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升
(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 100032)
初高中作文过渡案例研究
梁东升
(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 100032)
初中作文比较重视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感性的认识,而高中作文特别重视学生对事物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并且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准确、明白地表达出来.本案例试图通过感性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理性感悟;整合应用,实践理性思维;交流反思,深化理性思维这四个步骤引导学生从感性地观察事物到对事物有比较理性的认识,进而丰富、深化学生的思维,实现初高中作文的顺利过渡.
作文 感性 理性 过渡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初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初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对比初高中两个课程标准,我们发现,高中对学生的作文有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样要求学生重视多角度观察生活,但初中止步于“发现事物的特点”,而高中则强调“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就是说,高中阶段非常重视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感受和思考自然、社会、人生,更强调学生理性的认识,而不是感性的观察.
(2)与初中相比,高中更强调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乃至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3)初中针对记叙文、简单说明文、简单议论文、常见应用文四种不同文体而有不同要求,高中则特别强调“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初高中作文确实存在较大的不同,那如何指导学生实现初高中作文的顺利过渡,使学生尽快从重感性体验转变到重理性思考,就成了摆在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为了在高一上学期引导学生从感性地观察生活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笔者设计了“感悟生活之美——学生思维训练”的课程.具体做法分四个阶段.
(一)感性观察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茶的资料,包括茶叶的历史、分类、文化内涵等,对茶有基本的了解.
(二)分析讨论,归纳理性感悟
经过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感悟.
1.表象的角度
(1)茶的外形:干枯,但遇水就变得丰盈鲜绿.——莫道人生无前路,丰润腾达自有时.
(2)茶的香气:入口微苦,咽下回甘,齿间留香.——先苦未必真苦,后甜方是真甜.
(3)茶的汤色:初泡微绿,经泡透明.——经历过洗礼,心才会变得纯净.
(4)茶的舞蹈:杯中茶舞,先浮后沉——心沉方可心清,或在热烈的吹捧中浮躁,在冰凉的冷落中沉淀.
2.时间的角度
(1)一两茶必须采集无数个茶芽,经过高温炒熟才能形成.——不经烈火,怎成真金?
(2)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是土地的精华,每一片茶叶中都蕴含着大地的灵气.每喝一口,都是在品味天地、自然.
3.相关/相似的角度
“名茶还须好水泡”.茶叶离开了沸水,就只是略带清香略带苦味的叶子;当茶叶遇到沸水,就是一杯略带苦涩略带香甜的佳茗了.引申:当孔明没有遇到刘备时,他只是当世名士;当他遇到了刘备,才成为一代贤相.
4.价值的角度
茶是雅的象征.“茶似隐,酒似侠”.品茶即是追求高雅.文人雅士莫不谈茶、品茶、论茶,贾平凹有诗云:“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
5.逆向的角度
不喜欢茶,太内敛,而喜欢咖啡那种浓烈.人生不要这般淡雅,而要轰轰烈烈.
(三)整合应用,实践理性思维
适当借鉴上述感悟,结合你的阅读和生活体验,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悟文字.
(四)交流反思,深化理性思维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交流评析.
【学生习作1】 一片茶叶,平淡无奇,干枯的表面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韵味.此时的茶叶还是和普通的树叶如此相似.但经过热水的冲泡,那舞动的茶叶在水中翻腾,时沉时浮.经过许久,杯中的水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飘出阵阵诱人的茶香.人生也是如此.凡人的外表都是那么平凡,只有经历了如热水般滚烫的洗礼,无数的逆境和坎坷,时而飞翔,时而坠落,最终定格在一点上.这时,才真正开始散发清香,人生的光辉才开始闪耀.(高一4班 封成宇)
【教师点评1】 从茶之舞动但终将定格,感悟到人生起伏,但终会发光.
【学生习作2】 茶叶在没有入水之前,黑黑的,枯枯的.但当它开始与热水相融的时候,她便轻轻地舒展开枝丫,渐渐地恢复到原本的绿色.它们漂在紧挨水面的地方,释放着自己的精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沉淀到杯底,安静地仰望绿绿的茶水.这杯茶水,静静地散发着悠悠的香气,使人身心舒畅.
茫茫人海中,我们何尝不像一片茶叶?社会就像这杯热水,我们需要这杯热水的磨炼和帮助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而这杯热水也需要我们的才华才能散发出阵阵清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像茶叶一样,学会在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中沉淀自己,在内心深处拥有一份平静.(高一4班 张润宁)
【教师点评2】 认识更进一步,辩证地认识到茶与水的关系,就如同人与社会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学生习作3】 茶水颜色透亮,仿佛隔着一层玻璃也能看到来自杯子那边明亮的光.茶香袅袅,香味也是悠长的、久久引人回味的.茶水不像可乐那样,总是有气泡上涌,内心喧嚣繁杂,而等到气泡全部消失后,只留下甜腻的液体.茶水外表清澈,内心安静,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它都是一如既往的内敛,在一旁散发着它独有的幽香.我愿成为一杯茶水,在喧嚣的时代独守内心的宁静,从内而外地散发自己独有的香气.(高一1班沈洁心)
【教师点评3】 从茶色清澈、茶香氤氲,感悟到人也要内敛,独守内心的宁静.
展示以上优秀习作,使学生进一步强化理性思维的意识,并尽量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为此,可提供一个小练笔供学生自主选择.
利用课上总结的这些感悟角度,在“围棋”和“瓷器”中二选一,结合你的阅读和生活体验,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悟文字.
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生习惯叙述、描写,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所以在初高中过渡阶段,作文教学一定要给学生搭好梯子,垫好台阶,要找到行之有理、行之有序、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策略,帮助学生尽快从感性体验的认识水平上升到理性辩证的认识水平上.为此,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茶作为写作对象,并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提前搜集大量关于茶的感性资料;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试着从表象的角度、时间的角度、相关/相似的角度、价值的角度、逆向的角度等方面深入思考,为他们构建思维的基本框架,让学生的思维有序、有理.另外,通过教师讲评、师生共评优秀习作的方式,不断深化认识这种思维习惯.最后,设置相关性强的后续练习,保证学生能落实本课所倡导的思维策略.这样从体验到分析思考、明晰思路,再到实践操练、获得技能,最终强化落实、形成能力的过程,正符合人类思维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自然对学生初高中阶段作文的顺利过渡大有裨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文章写作与修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赵继莹 鄢林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