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开发活动序列 奏响德育篇章
□王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目标追求、心理规律、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德育也要适应形势需要,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道德内化。文章将教师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及活动序列,创新德育活动组织方式,以倡自主、重体验为抓手,探讨如何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以全方位开展德育体验式活动。
【关键词】德育主题;活动序列;自主体验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然而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不难发现,学生讲起道理来都懂,但就是不做,知行不一的情况严重,这和德育活动的随意性、功利性、形式化有直接关系。很多时候,学校和教师为德育实践安排好了一切,从主题确定、方案设计到实施都由学校、教师包办,学生对活动的意义缺乏认知,只是被动参与,没有进入应有的状态。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序列化体系,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倡自主,重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之生成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理想的德育活动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追求及接受能力等,构建科学的可分解性目标体系和可操作、可实现性的内容体系,是德育有效性结果实现的第一条件。学校要根据社会德育要求、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道德发展等,精心设计德育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喜爱的活动形式,从而确定本校德育的总目标、年段目标及相关的活动主题。如初中阶段主要在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加进公德教育、生命教育,具体开展文明行为、乐于助人、和睦同学、自尊自信、诚实进取等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服务意识、进取意识、协作意识、生命意识及优良的心理品质。高中阶段则侧重于理想信念、创新意识、忧患意识教育,具体开展自尊自强,达己爱人、心系苍生、使命感,以及心理健康、法制等教育,使学生树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识、民主意识等。当然,这些体系也要根据时代变化、课改理念和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创新。
年段目标及活动主题如下(以高中为例),高一:感恩律己,分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自我管理”“合作与能力”“走进自然”6个主题,让学生因感恩而讲孝道,将感恩教育与行为养成合二为一;高二:理想责任,分为“感恩社会”“畅谈理想”“责任伴我成长”“幸福的定义”“榜样的伟力”“我与班级”6个主题,使学生逐步感受责任的意义,并因而更努力地朝着理想前行;高三:信念使命,分为“面对挫折”“前方自强”“祖国与我”“情绪管理”“苦乐滋味”5个主题。这样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以三级渐进的培育模式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
道德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体的心理体验,而非单纯的外在行为。抽象的道德戒律仅靠说教、训话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所以德育变革的难点,不仅在内容,更在形式方法。教师们要把寻找合适的活动形式及承载工具作为突破口,在问卷、访谈的基础上,把每个主题都细化成2~5个连贯的活动。如高一主题活动序列可初步设计为:“你说我说”故事会、“名人的孝顺方式”研究性学习、“父亲的瞬间”摄影展、“过独木桥”亲子活动,增强孝顺意识;“水与墨”实验活动、“谁错了”小品表演汇、“他笑了”漫画赛、“手拉手,齐登高”户外活动,感悟个人对集体的影响,增强友爱意识;“感谢命运,感谢有你”演讲赛、“收藏感动,收获无限”公益广告设计、“共走文明路”公益活动,增强社会意识;“当家好手”校园调查、“我是管家”畅谈会、“剥生鸡蛋”“划苹果”等借物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自然神韵家乡情”绘画展、“进社区荡我心”户外活动,熏陶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他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注意他人感情的发生和发展,最终产生重大、持久的品质改善,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移情”,即亲社会动机。它可以“促使个体形成保护他人,呵护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倾向,并强化公正和关爱的道德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最终会促使个体做出相应的道德判断,进而做出亲社会性的道德行为。当然,实施时活动序列也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增删,且活动模式应以体验类为主,以故事、讨论、反思等思辨模式为辅。
并不是开展实践活动就一定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其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因此,我们可以改德育活动由学校或教师包办为学生自主设计、施行。如以班为单位的德育,可以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先自由组合小组(4~6人为宜),明确策划、文本、PPT制作、资料查找、主持人等分工。为防止学生产生惰性,每次活动的任务分工都进行轮流,一学期后,小组成员要进行调动。
首先,进行主题预热,将学校德育主题及相应的活动序列在班级“公告栏”中贴出,要求学生在“讨论区”发表对这些主题或活动形式的看法,也可提出新的主题及活动形式,最后进行投票,决定活动是否选用及活动的时间安排。这样,施行主题活动时,就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激活状态,使德育从牵着学生到看学生自己往前走。但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不等同于完全放手,当学校主题和学生意愿发生冲突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平等协商,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主方向,然后或与本年段主题调动,或改变活动形式等。
