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导演应具备的素质

2016-03-01 22:41:11吴欣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编导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吴欣宇

(杭州电视台 影视频道,浙江 杭州 310014)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导演应具备的素质

吴欣宇

(杭州电视台 影视频道,浙江 杭州31001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手机、博客、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发展,不仅冲击着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与此同时,也要求电视节目编导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思考,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激烈竞争的媒体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的素质进行研究,以便为我国的电视编导人员提供努力的方向。

新媒体;电视编导;素质

一、引言

作为电视事业的一种特殊职业,电视编导的工作贯穿于文艺节目的构思到直播的全过程,并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承担着直接的责任。电视编导主要采用现代电视技术中诸多的表现手法,将节目策划人与撰稿人在文学台本内容中深邃的思想、精美的构思、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进行设计加工,并将其转换为大众可见的荧屏艺术形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我国媒体日益多样化,多种媒介不断融合,对电视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视逐渐丧失主导地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赋予了视频节目另一种传播途径,导致电视收看的环境也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家庭电视,电视观众也改变了原先的被动和单一的局面,并向主动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对此,电视编导人员应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动态,以编导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电视节目,从而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对此,有必要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导演应具备的素质进行研究,为电视传播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二、新媒体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媒体是一种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这种媒介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有效拉近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受众主导型

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相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充当信息的发布者,通过多种信息,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自媒体”。新媒体通过对观众进行细分,满足观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进一步根据其个性化的特点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摆脱了传统媒体中受众被动接收内容的局面。

(二)多元化

新媒体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多元化,包括网络论坛、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传播平台,使其不受实体存储空间限制。

(三)交互性强

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广播信息可以做到实时发布,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掌握的信息趋向平等,也使二者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受众不再只是片面地接收某家媒体的“一面之词”,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互动发声,影响信息传播者。

三、新媒体对电视业的影响

(一)技术的革新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传媒需要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是一个技术和产业融合的系统工程。网络知识技能的更新和网络科学技术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专业化的技术维护、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以及广播电视传媒数据库的不断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经营理念的改变和节目内容的创新

随着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众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形势要求,广播电视业需要努力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丰富服务功能,创新业务形态。另外行业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努力完善节目生产体制,使得新媒体环境更能有效促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

(三)传播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具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这种弹性与包容性的、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只有通过产业融合、技术改进、业务开拓和服务创新,才可以符合新媒体个性化、互动性、双向性的传播特征。

四、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导演应具备的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积极的职业态度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广播电视事业,并且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传播先进文化,做好本职工作,具有挑战精神,不会轻易向困难屈服,团队协作能力较强。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电视编导人员需要从海量信息中进行逐一筛选,去伪存真,不能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绝不可制造噱头,从而抛弃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背离正确的政治取向。

(二)科技文化素质

在以网络化为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下,手机视频、平板电脑、微博、微信、博客、网络电视等的出现推动并加速了网络媒体与传统电视的深度融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该积极借助并熟练掌握网络新技术,探索编导工作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的新规律,才能提升节目制作水准。同时,还应保持对新时代社会和生活的高度热情和敏感度,凭借良好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使节目创作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走向。

(三)审美能力

审美是广播电视艺术中最为本质的特性。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必须拥有较为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挖掘其本质,并借助广播电视媒介向受众传递其可以接受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享受。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内容需要编导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有时要求一些新奇、完美的造型、构图和色彩。因此,电视编导应具备一定美术基础,通过与摄像、舞美、灯光等部门人员协调合作,以娴熟的造型技巧创造完美电视画面形象。应避免节目的庸俗化和媚俗化,创造真正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充满内涵与影响力的广播电视节目,为社会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吴欣宇(1987—),男,浙江杭州人,杭州影视频道节目部导演、导播。

(四)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深厚的文学和影视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广播影视视听语言和制作技术以及各类节目策划和创新的能力等。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导应能够撰写分镜头脚本和串联词,具有导播的能力,即能够准确地进行镜头切换,使画面完整流畅,节奏感强,并能完整地表达电视节目的主题与创作意图。熟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能独立组织并完成编辑、配音、合成等工作。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思维,再根据受众喜好组织、编排、策划、制作电视节目内容,进一步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五)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

广播电视作品的完成需要团队的积极合作和编导的正确引导,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社交软件活跃在手机和电脑屏幕上,为广播电视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威胁着广播电视的收视率和口碑好评。如果电视编导人员没有处理好与观众的关系,将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此,电视编导人员应向社会学习,从社会生活中挖掘灵感和主题,适应新媒体的环境,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为电视节目的宣传造势,与观众进行良性互动,让观众通过电话连线、发微信、发微博等等交流方式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从而激发其对节目的兴趣,也方便编导出符合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通过建设电视台网站进行网络直播,与各新媒体终端合作,在微博、微信、各论坛建立实时文字图像直播区和讨论区,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来自电视台和节目的相关信息。此外,电视编导在进行节目的编排时还应具备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以方便更好地与嘉宾做好沟通,如跟嘉宾做一个提前的“节目预热”这样就能避免节目拍摄过程中的冷场,从而降低了节目拍摄的难度。

(六)学习和创新能力

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导应具有极强的策划创作能力,不能纯粹模仿收视率较高的原创节目,阻碍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各大卫视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定位,如浙江卫视定位“选秀”,安徽卫视定位“电视剧”,江苏卫视定位“情感”,广西卫视定位“女性”,湖南卫视定位“娱乐”等,这种不同的定位方式是为了满足竞争的需求,也是对新媒体诞生的迎合。例如,在目前草根英雄、平民英雄缺乏的形势下,浙江卫视大打亲民牌,做到与普通民众在一起实现平民的明星梦,出奇制胜,取得了收视成功,这就是创新能力的功劳。因此,电视编导人员在努力吸收这些卫视和经典电视节目制作经验的同时,还应保持强烈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发现新颖素材,并做到广泛搜集,力求创作出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节目,也可以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炼,进一步充实节目的内容,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

五、结语

电视是一门需要各岗位、各工种之间共同努力与配合的综合艺术,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电视编导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媒体的诞生,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电视编导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本文在介绍新媒体的特点及对电视行业的影响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编导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以及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为电视编导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这对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电视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马婉琦.论新媒体视野下的电视编导职业素养[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1):153-155.

[2] 柳杨.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163+172.

[3] 褚婉婷.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的职业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5(04):107-108.

[4] 王璞.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导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传播,2015(11):174+184.

[5] 李秀玲.新形势下电视编导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21.

[6] 于悦.浅析电视编导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传播,2011 (06):91.

[7] 王心皓.新媒体视阈下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探析[J].才智,2016(04):260.

[8] 王悦月.新形势下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6(01):166-167.

J911

A

1674-8883(2016)12-0099-02

猜你喜欢
编导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8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3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