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琛,姜金栋,晏祥辉,李 旭,许 燕
(1.成都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2.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3.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成都 610106;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心理学视角下的政治认同研究*
孙瑞琛1,2,姜金栋2,晏祥辉1,2,李 旭3,许 燕4
(1.成都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2.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3.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成都 610106;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政治认同发源于政治共同体成员人格中与所属共同体及亚群体有关的自我认同的叙事建构,是共同体成员对所属共同体及亚群体过去历史、当下主权、现行政体、未来使命的综合的能动性反应,包括认知层面的认可和赞同、情感层面的归属和依恋、行为层面的支持和拥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认同状态,并且会随着人格的成长、自我认同的发展、以及共同体命运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政治认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已有研究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对其进行论述,随着近年来大众对社会心态的日益关注,理解政治认同议题中的心理学因素愈显迫切。目前心理学视角下的政治认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厘清政治认同结构、编制测量工具、探讨形成过程,关注未来预期和移情的影响、关注中国现实问题、以及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心理学;政治认同
当今世界,政治认同问题成为了一个时代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遭遇到各种政权颠覆力量和分裂力量的挑战(张国平,2011)。政治认同既是将社会成员团结和组织起来的基础,也是维护民族、国家和执政党政治稳定的基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左玲,2015)。而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再加上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国际政治格局纷争带来的影响,政治认同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学界在宏观层面上从政治学、社会学等视角对政治认同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微观层面上、尤其是从心理学视角对政治认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系统地予以回顾、归纳和总结。
由于认同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所以不同学者对政治认同也提出了不同见解。《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1992)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李素华(2005)认为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某种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和同意,并且自觉地以该政治权力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张国平(2011)认为政治认同是“公民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可与支持,主要通过公民对政治义务的自觉承担来得以表现”;左玲(2015)认为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或群体)对认同客体(民族、国家和政党等政治系统)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与依附感,并自觉地以所属政治系统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政治行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过程”。
本文认为,已有研究都是从现象学层面对政治认同的概念进行解读。其中,对执政者、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的承认、赞同、认可,是认知层面的表现;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共同体产生的当下主权的归属感、以及过去历史的承载和依附感,是情感层面的表现;体现为规范的政治行为、自觉承担政治义务,是行为层面的表现。因此,政治认同现象表现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而另一方面,同样也需要从动力学层面对政治认同做出界定,以理解其从由来到现状的发展逻辑、并更好地谋划未来,目前还未有研究就此进行讨论。本文认为,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与人格和自我的形成具有相当程度的可类比性。