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水产养殖病害特点及分析

2016-03-01 16:34张爱华
河北渔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特点对策

张爱华

摘 要:汇总沧州市近10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果,对沧州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沧州地区水质特点,归纳了本市的多发病、易发病及发病特点、发病原因,探讨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并提出了今后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特点;原因;对策

从2001年起,沧州市根据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沧州的实际情况,开始实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通过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可以早发现、早防治,避免或减少了养殖用药,降低病害损失,增加经济效益,为保证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撑[1]。通过对近10年的水产养殖病害结果的分析,总结沧州市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对以后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开展很有意义。

1 测报方法

沧州市根据要求设立测报县,每个县设立3个以上测报点,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发生情况在每年4-10月份进行监测[2]。2005-2014年近10年间测报点数量、测报面积和测报品种逐年增加,测报点由2005年的10个增加到28个,测报面积由2005年的1 200 hm2增至1 932.93 hm2,测报品种从8个增加至15个,积累测报数据1 400多个。目前对沧州市的任丘、献县、黄骅、海兴、中捷、南大港管理区的28个监测点进行测报,涵盖主要养殖品种与模式,测报面积达到本辖区总养殖面积的10%以上。历年沧州市病害测报情况详见表1。

2 结果

经对2005-2014年沧州市水产养殖品种发病情况归纳汇总如表2-表4所示。

3 结果分析

3.1 发病种类特点

由表2看出,从2005年至今,病害以生物源性疾病为主,主要是细菌病、寄生虫病、病毒病最多.其中,细菌病累计发生6种,累计发病次数240次;寄生虫累计发生5种,累计发病次数170次;发生病毒病4种,发病次数累计150次,发病频率分别为33%、23%、21%,见图1。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养殖品种会同时发生多种病害,比如草鱼的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在养殖中同时出现,又称为“草鱼三病”;南美白对虾发生病害时白斑病和红体病的病症同时出现等。近年来,不明病因的病害时有发生,分析可能与养殖水质环境恶化和养殖品种的种质退化等因素有关。例如:三疣梭子蟹的牙膏蟹,又称“乳化病”,在2012年该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损失量占54.66%。为此我们对牙膏蟹进行了专项调查,该病已经成为池塘梭子蟹养殖中最突出的病害,发病率高达10%~30%,发病情况日趋严重。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8月份暴发,经济损失分别为56.66万元和5.50万元。

3.2 发病品种特点

从见表3来看,发病种类以甲壳类居多,沧州市养殖甲壳类多为海水养殖品种,主要发病品种有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南美白对虾,平均发病率为20.63%。其次是鱼类,发病鱼类主要为淡水鱼,发病品种包括草鱼、鲤鱼、罗非鱼、白鲢、鲫鱼等,海水鱼类的大菱鲆和梭鱼也有发病,平均发病率为11.90%。在发病鱼类中以淡水养殖的草鱼和鲤鱼最易发病,是病害防治的主要对象。见图1。

3.3 发病时间

从表4可看出,发病主要集中在5-8月份,6、7、8月份最高,占全年的77.1%。如图3所示,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上升,病害种类也随着增加。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高温时节,病原生物大量繁殖;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旺盛,从而导致投饵过多,排泄物增多;季节不同,天气多变,水质环境恶化等也易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增加。这与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一般规律相符合。

4 原因分析

4.1 养殖水环境

水产养殖品种繁多,病害种类也多种多样,不同病害发生规律不同。研究表明,水产养殖病害主要与温度、水质、原生动物群落参数、气候变化、寄生虫感染强度等几个因子密切相关。沧州地区属盐碱地,养殖水体大部分属于盐碱水。(盐碱水:属于咸水范畴,主要是指低洼盐碱地渗透水和地下浅表水。)其特征为水质中主要离子不具恒定性,水化学组成复杂多样。沧州水质具有以下特点:pH普遍较高,最高可达9.0以上;盐度高,盐度一般在25‰以上,最高可达30‰以上;碱度大,碱度值多为10 mmol/L左右,最高超过50 mmol/L。

由于三毛金藻的生活习性,且主要流行于内陆盐碱地半咸水池塘及淡水水域,因此,在沧州地区三毛金藻中毒病在每年的春季、秋季、冬季易发生。2010年白鲢4月份发生,发病率0.12%,死亡率0.01%,造成经济损失0.1万元。

4.2 养殖结构单一新品种覆盖率低

沧州市的海水养殖一直是南美白对虾单养和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混养两种模式,淡水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养殖品种比较单一,养殖生产上需要生长快、品质优、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4.3 部分养殖品种种质退化

目前苗种繁殖出现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养殖品种出现了亲本种质退化现象,使得一些养殖品种对水产养殖病害的抵抗能力下降,病害的发病率自然会提高。

4.4 病害防治意识不强,防治条件差

首先是病害防治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养殖户等到病害发生以后才实施防治;其次病害防治条件差,多数停留在眼观手摸的直观诊断阶段,能够进行实验室诊断的极少。

5 防治对策

5.1 开展防疫检疫,提高苗种质量

开展防检疫工作,可以阻止水产病害发生和蔓延,是一项关键性措施。养殖单位应从良种场或规范的苗种繁殖厂家引进优质健壮的苗种,并在放养前对苗种进行消毒和免疫,从源头上杜绝病原的传播。

5.2 培育名特优养殖新品种,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培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增加水产品产量,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例如,沧州市近两年正在推广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就属于新培育出的养殖品种。它们具有生长快、体型好、出肉率高、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

5.3 弄清发病原因,加强基础性研究

要做好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工作,就要对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原因,发病病原及发病规律进行进一步地研究,探索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做到及时诊断、对症下药,及时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害,减少经济损失。

5.4 推广健康养殖模式

通过对养殖环境的优化、科学投喂、调控水质,推广设施养殖并实行标准化管理等来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对病害的抵抗力,抑制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消除病原的传播途径,达到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预防。

6 今后研究方向

6.1 提高检测技术和诊断水平

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在发病初期,发病症状不明显,很难判断疾病种类,对于病害的防治不利。因此要提高对病害病原的检测技术,加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水产养殖病害能早诊断、早防治,从而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6.2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目前,我国对草鱼出血病和海水鱼弧菌病的疫苗已经有了研究,但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今后需要加强疫苗的研究工作,本着“以防为主”的方针,开发研制针对不同水产养殖病害的疫苗,服务广大养殖户,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提高初级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6.3 通过网络远程诊断病害,实现渔业信息化

目前,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以下简称鱼病网)已开通。该网站面向基层养殖户和水产技术人员,提供了技术咨询和病害的辅助诊断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水生动物病害损失,促进了渔民增收。将“水生动物疾病远程会诊系统”应用于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体系之中,通过系统辅助诊断,提供药物使用参考,能够达到规范用药的目的,同时可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 孔蕾,郑天伦,张晓辉.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重要性[J] .科学养鱼,2005(6):59

[2]申红旗,邵铁凡,李同庆,等.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浅析[J] .河北渔业,2005(5):38-39

(收稿日期:2015-03-20)

猜你喜欢
特点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