但是,导演非常克制自己对记录的干预,让被摄主体进行“主位”阐述:被拍摄的主人公们,有的历经颠沛流离,有的通过努力成为中产阶级,有的在事业中寻找生活的意义,有的靠信仰渡过难关。从幼童到老年,影像阐释了漫漫时光浸润下每个人生命中的缺憾、挣扎和收获。

以阐释为目的的影像深描与作为书写方式的纪实风格之间并不冲突,“深描”避免了记录的表面化和碎片化,“纪实”则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20世纪60年代,电影设备上的技术进步,促成了一种新的纪录风格——“直接电影”在美国诞生,这种拍摄理念的核心是:尽量让镜头前原生态的事实在影片当中进行直接表达,俨然不同于《北方的纳努克》拍摄中的“再现”手法。“真实电影”提倡的手持摄影机拍摄、同期录音、利用自然光线等创作手法,使被拍摄者的“主位”阐释更加生动和深刻,也保障了影像的真实性和文献性,升华了人类学纪录片的纪实品格和学术价值。《人生七年》继承了人类学纪录片最主流的一贯拍摄方式,极少干预和介入,客观地观察、记录。随着年岁增长,采访和问答已不再是当年的童言无忌,面对恋爱、婚姻等涉及隐私的敏感问题,许多女孩子们表现出保留和抵触,有的甚至愤怒直言“关你屁事”,导演没有去扭曲这些真实的情绪,而是在作品中呈现了它们的原貌。当有人在中途退出拍摄时,导演充分尊重了生命过程的不确定性,没有强行限制和要求他们继续参与拍摄,时隔30多年后,退出人员彼得,出人意料地返回了拍摄,这段插曲本身就是生命鲜活的痕迹,在时光的淘洗下为人生故事增添了精彩。

参考文献:

[1]约翰·奥莫亨德罗.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M].张经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光庆.影视人类学理论探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M].王筑生,杨慧,蔡家麒,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5]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Loizos,Peter.Innovation in Ethnographic Film:From Innocence to Self-consciousness,1955-1985[M].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D,1993.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猜你喜欢
人类学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
管窥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