人格是用来解释人之为人,即每个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动力倾向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走向,政治认同就是一种政治走向的选择。它整合了静态的人格特质,整合了动机、目标、计划、防御机制、价值观等基于社会角色的表现(McAdams,1996),描述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怎样经由过去成为现在的我,我今后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样的整合,其外在表征通常就形成了每个个体独特的人生故事,而这样的人生故事反过来又成为了个体确认其自我认同的叙事载体。从个体角度来说,认同是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类研究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自我认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学者们很少聚焦政治认同上。而政治共同体的形成正是通过每个个体对共同体过去历史、当下主权、现行政体、未来使命的反复诉说、顺应、筛选、内化才逐步得到承认,所有这些构成了共同体的“人生故事”,既是政治认同的外在表征,也是共同体自我确认的叙事载体。也就是说,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政治认同共同形成了共同体整体的“自我认同”,即共同体的“人格”的核心。自我认同是个体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认同则是政治共同体的灵魂,这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认为从心理学视角对政治认同进行界定既应是现象学的、也应是动力学的,可表述为:政治认同发源于政治共同体成员人格中与所属共同体及亚群体有关的自我认同的叙事建构,是共同体成员对所属共同体及亚群体过去历史、当下主权、现行政体、未来使命的综合的能动性反应,包括了认知层面的认可和赞同、情感层面的归属和依恋、行为层面的支持和拥护,其认同状态会随着人格的成长、自我认同的发展、以及共同体命运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李素华(2005)提出政治认同的资源主要是由意识形态、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组成,三者分别是政治认同的意识性资源、制度性资源、功绩性资源。戴均(2010)指出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引发了结构冲突、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结构冲突是具体表现形式,利益冲突是基础,价值冲突是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张国平(2011)认为政治认同的主体是公民,政治认同的客体是民族国家认同和民主制度认同,当代政治认同的标准是要在国家层面确立主权、在制度层面实现民主。左玲(2015)认为政治认同主要包括对民族本能上的认同,对国家情感上的认同以及对政党理智上的认同三个层面,民族和国家认同是基础,政党认同是对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升华。彭勃(2010)提出政治认同包括个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三个层次。
另外有学者用实证方法对政治认同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邱杰(2014)提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政治行为五个要素构成。郑建君(2015)的研究显示政治认同包含身份认同、发展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体制认同、文化认同六个维度。韩晓峰(2006)认为不同的政治承诺和政治探索形成了不同的认同状态,包括高承诺高探索的成熟型、高承诺低探索的排他型、低承诺高探索的延缓型和低承诺低探索的弥散型。
其中,李素华、戴均、张国平、左玲、郑建君、邱杰等的研究主要说明政治认同包含哪些领域,是对政治认同内容的研究;彭勃提出的政治认同包括个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三个层次,是对政治认同层次的研究;韩晓峰提出的政治认同包括成熟型、排他型、延缓型和弥散型,是对政治认同状态的研究;邱杰提出的政治认同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政治行为,是对政治认同表现的研究。
本文在梳理以往的研究基础上,认为政治认同的结构可分为内容结构、层次结构、状态结构、表现结构。在内容方面,应包括民族历史本能认同、国家主权情感认同、现行政体理智认同。在状态上,是由低认同到高认同的连续体。在层次方面,分为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政权认同。在表现方面,应包括政治认知,例如认同国家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等;政治情感,例如对个体政治身份的自豪感、归属于政治组织的忠诚感等;政治行为,例如自觉参与政治活动、遵守组织规范、坚定履行使命等。
3.1 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
郑建君(2015)在其研究中发现,月可支配收入和户籍类型都对政治认同有影响,并且交互作用显著,在月可支配收入500元及以下水平,农村户籍公民的政治认同高于城镇户籍公民,随着收入增加,城镇户籍公民的政治认同高于农村户籍公民。韩晓峰(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弥散型、排他型和延缓型认同,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弥散型和排他型认同、更少的成熟型认同,而经济拮据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弥散型认同。
