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藏学校建构“发现型课堂”的一点思考

2016-03-01 23:11:41王振宇
西藏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构深度思维

◆王振宇



对西藏学校建构“发现型课堂”的一点思考

◆王振宇

发现型课堂是指体现“发现教育”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素质的学生主体性课堂。发现型课堂从聚焦学生学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思考,能充分调动藏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意识,改变藏族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如自主上的缺失性、思维上的主观性、习惯上的拖沓性、意志上的薄弱性等。

建构发现型课堂,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能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建构发现型课堂,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理性思考。

第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应当有趣味性和问题情境性,要尽量让学生多实践、操作,多质疑、讨论,多感受、体验,要多给学生留白,容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犯错误。其次,要给学生成功感。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或作业要体现分层,让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回答出问题或做对作业,每堂课上教师要保证后进生都有回答问题或解答作业的机会。

第二、培养学生直觉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每堂课要根据具体学习内容,放手让学生勇敢提问,大胆猜测,适时教给学生抓住问题的方法、学会分析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其次,鼓励学生预判。教师可以运用原型启发、利用对比、使用对称、利用给定条件、解决方法形象化等方法教会学生预判。

第三、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与分析。教师在备课本上要标注所设计的深度思维问题,确保每一节课不少于一个深度思维问题,对于深度思维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耐心等候。每一个深度思维问题尽可能让几个学生自主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每堂课都要渗透相关的理解问题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评价与创新。每堂课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训练,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同伴相互评价。教师要教会学生评价方法,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思路去思考。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决性。新授课前,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学生预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重点内容。课堂上,教师必须安排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环节或者学生交流预习体会的环节。每节课要尽可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呈现多种类型,避免单一,教师要及时与各组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动,掌握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其次,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倾向,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掌握规范表达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于自己智能倾向的个性化表达方式,表现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首先,学会总结。教师每堂课要留出一定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如小组合作、个体独立思考等)引导学生多元化地回顾与总结学习内容,并采用网状图(知识树)、表格、箭头图、概要图、图表、文字提纲等方法把学习内容结构化。其次,从元认知角度进行反思。教师每堂课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所包含的因素或环节进行反思,如学习动机是否明确、预习是否抓住了重点、理解是否提出了问题、学习中所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学习方法是否适当等等。另外,针对学习优秀和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分别准备提升方案,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分析或撰写学习日记。

当然,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策略或理念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教学效果,都是以牺牲其他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为代价的。[1]建构发现型课堂,只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思考,不是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立足西藏藏族学生的具体学情,倾注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样的课堂才是最适用的灵动而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M].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原工作单位)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援藏单位)

责任编辑:吝建平

猜你喜欢
建构深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