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时代政务舆情应如何引导

2016-03-01 22:41:1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政务舆情网民

刘 斌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 西安 710061)

浅谈互联网时代政务舆情应如何引导

刘斌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 西安71006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发展,使中国的网民数量大增。网民的交流工具从电脑转向手机,越来越活跃的网络舆情加大了我国舆论宣传和管理工作的难度,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对舆情进行良性引导,成为政府工作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挑战。本文在了解政务舆情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政务舆情工作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引导政务舆情的措施,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打造服务型政府。

互联网时代;政务舆情;引导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发展,使中国的网民数量大增,网民的交流工具从电脑转向手机,越来越活跃的网络舆情加大了我国舆论宣传和管理工作的难度,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对舆情进行良性引导,成为政府工作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政务舆情的新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人们参政议政的渠道和途径,促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网络舆情作为这个时代的新生宠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广泛性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了解自己想要获得的新闻信息。在上下班途中,在家中休息的时候,甚至外出到其他地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电脑关注时事、关注新闻,并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网络舆情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许多热门新闻以及存在争议性的话题,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迅速被转载和传播,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显然,互联网时代的舆情具有广泛性。

(二)隐蔽性

网络的发展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人们注册微博、微信账号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我们没有核实个人信息,也没有进行实名制认证,所以网络上对热门话题的讨论基本都是匿名形式的,存在隐蔽性强的特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众多,涉及各方面内容,真假难辨,并且有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恶意传播虚假消息,引起社会恐慌,故意激起社会矛盾。目前,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对这种不法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够,再加之受技术的限制,很多时候无法查出不法分子的真实身份,更无法对其进行处罚。不言而喻,政务舆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三)时效性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热点问题,会以惊人的速度扩散传播,引起社会各界的讨论,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提升人们对整个事件的关注度,甚至推动整个事件的发展,改变其走向。如果,政府不及时作出相应的回复,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事实上,由于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过快,政府相关部门往往来不及反应,最终处于被动局面。由此可见,政务舆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四)多样性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电子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无线网络也不甘落后,迅速普及。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加之互联网,使得政务舆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传播和讨论。新媒体的出现和进步,改变了政务舆情的传统模式,使政务舆情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二、互联网时代政务舆情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日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成为普通群众进行政治参与、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互联网加剧了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对政务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舆论引导难度加大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并且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和意见,造成网络言论真假难辨。尤其是非理性的、片面的网络舆论,会误导民众的价值观,扰乱公共话语体系,进而影响民心,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商业网站为了提高点击浏览率,获取利润,时常会发布一些未经核实的虚假消息,恶意误导舆论,导致舆论环境日趋复杂,增加了舆情引导工作的难度,加剧了监管难度。

(二)政府的社会公信度下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当人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无法找到合法途径解决时,就会导致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部分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反馈速度相对滞后,没有与网民进行交流沟通;部分平台在与网民互动时,以官腔官调来敷衍网民,严重缺乏亲和力,无形之中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在应对突发应急性问题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没有及时承担责任。这些做法直接加剧了民众对政府的怀疑和不信任,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部分领导对政务舆情工作不够重视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为人民行使权力、参政议政、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成为沟通交流、献言献策的重要工具,成为政府获取民意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对政务舆情工作认知不足,没有认识到网络舆情对政治民主的重要性,对网络突发事件表现出敷衍作风,导致政务舆情工作体制低效、僵化,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三、互联网时代政务舆情的引导措施

不言而喻,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政务舆情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互联网的发展给政务舆情工作带来的挑战,我们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引导政务舆情工作的开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建立常态化舆情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尽早出台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法可依。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加大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造谣者的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外,相关部门需要在政务公开平台中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宣传,建立常态化的舆情监管机制。

(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社会公信度

完善政务公开、互动的平台,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开通完善信访、利益诉求的渠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公民的问题进行互动回复,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加强对政务舆情工作的监测力度,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及时发布事件的进展程度,协调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增强社会公信度。

(三)提升工作人员认知,转变工作态度

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活动,从领导开始,提升工作人员对政务舆情工作的认知,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用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群众在网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合理诉求。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培养专业型人才,进行科学引导

我国网民人数众多,他们对事件的认知较容易出现偏差,并且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主流力量。因此,通过在专业领域培养专业型权威性人才,并使其在特定的领域发挥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帮助网民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判断力。同时,也培养一支有公信力的政府专业人才队伍,对网站的评论、网友的意见进行及时、专业、合法合理的回复,对网民的舆论进行科学引导。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时代下的政务舆情工作越发重要,政务舆情工作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应积极面对挑战。本文在了解政务舆情工作现状与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政务舆情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舆论引导难度加大,政府的社会公信度下降,部分领导对政务舆情工作不够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笔者提出了引导政务舆情的措施,如建立常态化舆情监管机制,提高工作能力,增强社会公信度,提升工作人员认知,转变工作态度,培养专业型人才,进行科学引导,最终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打造服务型政府。

[1] 李明德,张宏邦,蒙胜军.政务微博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基于陕西省三市八区(县)的受众调查分析[J].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3):104-110.

[2] 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52-60.

[3] 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58-66.

[4] 张英军,贾岳.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实质性融合发展[J].中国记者,2014(7):18-20.

[5] 刘婵君,李明德.社会化媒体与政治生态研究谱系:内涵诠释、现实表征与关系构想[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95-101.

[6] 喻国明,杨晓燕.目标设定的兼容与资源配置的优化——试论舆论引导的选择性操作[J].青年记者,1997(6):7-10.

G206

A

1674-8883(2016)12-0234-01

猜你喜欢
政务舆情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1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0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4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2:5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