Langner(1997)认为群体的实际社会地位会对政治观点有影响,另外相较于实际地位来说,个体感知到的自己的地位则更为重要;作者假设低阶层的集体认同与自由主义相关,高阶层的集体认同与保守主义相关(低阶层一般被操作化为女性、少数民族、宗教少数群体等),研究结果显示出中度的效应值,说明高低阶层的区分只是一部分影响因素。
Jackson(2005)则提出适当的宣传会激发选民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认同:如克林顿在199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将宣传点聚焦于家庭和儿童,例如毒品泛滥和教育等主题,赢得了潜在的中间选民,这部分人被称为“足球妈妈”,这次选举创造了与之前最大的性别投票差异,达到11%;在2000年选举中,戈尔称小布什的减税政策首要受益人只是“最富有的1%”,但这个策略并不成功,民调显示出美国人惊人的乐观,19%的美国人认为他们就是那最富有的1%,另有2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今后会跨入那一阶层,这可能与当时美国经济势头强劲有关。2016年川普竞选团队以走入民众家庭为策略,赢得了很多选票。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等对于塑造政治认同有明显效果,即使对党派认同、意识形态认同等长期观念影响有限,但也能明显影响投票选择。
Muldoon等(2008)强调了人口年龄结构对政治认同的影响,指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年轻人在政治冲突和暴力事件中起了主要作用,政治剧变通常与年轻人暴增有关,已有研究对此予以了证实,例如德国纳粹的兴起被认为是大量的年轻人和经济萧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阿拉伯世界中,政治不稳定也被认为与年轻人的高人口比例有关。
3.2 主流舆论和主流叙事
陈林侠(2010)以《建国大业》、《风声》两部影片为例探讨了香港社会舆论环境对政治认同的影响,认为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建国大业》在香港受到主流舆论冷遇是因为近代以来香港享受了所谓“政治独立性”的好处,所以保有去政治化的话语习惯;《风声》虽然在香港大获成功,但舆论却主要聚焦于对香港本土产业面临竞争的担忧,表现出极度焦虑,这种强烈的香港本土意识是所谓“政治独立”的另一种表现,显示出香港社会长时间以来的主流舆论对香港居民的政治认同的影响,说明香港社会的国家认同仍面临挑战。
Bar-Tal(2004)通过对2000年07月到2002年07月两年间巴以冲突中的一系列事件的分析强调了主流舆论的重要性,认为主流舆论如果把对立群体的目的解读为威胁本群体的存在,就会导致只认为本群体是正义的,拒绝任何来自外部的批评,从而使得冲突不断升级。Christou(2007)和Dalsheim(2007)等也指出了教育情境下的主流叙事(如教科书内容,尤其是历史教育)对于政治认同的影响。Hammack(2010)指出主流叙事一方面可能强化了冲突,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减少冲突。现在已有这样的干预研究,试图通过改变叙事来减少偏见、发展出更广泛层面的政治认同(Pettigrew & Tropp,2006)。
3.3 人格特质、依恋类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Hibbing等(2011)研究了人格特质对政治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对不同环境下的政治讨论频率有显著影响,有些环境相较于另一些环境更难表达不同意见,情绪越稳定的人越能接受与持不同政见者讨论政治,开放性则是负相关(与假设不一致),宜人性和尽责性则没有影响,研究者也提到有其它研究发现尽责性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相关。Dunkel和Decker(2012)也考察了依恋类型、人格特质、个体的认同风格和对父母的认同等因素对其政治取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以及人格的开放性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取向有关,而遵从规范的认同风格、对父母的高度认同、以及人格的尽责性与保守主义的政治取向有关。
Muldoon等(2008)调查了生活在爱尔兰边境地区的中学生对同龄人参与这一地区冲突事件的理解,结果显示,这些青春期被试认为有同龄人会参与政治暴力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群体认同,守护本群体的“平等”和“正义”,反抗压迫;二是同伴认同,即认为这很“酷”,会受同伴仰慕、提升社会地位,如果拥有武器则更会放大这种感觉;三是家族认同,如果家族成员有参与政治冲突的历史,那么这些家族中的年轻人更可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此外人格因素和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作用。
Malka和Lelkes(2010)研究了个体的自我认同对政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自我认同为自由派还是保守派能够预示对未来发生的政治事件的立场;另外,若一个事件尚未有明确的论调倾向,那么这个事件被说成是保守主义的还是自由主义的会影响被试对此事的态度,与自己相匹配的意识形态信息来源会导致自我实现效应,个体愿意去相信,就真的成了现实。
Seyle(2007)也探讨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作用,认为政治暴力和极端主义是认同融合的后果。认同融合是这样一种状态,即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融合得太过紧密,已不可能独立分开,这使得群体成为了其成员自我界定中最基础的部分,支配了其社会生活。结果显示认同融合程度高的被试表现出明显更多的情绪反应、更多拒绝不同立场的信息,认同融合能够预测绝对化的思维模式,能够预测自我报告的偏向政治极端主义的行为和强调个人自我的语言模式、好斗且难以妥协合作。