其次,在对主题及活动形式进行“加减”后,各组根据前期讨论的思考,协商选择本组的活动任务。在活动准备及实施过程中,活动方案的合理性、活动的宣传、主持人串台词、问题的设计、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匹配、活动后的奖励方式、表演者的筛选、小品剧本的查找或编写、参与人员的合理性等都需要小组学生群策群力,发挥起“组委会”的作用。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合理、恰切地引导学生调控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并优化各要素间的内在关系,使之形成整体合力。如在活动的问题设计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主题并联系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家庭情况、行为习惯等设计出最能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如“你说我说故事会”,把故事中的多种可能性变成选项或留白,让学生来选择或思考。每次活动后,教师都要将各小组组长召集起来,开小型碰头会,畅谈、交流经验体会,在如何围绕主题确定活动内容及形式,如何让活动打动学生心灵等方面做探讨。有小组“摄影展”竟把本班在校运动会和各项比赛的场景拍摄下来,请家长剪辑成短片,并让班长配上画外音,当“虽然王灿跑在最后,但他……”的话语铿锵响起时,学生群情激奋,几个女生甚至潸然泪下;在其后的“水与墨”实验活动中,一擅画的学生当场挥就“手拉手·心连心”的国画,学生争相签下名字。欢笑中有感悟,活动里有提升,这样的活动才是“内在的唤醒”。
其实单纯地经历一次活动,没有思考是不能得到道德生长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或面向全体,相机引导,或针对某个学生,使之在原有的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不仅仅是管理,它更是一种建设。
此外,学校也可以把校园提示语的内容设计交给学生,由学生独立或合作撰写提示语,以学生绘画、摄影、手抄报的优秀作品装饰德育橱窗,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挑战,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德育只有“从学生主体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出发,贴近、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才能真正打动人心。针对因家长常年在外,导致孩子过度敏感、叛逆、自私自利、固执任性等问题,可以在序列中穿插“提升积极情绪”的活动探索,以“积极情绪”为抓手,借用或设计各类小游戏。
教师要先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交友状况及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问题“症结”所在,再有针对性地选择、转化小游戏,以期通过体验活动,有效唤醒内因,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品质和道德认知。
例如,针对敏感封闭、对班集体不信任等问题,可组织诸如“绑腿快走”“无敌风火轮”“信任背摔”“坐地起身”“盲人方阵”“背夹球”等游戏,帮助他们增强同伴信任感;针对自卑学生,可先创新“蒙眼跨障”,在学生蒙眼之后,悄然撤走部分障碍物,到终点后引导他思考,“既然有些障碍并不存在,那么他所跨过的障碍在哪里”;接着设计“为我鼓掌”环节,请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自己的优势,引导他们用积极视角审视自我;最后来一场“甜蜜之旅”,让学生把手中的糖果送给自己敬佩的人,进一步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针对习得性无助,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可组织“囊中失物”类游戏,也可采用库珀里德“欣赏式面谈”,如“能说说你的小组什么时候最成功?”“是什么为你的小组注入活力?”“想象一下两年以后的小组,它和今天的状况有哪些区别。”“为使愿望实现,你将如何做?”引领学生发现正面力量,梦想美好未来,设想如何实现愿景及实践运用等;针对耐挫力弱,可转化“投射纸牌”“千千结”模拟“丛林逃生”等小活动,提升学生管理情绪、改善人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迅速、有效地接受困难,适应班级、学校生活;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可创新“穿衣”“叉手”“猜猜30妙”之类的游戏……
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灵活地进行显性教育或隐性的教育”;游戏的逻辑层次要清晰,环环相扣且层层递进,使学生视德育为“精神享受,进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此外,也可利用各类“成长共同体”,引领学生自主成长。如“榜样队”由往届优秀毕业生、在校的高年段学生组成。或邀请往届生做报告,讲他们的成长经历、创业故事,并将故事分门别类,编集成册;或让在校高年段优秀学生担任低年段学生的“引路人”,给予行为、心理、人际、律己等方面的帮助。再如,通过“家校QQ群”与家长朋友分享家教经验,反馈学生的点滴进步,等等。
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人的品位和情趣的习得。而人文教育重在熏陶,重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进行哲学拷问。笔者所强调的在自然活动中培养学生品德,主要是侧重从感性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和领悟道德的准则。这里的自我反思与拷问则强调把“道德体验、道德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境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四一心动工程”的方法,要求学生一天一日记,写自己快乐的事,写出内心感受及该如何也使别人快乐;一周一故事,讲述一个让自己感动的故事;一月一邮件,写给父母长辈和亲友,感谢父母亲朋为自己的点滴付出;一年一个自我,书写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这种反思教育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感动和感恩,使学生更容易认同准则、接受准则,并促进以后再一次实践准则,即做出亲社会性的道德行为。此时,准则已不是外在的强迫,而成了个体本身的一种内在需要。
教育走向生本,德育更需进入心灵,教师只有把学生放置于教育主体的位置,并用心去唤醒,激励呵护,引发其善的本性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学生才会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身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方海东.成长在体验中完美[J].班主任之友,2014,(9):10.
[2]张玉文.学校德育错位现象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2011,(10):62.
[3]麦达勒.导航助飞,让学生做班会的主人[J].班主任之友,2014, (10):18.
[4]王瑞.为随迁子女量身定制的心灵体操[J].中小学管理,2014,(8): 42.
[5]张道明.德育活动岂能让学生成为观众[J].教育科学论坛,2011, (4):62.
[6]孙正军.以特色学习共同体引领学生成长[J].中小学管理,2013, (6):36-37.
[7]罗刚淮.德育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策略[J].中小学管理,2013,(4):64.
[8]马新功.让学生成为成长和发展的主人[J].中小学管理,2013,(1): 44.
[9]贾高见.小活动大德育[J].班主任之友,2014,(6):12.
(编辑:朱泽玲)
作者简介:王军,浙江省江山市第五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3-0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