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恒 潘 杰
务工子女袖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淄博市张店区新华学校为例
■邹 恒 潘 杰
淄博市张店区新华学校是进城务工子女定点学校之一,占地8.3亩,务工子女占在校生总数的90.8%。作为一所从企业剥离出来的、有着62年历史的“袖珍”学校,这几年,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分三大步、从三个方面整体架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实现了由低端到高端的飞跃。
目前,新华学校有10个班,在校生415人。由于办学体制的历史原因,底子薄、校舍陈旧,前几年,学校数字化环境几乎为零。近3年,学校数字化硬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争取资金65万多元,建起了标准化学生微机室,购买了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等数字终端115套,仅2015年就建设了数字管理应用平台、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无线wifi全覆盖、360云盘资源等,广泛应用于学校管理、师生教与学、家校联系等方面。学校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教学现代化和管理数字化。
(一)“技术+课堂”,让教学更有效
学校的数字化常态课堂,以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音箱等硬件为保障。技术支持下的有效课堂更多彩。
现在,教师100%掌握“微课”制作技术并能恰当使用。如,美术课演示剪纸,音乐课演示口风琴扩指法、缩指法技能,科学课演示“水的表面张力”如何使用滴管,等等。另外,晨读电子书(学期初,各年级统一将每周晨读内容提前制作成PPT,这样能够降低成本、便于组织、提高质量)、午写指导视频(书法家进课堂,可边讲解、边演示、边组织训练,学生很投入地学)、电子棋堂(国际跳棋、国际象棋社团活动,教师借助多媒体集中讲解、演示,很直观、清楚);低年级语文绘本阅读、“影视影评”学生社团、“两史”课、网上普法教育等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学校努力增强师生的数字课堂意识,提高微机室使用率,组织中、高年级轮流到微机室学习、生活1周(信息技术课除外),实现学生与电脑零距离接触。目前,学生运用技术改变学习方式的意识,信息检索、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明显增强。
(二)“技术+家庭作业”,让作业有意思
课堂教学离不开技术支持,课下运用技术也有诸多欣喜。基于学校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0.8%,95%的农民工家长是中小学文化、以体力劳动为主、干活儿时间长、无暇顾及子女的实际,学校借助QQ,探索出了多种新颖形式。
针对务工子女口语表达能力不足问题,10位语文教师、3位英语老师,实施语文朗读、英语认读QQ录音教学。第一步,学生在家通过手机或电脑将每课所学课文和单词进行朗读录音;第二步,上传到班级QQ群里共享;第三步,由班级8名学生+任课教师担任评委,予以评价。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自主评价,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比着学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不甘落后,有的在录音之前都已经练习了好多遍。
另外,学校建立了“一起作业网”。数学、英语学科组织学生在家登录该网学习,深受孩子喜欢,深得家长支持。据统计,目前全校共有257名学生加入了该网,占在校生总数的61.7%,使用率在不断提高。
(三)“技术+家校沟通”,让家长看得见
1.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每天1推送,截至4月底,学校累计推送微信186条,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教师推送学校的新闻动态、学生活动、教育方法、育子经验等资讯,力求碎片式、不间断推送,以引领大家每天了解一点、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学校微信搭建起了家校共同成长的联合体,形成了教育合力。
2.校园QQ电视台。虽然设施相对简陋,做不到现场直播,但可以每月录播一期,推送到班级、家长群,校园新闻、美德故事、学习妙招、创新发明都是孩子、家长爱听、爱看的。面对摄像机、话筒,那些上镜的播音员、主持人特自豪。
3.QQ视频家长会。学校没有大型会议场地,因此组织全校性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就借助QQ视频进行直播。
(四)“技术+研训”,让教师素养大提升
1.信息化成为周大教研必备。每周一,主备人利用“飞鸽传书”平台向组内成员发送预设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课等,组员进行网上二次修改。每周二下午,周大教研时间齐聚备课室,借助触摸一体机,主备人说课,大家共同研讨,形成三次修改稿。在本周的下半周,主备人上课,组内听评课,学校录课。在新华学校,周大教研是一种深度对话,依靠技术实现了每周一循环,每周一展示,人人都亮相,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2.开展特色应用竞赛活动。在队伍提升方面,我们力求学用结合、理念先行,重点从丰富教师的技术理念入手。科研室先后组织学习了《互联网思维的九个精髓》、《翻转的不仅是课堂,还有理念》、《新技术来袭,未来课堂什么样》、《课堂转型转向何方的三个新路标》等技术前沿文章。同时开展了特色应用竞赛活动。比如,实施“五个1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参与1个小课题研究,撰写1篇小论文,出示1节技术整合课,制作1个微课,编辑1个数字故事。再如,学校的“向善向上”杯团队赛课、“说作评”系列竞赛等大型活动,以技术为支持都是比赛最基本的要求。