Varvin和Phil(2005)认为政治冲突中的极端主义和暴力心态都有一个预先存在的特征,即受害者身份认同,这种自我认同将自己居于受害者的地位,表现出过度敏感、偏执并且要进行报复,如果这种心态成为群体的普遍特征,则由于责任分散的后果,个体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上的责任,攻击和暴力就会失去控制。在萧条或危机时代,这种思想会更容易被接受,因为沮丧、痛苦和创伤会使人更容易认同自己为受害者,更容易将“罪恶”投射到外界以寻求报复。于是,曾经的受害者就这样成为了潜在的施害者,政治冲突陷入恶性循环。
3.4 代际差异
刘凌斌(2016)考察了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认为台湾青年呈现出明显的去中国化倾向,其台湾主体意识比老一辈更强,更习惯于用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所谓的“民主标准”作为拒绝两岸统一的理由;但同时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高达六成以上,最高超过九成,并且两岸交流会降低台湾青年对台独的支持,某项小样本调查发现(王嘉洲,2013),经过赴陆10天的交流后,赴陆台生倾向统一的比率净增2.04%,倾向现状的比率净增12.25%,倾向独立的比率净减14.29%。章友德(2014)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高度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生活政治,对离自己生活较远的思想政治持漠视态度;对共产主义理想有34.3%的受访者表示相信,43.2%的调查者表示说不清楚,另有21.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相信,与老一辈人形成鲜明对比。郑建君(2015)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随着代际更替变化,被试越年轻,其政治认同程度越低。
4.1 关于政治认同的测量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知识,继续完善政治认同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状态结构、表现结构。另一方面,还应根据上述理论设想继续开发、修订和完善测量工具,分别形成政治认同总体问卷以及内容结构、层次结构、状态结构、表现结构分问卷,使得问卷设计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政治认同概念内涵。政治认同具有文化表述的差异,建立适合于中国本土的测评工具至关重要。此外,因为政治认同的测量容易出现社会赞许性问题,所以应开发不同形式的测量工具以降低测量偏差,也可设计实验程序,最大程度提高生态效度。
4.2 关于政治认同的发展和形成
政治认同并非生来带有,未来研究应对政治认同的发展形成过程予以关注。例如,在中国文化下,政治认同的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发展变化对政治认同会有怎样的影响?儿童会在多大年龄的时候对周围环境中的政治因素有所反应?青少年是否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关键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体认同的顺序是否与心理发展的表现相符合?在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相互关系如何?个体会在什么时期形成自己的政治意识?有什么心理因素促成了政治认同的发展和形成?等等。
4.3 关于社会经济形势及预期的影响
本文认为,除了当下社会经济地位以外,政治认同程度也与对未来的预期有关。若未来预期向好,即使对当下状况不满意,也会有较高程度的政治认同,因为情况即将改善;相反,若未来预期不好,即使对当下状况比较满意,也意味着即将面临失去,则不会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未来研究可以通过社会心态与社会期望,研究我国社会经济形势总体变化、贫富差距等与民众政治认同之间的相关,并据此对未来进行预测,再随着社会发展进行验证。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可以提供研究的可能性。
4.4 关于早年教养环境和移情的影响
政治体系的所有层面对于共同体成员来说都处于更权威的地位,因此,个体与早年权威角色的关系至关重要,政治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与早年移情有关,家庭内的价值观传递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关注教养方式、家庭氛围、早年客体关系等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4.5 关于中国政治认同的现实问题
一国两制是中国政治体系中的特色,未来研究应关注港澳台居民与内地居民在政治认同各领域的共性和差异。如港澳台同胞在民族认同方面是否与内地民众具有同等历史情感?在国家认同和政体认同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另外,种种迹象显示,官员腐败对于我国民众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未来研究应将腐败和政治认同结合起来,利用已有的关于腐败的研究推进对我国民众政治心态的理解。
4.6 关于政治认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政治认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恰当的教育有可能将受众推向反面。未来研究应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探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师人格等因素对政治教育的影响。
陈林侠.(2010).香港的焦虑:政治意识、“再殖民”及其身份认同的前瞻——以《建国大业》、《风声》在香港的传播为核心.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136-145.
