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迪厄区隔理论探讨文化艺术的平等性

2016-03-02 03:40苏湲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新课程(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布迪厄区隔阶级

苏湲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从布迪厄区隔理论探讨文化艺术的平等性

苏湲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布迪厄在《区隔》一书中强调,由于有着相似收入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因此造成一个特定社会阶级间区隔的重要因素常常并不在于个体所占有的经济资本,而在于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不同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不同阶层的欣赏趣味或是品味,审美差异揭示社会空间内群体不同的位置。因此布迪厄说,你拥有多少经济财富,并不代表你在社会上的地位,你对合法文化亦即高雅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才是你阶级地位的最佳说明。他的理论很好地揭示了追求品位的人与暴发户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与处于上升阶段并急于证明自身社会地位的中国新中产阶层区别的有力说明。但布迪厄的研究是以20世纪60年代的资料为基础对精英文化十分推崇的法国社会阶层做出的分析。布迪厄也并不讳言自身存在的“贵族”倾向,因此他的理论也带有一定的偏颇,在辨证地看待布迪厄区隔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探讨在社会资源不平等的中国当下受众艺术欣赏的不平等问题。

区隔;品味;艺术的平等性;阶层固化;文化正统性

布迪厄认为,品味是判断你属于哪一阶级的最佳尺度。因为品味体现着文化的高贵性,它强调社会中的行动者对经典艺术的欣赏与掌握能力,这需要对高雅文化比较稔熟。因此他说,你对精英文化的崇尚程度;你欣赏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你能否领略画家、音乐家的艺术感染力;你每年参观几次艺术展览、听几回音乐会而不是歌星演唱会;你读不读学术著作;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身体;你的服装风格、家庭装潢风格、饮食偏好、旅游目的地与方式……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你的品味。品味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即在于个人与生活必需品的距离。因为就社会阶层的层面来说,对奢侈品和必需品的趣味差异而不是其他,才真正体现出阶层间的不同。正是基于这一点,布迪厄才会说,你拥有多少经济财富,并不代表你在社会上的地位,你对合法文化亦即高雅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才是你阶级地位的最佳说明。他强调了阶级地位与文化资本高于经济资本,以新的视角区分了追求品位的人与暴发户之间的差别。但布迪厄没有看到文化资本是从属于经济资本的一部分,他的观点其实使文化品位内容暗含了时间与资本的投入。你欣赏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你能否领略画家、音乐家的艺术感染力等,这些艺术欣赏行为不仅是由一个人的品味决定的,也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但事实也可以证明,文化资本少的人,他们的趣味与品味不一定就低。例如很多民间艺术家,他们的经济条件可能不好,但他们一直秉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达到很高的艺术造诣。

中国当下正处于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冲突不断,阶层分化很明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不平等。无论是艺术精神层面,还是艺术实践层面,都是处于社会环境之下的,因此,整体的艺术领域也是不平等的。布迪厄的区隔理论,反映了社会阶层存在的现实,反映了艺术受到资本、权力制约的真实情况。但是,布迪厄强调的是区分与分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正统性”,他着力于研究行动者是如何进行文化区分。他还强调,不同品味或实践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优劣关系的等级关系划分。而基于这样理论的实践会造成阶层的固化,也就是指世代持久地从属于一个阶层,占有其阶层有限的文化资源,不能有效地从各种渠道去改变现实条件。这样的状况将更不利于阶层的逐步消失与社会的平等,此外“正统”本身就是一个高高在上很难触及的地位,它用合法文化将艺术虚构造就为一个单独宇宙的神圣边界,与一般面向世界的性情彼此分离,扩大了大众趣味与高雅文化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受众形成一定的审美习惯,使他们习惯性地保持了与高雅文化的距离。布迪厄也清楚地看到了审美习惯这一点,他指出,社会阶级状况与品味、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等象征关系之间虽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但两者并非以直接的方式产生联系,而是通过阶级惯习——反映不同阶级与阶层性情倾向的体系——以间接的方式相联结的。他认为体现于生活方式的嗜好准则产生于总是试图潜在地制造文化区分或差异化效果的社会规则,这种区分行为是由整体性性情倾向(惯习)生成的文化实践。

因此,为了改善由于社会地位与资源的不平等造成的艺术欣赏不平等的现状,除了政府在体制改革中对于弱势群体的资金与教育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还要打破人们长期对社会规则与艺术欣赏差异化认识的思想局限,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艺术领域应为受众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多样化地接触艺术作品。其次,鉴于传播学领域关于受众对大众媒介应用方式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得到的启发,社会应强调并且服务于平等的艺术文化,让受众产生需求。“使用与满足”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媒介研究理论,在此之前有“皮下注射论”等强大的媒介效果论,强调的是媒介怎样对大众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因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趋于大众化、普遍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使用媒介的自主性增强,受众成了媒介使用的主体,因此研究重点从传统的传播者的角度转移到受众身上。如果受众选择艺术作品的自主性、使用与满足的方式像他们利用媒介,像挑选商品一样随性与便捷,那么意味着艺术的普及度已经很广,所以说大众需求产生,需要社会为他们构建平等的艺术观念与普遍化的艺术欣赏渠道,以促进受众提高审美自信,注重自身审美体验。

[1]杜卫.美学,还是社会学:从《美学与艺术社会学》谈起[J].外国文学评论,1995(3).

[2]周晓虹.中产阶层与趣味区隔[J].新浪读书,2005.

[3]刘飞.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与布迪厄之比较[J].消费经济,2005(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布迪厄区隔阶级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日常变奏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趣味区隔功能的流变
“反思社会学”,还是“反身社会学”
网络“晒跑”的生成逻辑及其后果:消费、身体与区隔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