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超本《红楼梦》SWOT分析

2016-03-01 18:37:25罗玉珊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红楼梦数字内容

罗玉珊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跨超本《红楼梦》SWOT分析

罗玉珊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红楼梦》跨超本,建立在“跨媒体、跨时空、跨文化和超链接”基础上的一种“以内容为王移动互联+智能穿戴全覆盖”的数字阅读出版新模式。本文通过对跨超本这一新型出版物做出SWOT分析,对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具体分析阐释并提出发展建议。

跨超本;出版物;全媒体出版

2014年10月,在法兰克福书展中,《红楼梦》跨超本亮相中国展区,一时吸引了世界各国读者的目光。“跨超本《红楼梦》”是一款集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等多媒体海量信息于一体的超新型数字出版物,实现了古典文学与网络多媒体的全方位对接,是全球数字出版界引领“阅时代”的先例。

一、跨超本的概念

《红楼梦》跨超本,是建立在“跨媒体、跨时空、跨文化和超链接”基础上的一种“以内容为王移动互联+智能穿戴全覆盖”的数字阅读出版新模式。而跨超本的“三跨一超”可以解释为:

跨媒体——在内容表现形态上,它集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在跨终端内容呈现上,对纸质口袋书、iPhone、iPad、Kindle、Android智能设备以及Google Glass等6类阅读终端的覆盖。

跨时空——内容创作上,《红楼梦》原著完整呈现,并包含畸笏叟、脂砚斋评论与近现代“红学”精华,让不同时代的“红学”精粹跨越时空共存;内容传播上,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化及当今互动式、社交化阅读习惯,建立了阅读交流社区和多样性主体共同创作的内容平台。

跨文化——为适应不同国度文化背景,跨超本线上中、英双语同步推送,还有德、法、俄、日等23种语言蓄势待发。

超链接——以《红楼梦》中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点为线索,串联搜索、关联激活,超链接将更加广博生动地延展内容呈现在跨超本中。

二、跨超本SWOT分析

(一)Strengths优势

1.全媒体出版形式。跨超本《红楼梦》采用全媒体出版形式实现对纸质口袋书、iPhone、iPad、Kindle、Android智能设备以及Google Glass等6类阅读终端的覆盖,属于全媒体出版形式。其多渠道和同步性的特点,以读者为中心能最有效地将信息整合实现内容信息同一时间多渠道的传播。即时互动、资源共享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最大限度地覆盖潜在的阅读群体。

2.内容与形式创新。在内容方面,保留了脂砚斋重要批注和释义,增加了当下对《红楼梦》的注解,让读者体验到从古至今、由难到易对“红学”的解读。跨超本还插入了海量超链接以增加读者阅读的趣味性,超链接的内容包括对《红楼梦》中方方面面知识的详解,对其中生涩难懂的地方也做了充分的知识性拓展。

在形式方面,“口袋书”在外观设计上突破了传统古典名著的风格,藏有“风月宝鉴”的玄机。封面二维码扫描之后是一段CG动画的封面故事。页面设计中,文字段落的排版经过精心设计;影、视、音多媒体海量信息的有序呈现。适应了当下碎片化、快捷化阅读需求,又具备了碎而不浅、快而不弃的黏性。

3.创作主体多样性。《红楼梦》跨超本主要借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MPR技术,即多媒体符合数字出版与阅读学习整体解决方案技术,构成了以纸质出版、电子阅读、网络平台相互链接的完整项目体系、产业体系、应用与服务体系,跨超本其中一种创意理念就是让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参与创造和演绎跨超本《红楼梦》,同时成为创作者、分享者、传播者。

4.虚拟与实景的结合。跨超本依托的“红楼梦世界”是一条虚实互动的创意产业链,具有超文化、超旅游、超生态、超大型的特点。而“红楼梦世界”将《红楼梦》的原著内容建筑化、景观化、情境化,呈现在江苏盱眙,是跨超本的“线下版”。两者的结合,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数字虚拟与实体世界的互动。

(二)Weakness劣势

1.信息种类多且杂。在《红楼梦》跨超本中,除了原著内容外还包括了大量延伸内容:读者用户上传的原创作品,如音乐、朗诵、广播剧、Flash动画、插图等;大量的超链接作品,如电视剧片段、MV、戏剧乐器表演等。这些内容多是倾向于轻松娱乐,甚至低俗、肤浅的。延伸内容质量缺乏把关,不具有现实意义。

2.阅读终端体验感有待提升。跨超本的阅读界面存在阅读不流畅、操作模式不便捷等问题。阅读界面中,操作手法不符合阅读习惯,十分不便捷;在体验感方面,跨超本只包含原著的第一回至第五回,目前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跨超本由于版本处于测试阶段,出现了页面加载延迟、失败等问题,且缺少夜间阅读模式、字体大小无法调节等人性化设置。

