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好达治
作者简介
三好达治(1900年8月-1964年4月),日本著名诗人、随笔作家。
三好达治自幼身体虚弱,常常因病无法上学,但他酷爱文学,一有空闲便会躲进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高山樗牛、夏目漱石、德富芦花等人的作品,进入初中后更是迷上了俳句,经常用自己辛苦积攒的零花钱购买诗歌杂志《杜鹃》。
在第三高中(京都大学前身)学习期间,三好达治对尼采和屠格涅夫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丸山薰的影响下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
第三高中毕业后,三好达治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文学部法文科学习。在此,他先后认识了小说家梶井基次郎、诗人荻原朔太郎等人,并参与创办了诗歌杂志《诗与诗论》。此外,三好达治还翻译了夏尔·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并于1930年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处女作—《测量船》。
后来,三好达治相继创作了《南窗集》(1932年)、《山果集》(1935年)、《朝菜集》(1943年)、《故乡之花》(1946年)、《日光月光集》(1947年)等数十部诗集。1953年,三好达治获日本“艺术院奖”,1963年获“读卖文学奖”,是现代日本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
繁樱花落舞纷纷,
飘飘洒洒向玉人。
朱唇,
玉人,
款行,
木屐声声,
轻回碧空。
明眸时顾盼,
满目飞花三月天。
消遣春光,
穿行禅院。
盎然绿意,
浸润片片禅房净瓦,
大殿廊檐,
纤纤风铃孤寂垂漫。
吾身孑然,
踏碎石径孤影一片。
作品赏析
“禅院石径”是三好达治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读书时的早期作品,收录于他的第一部诗集《测量船》。诗歌意境深远,表达隽永,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常被编入日本的国语教材之中,广为传诵,是日本现代自由体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本诗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静”、“寂”二字。
在呈现“静”的时候,作者充分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用“玉人”“穿行禅院”的“动”以及“木屐”之“声”很好地衬托出了禅院的静。
“玉人”初进读者视野时,烂漫的樱花飘飘洒洒,花瓣、玉人、朱唇,亦梦亦幻,唯美已极。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美艳的画面完全悄无声息,这种描写首先奠定了整首诗歌“静”的基调。
对“静”的刻画并没有到此为止,三好达治深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道理,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他巧妙运用了“玉人款行”的木屐之声,进一步强化了静谧的意境。
当“玉人”继续“穿行”,走过禅院,最终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的时候,艳丽的樱花也随之而去,这时留在读者视野中的景象变成了盎然的“绿”。如果说粉红美艳的樱花以及楚楚动人的玉人象征着温暖和热情的话,那么“绿”让人感到的恐怕就是清冷和落寞了。因此,“绿”字十分关键,它是整篇诗歌从“静”转向“寂”的分水岭。
在用“绿”引出“寂”之后,作者紧紧抓住这一意象并不断加以强化。在用“纤纤风铃孤寂垂漫”明确点出“寂”字之后,“吾身孑然”增加了“寂”的强度,最后用“踏碎石径孤影一片”将“寂”推向高潮,并戛然而止,将“寂”固化在了顶点,令人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