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胜 ,颜雨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 合肥 23002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张仕胜 ,颜雨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安徽 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及其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影像资料,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选择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将普通CT与螺旋CT三维重建片对术前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对髁状突是否骨折的检测符合率结果表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对髁状突骨折伴移位检测符合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应常规采用。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
颌面部骨折是颌面部创伤的最常见并发症,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颌面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1]。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常见发生部位,文献表明:髁状突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1%~49%[2]。临床上X线平片与普通CT扫描检查是辅助医生诊察骨折情况的重要手段。普通CT对平行于扫描平面的骨折以及严重的粉碎性骨折的显示效果不佳[3]。近年来,随着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借助于计算机对螺旋CT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处理及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向及移位情况[4]。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对56例临床初诊髁状突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且三维重建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口腔髁状突骨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入院的髁状突骨折患者中,选择曲面断层片及CT难以确定髁状突骨折移位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3~75岁,平均35.6岁。患者术前及术后行常规CT检查及螺旋CT三维重建。
1.2影像学检查设备与扫描参数全部患者均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扫描,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方式,扫描范围为眶下缘至下颌骨下缘,120 KV,350 mA,螺距1.375,扫描层厚5 mm,常规扫描,然后应用Volume Rending软件将原始图像重建层厚0.625 mm,间隔0.625 mm图像,将重建的薄层数据图像,传至后台工作站,运用多平面成像技术(multiple 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选择部位进行适当旋转切割,除去异物及多余部分,显示患者骨折部位及相关形态结构。
1.3治疗方法髁状突骨折无明显移位及儿童患者多采用颌间固定和牵引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髁状突骨折明显伴骨折断端移位,常视情况行髁状突断端摘除或骨折内固定术,手术通常选取耳屏前切口,术后一周常规行牵引钉牵引,以维持稳定的咬合关系,并辅以抗炎止血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
1.4统计学方法患者CT平片与三维CT重建图像,由放射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各一名对其进行影像学诊断,将诊断后结果进行统计,并与术中诊断进行对比。诊断计算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髁状突骨折患者56例,其中髁状突骨折伴断端明显移位(骨折片重叠错位>5 mm或移位成角>30°)需要手术者 51例。而采用普通CT扫描诊断髁状突骨折患者数目为55 例,其中髁状突骨折伴断端明显移位需要手术者43例。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扫描对是否骨折的判定结果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表1),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扫描对髁状突骨折伴移位需要手术的判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表1 常规CT扫描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状突
表2 常规CT扫描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状突骨折手术
典型病例:患者××,男,19岁,系因不慎跌倒,至颏部挫裂伤,疼痛伴张口困难入院,病程中患者神智,精神,饮食睡眠均佳,二便正常。入院检查:颌面部外形不对称,右侧颌面部稍肿胀,右侧髁突活动较弱,颏部相应颌骨区压痛阳性,扪及骨折台阶感,张口度约1.5 cm,张口型基本正常,咬合关系紊乱(图1,2)。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右髁状突+颏部骨折内固定术+右面神经解剖术,手术解剖显露右侧颞颌关节区,骨折线位于髁状突颈部,髁状突内侧断端向前下移位,按解剖复位髁突断端,以两枚小型钛板固定断端,一枚小型钛板内固定颏部骨折。术后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右侧髁状突骨折愈合良好,形态正常,见图3。
图1CT矢状位扫描示右侧髁突骨折骨折线及移位方式不明
图2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立体显示右侧髁突骨折情况
图3术后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右侧髁状突骨折愈合良好,形态正常
3讨论
