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南阳电视台,河南 南阳 473000)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
李 健
(南阳电视台,河南 南阳 473000)
新媒体的出现与迅猛发展既给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机遇,如何应对挑战与利用机遇是当前形势下做好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点。
采编工作;电视新闻;新媒体时代
在互联网还未出现、还未普及的情况下,电视可以说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感知外部新生力量的主要途径。但随着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电视的主角光环也逐渐丧失其吸引力,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作为发展历史最久的电视新闻传媒如何能在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在理清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找到解决途径。
(一)新闻传播渠道增多,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受到挑战
新闻之所以能成为新闻而被广而告之,其关键点之一就在于存在着传播渠道。在没有电视机、广播及报刊等技术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家长里短的闲聊才能知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其传播速度相当缓慢且传播范围也相当受限。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电视、广播和报刊的不断出现,人们已能够不出门而晓天下事,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与范围。但是,时代是发展的,不断会有新生事物来取缔旧事物。传媒行业也是如此,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电视新闻的弊端开始逐步显露出来。一方面,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需要一定的流程,要将信息进行筛选再予以传播;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的播放时间比较机械化,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由相对固定的设备予以播放。基于这两个方面,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但是,新出现的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却正好弥补了这两个缺憾,使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在任何场所知晓相关信息。如此这般,传播新闻的渠道增多,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新闻信息来源广泛,电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传播渠道增多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而与此同时,新闻信息来源增多也是其特征之一。在以往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外景记者实地采访而得,其报道口径只有一个,不会出现信息交错的情况。但是,微博、微信等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外景记者,对同一个事件,往往容易出现众口不一的情况。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作为二次报道,在其前期已经出现了无数个版本,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到底应该相信第一时间予以公布出来的微信平台或其他途径公开出来的版本,还是应该继续相信有可能经过处理的电视新闻报道呢?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从而导致电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
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机遇,一方面来讲,传播渠道的增加,也同时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更多技术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新媒体交互平台的出现使电视新闻获得了更多的反馈信息,如何运用新媒体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的机遇来克服其挑战,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有效融入新媒体技术
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淘汰部分人、事、物,但是市场的融合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合作的情况下,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何不借势新媒体技术,借力打力呢?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在人力、物力、时间的消耗上可谓是巨大的,其成本自然也就相当之大,而如果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新闻采编工作中来,大部分新闻就会自觉地出现在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眼前,我们只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审核就可以进行报道。对于现场材料可以将路人等的视频信息予以编辑公开,这样又不失新闻的真实性,何乐而不为呢?
(二)突出优势:大力增强新闻材料的审查力度
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够长此以往地生存下来,最大的优势在于报道的新闻具有公信力,它有一个特有的机构(这一机构可能是中央政府,也可能是地方政府,还有可能是第三方机构,但他们对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都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与义务),这样就成为了新闻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有效屏障,不会恶意歪曲事实真相,也不会刻意地锦上添花。而新媒体除了具备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这些新特征外,最大的遗憾在于没有一个机构能够保障其新闻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因此,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应该将其优势展现出来,用事实说话,在筛选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新闻材料的审查力度。
(三)彰显特色:充分利用公众反馈信息
电视新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是播放政治新闻,有的播放文娱趣事,每个节目都有其主题,不会将新闻以无序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这也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然而,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只能凭借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来辨别哪些新闻是能够吸引观众的,这无疑有点以偏概全之憾。但是,随着短信、微信等互动平台的推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通过观众的反馈信息准确无误地把握人们的喜好,这样的话,新闻的采编就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吸引力,能够很大程度地稳定收视率。
在新媒体时代,对于电视新闻采编来讲,挑战与机遇并存。其解决之道就在于我们能否乘风破浪,接受挑战,把握机遇。一方面,我们要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姿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媒体的技术借力打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后,我们要以特色争一流,在杂乱无章的新媒体环境中,为广大的观众创一片净土。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还望相关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1] 陈敏.浅谈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5(05):33.
[2] 敖祖龙.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探析[J].新闻传播,2015(07):27.
[3] 梁慧.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电视新闻的釆编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4(11):66+67.
[4] 林子涵,康丽雯.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6(01):98.
G222
A
1674-8883(2016)07-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