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鹿心社
省长鹿心社(左二)在吉安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扶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扶贫工作规律,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从发展阶段来看,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到加快脱贫致富的阶段。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减贫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实施了一大批扶贫工程和扶贫项目,我国有6亿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扶贫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
从发展时期来看,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通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剩余的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十三五”时期是扶贫工作的攻坚期。
从发展区域来看,革命老区仍然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江西是革命老区,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14年,全省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5%。贫困地区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影响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既有富民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有防灾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是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长期慢性病、大病人员和残疾人占31%。加快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理论,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推进精准扶贫,前提是思维认知精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找准工作定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式、分散式、单一式向集约化、精准化、整体化转变,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
推进精准扶贫,基础是对象识别精准。扶贫不是普惠性社会福利,而是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的重大举措,必须做到精准识别、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 “真扶贫、扶真贫”,把握贫困动态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只有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真正摸清贫困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定点“滴灌”打下基础,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必须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因素等情况,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对象集中,使“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扶持和帮助。
会昌县西江镇湾星村大棚水果基地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是帮扶措施精准。推进精准扶贫,要瞄准目标人群,找准致贫症结,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根据贫困的类型和原因、发展的资源和条件,科学制定扶贫开发方案,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注重整体联动,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着重解决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又要突出扶贫重点,加强对特困户的点对点帮扶,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扶贫措施”,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获得感、得到真实惠。
推进精准扶贫,重点是项目安排精准。项目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如果把扶贫作为“形象工程”,实施一些华而不实的扶贫项目,势必会产生巨额的“扶贫债务”,留下扶贫“后遗症”。在扶贫项目策划时,要多到贫困地区了解民意,倾听贫困群众心声,真正把贫困地区迫切需要、贫困群众热切期盼的项目纳入扶贫范围,让扶贫项目成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的动力之源、致富之源。
推进精准扶贫,保障是考核管理精准。考核既是“风向标”,也是“指挥棒”。精准的扶贫考评体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扶贫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我们实施精准考核评估,必须充分运用统计监测、扶贫信息数据系统,着重突出扶贫成效,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建立健全精准扶贫考核问效机制。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辩证分析贫困地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当前工作和长远影响,把工作重点和各类资源放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上,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江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争到2018年,通过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最低保障标准等措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进小康。
金溪县琅琚镇厚山村贫困户养羊致富
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支持贫困地区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富民产业。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建立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坚持“以企带村、以村带社、以大户带贫困户”,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营收入。加强贫困人口致富技能培训,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
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教育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保障扶贫。强化对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农户的重点保障,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开展大病医疗商业保险,构筑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降低因病致贫风险。落实教育救助政策,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支持贫困户子女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对遭遇突发事故、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或个人,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解决生活难题,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统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扶贫对象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实施精准改善条件扶贫。有序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对交通偏远、不宜居住的贫困村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科学制定搬迁计划,按照整体搬出、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等多种模式实施移民搬迁。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培育产业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致富有门路。对无需搬迁但基础条件较差的贫困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村庄整治,优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农村公路和农村电网,提高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就业救助、社会管理等政策体系及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原载《求是》2015年第24期)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