戴均.(2010).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基于价值分析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韩晓峰.(2006).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李素华.(2005).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刘凌斌.(2016).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青年探索,(1),97-102.
彭勃.(2010).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1),31-38.
邱杰.(2014).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
王嘉州.(2013).两岸学生交流与价值趋同之比较分析——以统“独”立场为例.台湾政治大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暨治理论坛”.“海峡两岸政经发展与社会转型比较:公民社会与治理转型”研讨会论文集(pp.189-206).台北: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张国平.(2011).当代政治认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
章友德.(2014).执政基础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中国青年研究,(12),89-93.
郑建君.(2015).政治沟通在政治认同与国家稳定关系中的作用.政治学研究,(1),86-10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左玲.(2015).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研究(1949-1956).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Bar-Tal,D.(2004).The necessity of observing real life situations:Palestinian-Israeli violence as a laboratory for learning about social behaviour.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34,677-701.
Christou,M.(2007).The language of patriotism:Sacred history and dangerous memories.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ofEducation,28,709-722.
Dalsheim,J.(2007).Deconstructing national myths,reconstituting morality:Modernity,hegemony and the Israeli national past.JournalofHistoricalSociology,20,521-554.
Dunkel,C.S.,& Decker,M.(2012).Using Identity Style and Parental Identification to Predict Political Orientation.CurrPsychol,31,65-78.
Hammack,P.L.(2010).Identity as burden or benefit?Youth,historical narrative,and the legacy of political conflict.HumanDevelopment,53,173-201.
Hibbing,M.V.,Ritchie,M.,& Anderson,M.R.(2011).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Discussion.PolitBehav,33,601-624.
Jackson,M.S.(2005).Identitymatters:Politicalidentityconstructionandtheprocessofidentityinfluence.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innesota University.
Langner,C.A.(1997).Politicizedcollectiveidentity:Definingtheselfinpoliticalterms.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U.C.Berkeley.
Malka,A.,& Lelkes,Y.(2010).More than ideology:Conservative-liberal identity and receptivity to political cues.SocJustRes,23,156-188.
McAdams,D.P.(1996).Personality,modernity,and the storied Self:A contemporary framework for studying persons.PsychologicalInquiry,7(4),295-321.
Muldoon,O.T.,McLaughlin,K.,Rougier,N.,& Trew,K.(2008).Adolescents’ Explanations for Paramilitary Involvement.JournalofPeaceResearch,45(5),681-695.
Pettigrew,T.F.,& Tropp,L.R.(2006).A meta-analytic tes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90,751-783.
Seyle,D.C.(2007).Identityfusionandthepsychologyofpoliticalextremism.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exas University at Austin.
Varvin,S.,& Phil,M.D.(2005).Humiliation and the victim identity in conditions of political and violent conflict.ScandinavianPsychoanalyticReview,28,40-49.
A Review of Researches about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Sun Ruichen1,2,Jiang Jindong2,Yan Xianghui1,2,Li Xu3,Xu Yan4
(1.Research Center of Basic Education,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2.Research Center for Sichuan Young Children’s Organization and Ideology Education,Chengdu 611130;3.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on Mental Health,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4.School of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whole initiative response which political community members act on the history,the sovereignty,the current regime,and the future vocation of their community and sub-groups.It is originated from the self identity narrative about the community and sub-groups in their personality,including approval in cognition,ascription in feeling,and acclamation in behavior,presented as different levels,and will change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personality,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dentity,and the change of community fate.Political ident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social lives,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stability,which has been mostly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and sociology.Nowadays,a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mentality,it’s also more urgent to underst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political identity.However,researches about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re now in a stage of very beginning.Future researches are supposed to clarify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identity,revise psychometric instruments,explore forming process,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future expectation,transference in early years,realistic problems in China,and discuss the actual effect of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y;political identity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儿童组织认同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度重大项目“少年儿童组织架构及管理策略研究”(15SZSJYZ-01)。
许燕,E-mail:xuyan@bnu.edu.cn。
B8409
A
1003-5184(2016)06-04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