目前,学校建立的管理服务平台包括学校门户网站、“蠡风”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学校微信公众平台、“飞鸽传书”信息沟通平台、“谦锐”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平台,及安全监控、财务、资产、校舍等专用平台等。
(一)“指尖上的QQ直播”,常规管理更灵动
基于数字技术,把管理人员的智能手机终端打造成移动的、现场直播式办公平台,学校依托“新华乐园”QQ群,建设图、文、视频并茂、互动直播基地。如,邹校长值班时抓拍学生弯腰捡拾落叶一幕,即刻发送到QQ群,以表扬学生;尹书记看到五年级二班讲台地板压条损坏,拍照后发送到QQ群报修;孙主席把各班“小老师”有效组织晨读予以直播,对卫生打扫不彻底的班级予以提醒……
(二)“截取的视频案例”,安全教育更有效
学校的安防监控系统可同时显现32个实时影像界面,监控点达35个,密布的电子眼遍布8.3亩校园角落。其功能不仅仅在安防,还在于课程案例开发。学校安全办公室截取视频中因违纪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少先队截取“捡拾垃圾好榜样”和“随意丢糖纸”等行为,生成身边的课程案例资源,在周队会课、安全课对学生进行身边案例视频式专题教育。当看到自己在操场上突然奔跑撞到同学的视频后,当事人马栋皓说:“老师,以后我可不这样做了,太危险了。”学校大队部樊老师说,这种教育管理比单纯反复说教更有效,孩子看得特认真。
(三)“蠡风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校园办公更便捷
截至目前,发布校内通知675条,教师随笔572篇(人均19篇),管理人员值班日志75篇,学校周计划42篇,总务维修35次,电教维修25次……“综合探究室的投影机打不开”——这是朱老师在“电教保修”平台发出的申请,20分钟后,该项“维修状态”显示“处理完毕”。朱老师对总务受理人员的及时高效服务,予以最高评价:点赞“红花”一朵。
近三年,张店区新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字化把世界带进教室,8.3亩袖珍校园为务工子女的成长搭建起广阔的平台,处处充满生机,彰显活力!教师在技术运用上下功夫,探索出适合学校的数字运用模式,形成了数字技术运用品牌。
(一)“QQ对联晚七点”
截至4月底,五(2)班师生在班级QQ群中创编对联13528副、264586字,积累过程性资料802066字,师生同乐在其中。该活动被4月11日的《山东教育报》头版头条介绍。
(二)“蠡风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之教师随笔”
该平台在常态下晾晒、分享教师随笔,提升了教师的反思能力、科研能力。2015年12月30日,学校申报的课题“提高务工子女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被省教科院立项。这在学校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三)“指尖上的QQ直播管理”
实现了学校常规管理现场直播,学校管理日趋规范。2016年4月25日,学校赢得“淄博市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达标展示活动首批达标展示学校”称号。
(四)“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坚持每天一推送,发现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积聚学校正能量,学校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带动学校发展现代化,为学生的成长插上了翅膀。2015年12月29日,学校顺利通过市验收,被评为“淄博市第五批数字化校园”。“数字新华”多通道、接地气、便捷化,为发展插上了跨越时空的翅膀。在技术支持下,近两年,教师参加区优质课比赛100%获奖。其中,语文、数学、信息等学科4名教师获得一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2015年,在区新学期教师备课会上,有2人次在会上说课或担任主讲。2014年,有2节“一师一优课”荣获淄博市市级优课。
行走在数字化校园中,务工子女的信息化素养大幅提升:学生借助班级的数字体验区查找相关资料成为自觉,乐于参加“道听图说”摄影配成语、配对联“秀”,会电子绘画、制作手抄报;“小老师”还能借助电子白板组织晨读,借助自播视频组织室内大课间,自制PPT课件上课,能调控校园铃声、音响等。调查问卷显示,2015年,广大家长对“家校联系”满意率为93.23%,对“教学质量”满意率为97.74%,对“服务质量”满意率为96.99%,对“办学条件”满意率为93.23%,对“班主任工作”满意率为99.25%。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下一步,学校将开发3D打印课程,升级改造多功能教室,全部班级安装触摸一体机,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开展创客学习等。我们将努力打造一个教师、学生、家庭、社会都参与的无边界“数字化校园”,又好又快地提高办学水平。
淄博市张店区新华学校,山东淄博 255000)
(责任编辑:孙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