颌面骨结构复杂,形态多样,面颅形成颌面部轮廓并参与口、鼻和眼眶构成。颌面部外伤常会引发颌面部多部位、多形态骨折[5]。准确诊断是治疗前提,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依骨折部位分为三类:高位骨折又称作囊内骨折,中位骨折即骨折部位发生在髁状突颈部的骨折,低位骨折发生于髁状突基底部的骨折。下颌骨髁状突发生骨折时,由于翼外肌的牵拉作用,髁状突骨折断端常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文献认为发生高位骨折时,绝大多数骨折片会在翼外肌的作用下向前内下方向移位[6]。
髁状突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儿童髁状突骨折患者,治疗方案主要考虑为保守治疗,错位的髁状突断端可以被吸收改建[7]。成年患者颌面部发育已经完成,髁状突骨的改建能力降低,考虑髁状突摘除术或复位内固定术。髁状突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是:髁状突骨折断端发生了严重的移位,骨折断端成角移位大于30°,下颌支高度缩短(骨折片移位重叠程度)大于5 mm,此类患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8]。关于髁状突骨折摘除术,林燕[9]等学者认为下列情况,可视为髁状突摘除术的适应证:成年人患者骨折,咬合关系紊乱,合并下颌骨骨折无法行牵引复位;骨折部位在髁状突颈部以上并且成粉碎性骨折,伴有骨折块明显移位,口腔内存留牙有稳定的尖窝关系。
CT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检查颌骨外伤时骨折情况,锥形束CT(CBCT),螺旋CT三维重建,代表着近年来CT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将颌面影像信息由二维图像转变为三维信息图像,为颌面外科医生制定手术计划以及评估相关手术风险提供了依据[10]。螺旋CT三维重建,是将螺旋CT技术与计算机图形重建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可以对图像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具有显示内部深层结构的功能[11]。直观地了解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线断端的移位程度、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而言,显得格外重要。X线检查显示的是颌骨平面重叠的影像,而常规CT扫描检查,包括横断位与冠状位的图像,均不能立体、清晰直观地显示患者骨折的实际情况。临床工作中,常规CT扫描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把握病情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方面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本研究资料中,全部56例病人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均准确的显示了患者髁状突骨折的情况。这在对于髁状突骨折的判定中,常规CT扫描与螺旋CT三维重建的差异,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于髁状突骨折分类情况的判定中,包括髁状突骨折断端的移位的程度﹑移位的成角方向选择是否手术与采用何种手术进路时,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扫描的诊断符合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该研究56例经螺旋CT三维重建,真实显示了髁状突骨折情况,立体显示了骨块移位程度,对于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骨折的分型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医师可以精确地设计最佳切口,指导术中显露骨折部位,也避免了因对骨折信息了解不足而进行的大范围分离、显露的过程,将手术创伤和风险降至最低,减少术后面部畸形和瘢痕形成[12-13]。医生还可结合髁状突骨折患者的年龄与外伤程度,制定适于患者的精准的医疗方案,达到满意的整复效果,令患者、术者满意。同时也给一些司法判定提供了技术支持[14]。
参考文献:
[1]孙明磊,王海斌,刘杰,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复杂骨折诊治中的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793-795.
[2]Chen MJ, Yang C, He DM, et al.Soft tissue reduction during open treatment of intracapsular 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ur institution’s experience[J].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0, 68(9):2189-2195.
[3]许会民.多层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7:3153-3154.
[4]李文革.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复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1):79-80.
[5]陈飞.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颌面骨骨折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28) :64-66 .
[6]郭松松,杜一飞,戈杰,等.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探讨[J].口腔医学,2015,35(3):187-191.
[7]Bahar TE, Aysun D, Burak CA, et al.Conservative approach to uni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 in a growing patient: a 2.5-year follow up[J].The Open Dentistry Journal,2012,6:1-4 .
[8]龚忠诚,克热木·阿巴斯,凌彬,等.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1):58-60.
[9]林燕,程喆,占适龙,等.髁突摘除术治疗粉碎性髁突骨折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5):591-595.
[10] 胡沈辰,颜雨春.锥形束CT在颌骨囊性病变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7):1329-1331.
通信作者:颜雨春,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颌面创伤及肿瘤,E-mail:99yyc@sina.cn
作者简介:张仕胜,男,硕士研究生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