3.娱乐性大于可阅读性。跨超本《红楼梦》是一款超新型数字多媒体读物,为了适应当下节奏较快的“浅阅读”时代,技术让生涩难懂的文字转变为更丰富、立体的视觉体验,其在丰富了跨超本的同时,也引起了跨超本娱乐性大于可读性的争议问题。琳琅满目的多媒体信息虽然符合年轻人的阅读口味,但也会导致忽略跨超本中真正含有价值的内容,过度的娱乐化信息是否会颠覆传统经典的《红楼梦》,令人深思。

(三)Opportunity机会

1.政策支持利于《红楼梦》“走出去”。在《数字出版“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数字出版“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版权“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和标准“走出去”,努力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把“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开创的五个新局面之一。新闻出版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大力推动新闻出版版权、数字出版产品。[1]这一系列鼓励出版物“走出去”去的政策为跨超本《红楼梦》推波助澜。

2.法兰克福书展推广好平台。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享有盛誉的综合型书展,跨超本作为新型出版物在法兰克福书展亮相具有重要意义。跨超本以国际书展作平台,代表中国传统经典文学的新型出版物将与世界各地优秀的出版物一较高下,实现中国图书“走出去”,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版权贸易与合作推波助澜。同时,这也是中国文学经典《红楼梦》以独创性的网络数字阅读新模式和“产品生态圈”的整体优势第一次走出国门。它将给更多中国文化经典的国际化创新性发展和转化,带来新的启迪。

3.跨超本与“红楼梦世界”相辅相成。红楼梦世界公司计划打造一个《红楼梦》的虚拟世界。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启规划设计,形成以“红楼梦世界”为中心的“虚拟产品+衍生产品+配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造就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红楼梦世界”品牌,开创中国文化品牌全球传播新时代。跨超本为线下的“红楼梦世界”构建了基础,与“红楼梦世界”相辅相成,其取得经济效益指日可待。

4.“浅阅读”兴起有利于跨超本吸引读者群。《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其原著语言精妙非常,被喻为“奇书”。在一项“最难读下去的十部作品”的网络调查中,《红楼梦》得票率高居榜首。当今以青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浅阅读”兴起,不断挤压着名著经典走进青少年的机会。在跨超本中,多媒体海量信息以其通俗、趣味、互动性为青少年阅读偏好打下基础,其原著和注释共存的形式也减少了阅读障碍,实现经典名著阅读的低龄、全民化。且跨超本目前有德、日、英三种版本,解决了语种问题,有利于向外国友人呈现中国传统经典文化。

(四)Threats威胁

1.文化、语言差异性。曾经,国内成为热点的畅销书走上国际市场并未得到广泛关注,不仅因为翻译因素,也因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给中国图书走向世界增加了阻力。意识形态上的抵制作用可能导致外国读者无法接受传统经典《红楼梦》。语言的差异性以及翻译机制也会影响跨超本向国外读者的推广。

2.企业经验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国版权贸易额不断增加,版权输出数量增长迅速,然而我国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中国出版业多年以来相对较关注国内市场,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因此无论是在内部运营机制、版权贸易、策划编辑、营销推广上都缺乏相应的国际运作实践,整体实力较弱,与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相比差距较大。对于红楼梦世界文化公司也一样,开拓国外市场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缺乏一个统一开放、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流通体系。

3.盈利模式不清晰。跨超本虽是全媒体出版模式,但其跨超本的特性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更多的还是跨媒体平移,数字出版方面维护费用偏高。在阅读终端中,部分章节需要付费来阅读,用户是否会选择付费来阅读跨超本中的章节尚不可知。欧洲大学出版社签下了发行跨超本“口袋书”10万册的合同,那么跨超本是否仍然要依附于传统出版来盈利,也很令人疑惑。由于跨超本依托的“红楼梦世界”是一个线下的实景红学文化主题公园,至今还在建设中,新兴文化产业可能在未来盈利,而现在跨超本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三、结语

通过对跨超本的SWOT分析,结合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总结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跨超本娱乐化大于可读性需要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进一步优化完善其内容和形式;二是克服古籍阅读障碍,最大化扩大读者群,以及多语种版本发行,加大输出中华文化的力度;三是明确盈利模式,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实现互补型营销,争取能够在数字媒体获益的同时,带动纸质图书的销售。[2]

[1] 王碧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J].文化研究,2013(02):151.

[2] 梁智勇,郭紫薇.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J].媒介经营管理,2015(01):112-117.

G230.7

A

1674-8883(2016)07-0253-02

罗玉珊(1990—),女,贵州贵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出版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红楼梦数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红楼梦学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8
从《红楼梦》看养生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学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54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0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