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翻译

2016-03-01 18:37:25李姝锦吴政林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沈阳新闻报道

李 鑫 李姝锦 吴政林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新闻与翻译

李 鑫 李姝锦 吴政林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新闻英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帮助全球各地的人们不断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本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新闻报道的不同、新闻英语的特色、新闻英语的翻译风格等,以打开读者的思维,使大家对新闻英语有更深的了解。

新闻英语;特色;翻译风格

一、新闻与翻译的重要性

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通晓天下”,新闻包罗万象,涵盖着财经、建筑、城市生活、娱乐动态、体育运动等各个方面。熟悉新闻,掌握最及时的一手新闻资讯不仅能够把握经济发展方向,更让生活省时省力。

现阶段,我国是对外开放的大国,仅仅掌握国内新闻资源是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的,外国新闻的及时翻译也将派上大用场。各类网络曝光国外新闻时,需要各个语种翻译精英对新闻进行及时的处理,除了言语翻译,还有语法切换,最后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汉语言,并应用到相关经济决断、专业研究各个领域。

同样,世界在交流与沟通中进步,中国的动态也需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传输到国外,改变外界戴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状态,新闻的发布也会安定国外华人华裔的心,对于学术研究更是起到指南针作用,而中国通过新闻展现的购买力需求更能激发新的物料的创新和研发。

二、新闻翻译的要求

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的张德禄先生早在1998年提出:新闻英语是一种概括性很强的功能语体,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精密度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次语体。翻译者除了要掌握熟悉两种语言的翻译理论外,更要通晓相关谚语的深层意思,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信息的有效性,而在其条件下还需要缩减翻译时长以保证消息传递的及时性。

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决定新闻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文化语境包括新闻发生地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情景语境则是指新闻发生时的背景、状态。对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熟悉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翻译是否真正地把握攥稿人想表达的深层含义,同时也决定翻译成果是否能为阅读者所理解。更有学者可以将新闻所陈述的事实翻译后,对事实进行不加入主观臆断的客观评论,如此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内外新闻报道的差异

国内外报道新闻的方式的影响因素有:人们思维方式、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我们通过对中国新闻报刊和美国新闻报刊比较就可以发现,在新闻构造方面,中国和美国的新闻主旨大致相同,都为倒三角形结构;从新闻关注点来看,国内的新闻更加重视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做的是整体报道,相比之下,美国的新闻更加注重案件的后续发展,更加注重市场意识,进而成为新闻的发光点。国内外新闻报道的观念不同来自于各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存在差异,中国新闻报道主要以追求对社会的有益性,以有利于中国今后繁荣发展为方向,西方则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则放在从属位置。这是国内外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同。

四、新闻英语的特色

新闻英语在词汇、语法方面均有极大的特点。

(一)词汇

在词汇方面,呈现出一词多义的特点,相对于汉语的应用而言更加灵活多变,并且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词汇用缩略语代替,如“Now Burns is considered a top candidate for CEO after Ulukaya steps down from the position.”其中CEO(执行总裁)为缩略语、“Many of the UFO reports in this release were filed in 1996,the year of Will Smith’s heroics in Independence Day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V’s the X-Files.”其中UFO(不明飞行物)为缩略语。

(二)语法

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它的独特之处,在句式结构上应用非常灵活,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参阅相关英语新闻报道时不要被到时态扰乱,要结合上下文语义。例如,外国人阅读新闻的习惯与国人不尽相同,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语言流畅程度的构思,还需要从外国人的阅读习惯中把握表述新闻重点。

五、新闻英语的翻译美

新闻英语的语义多,应用的方式灵活,通过观察国内外的翻译史,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翻译后的,都蕴含着当代的哲学思想,具有美学源头。新闻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包括新闻原文、翻译者以及译文三个层面。翻译者不单单是将文字进行转换,还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基础,进行灵活的调节,使文章增加美感与神韵。英语与汉语间存在着差异,要了解各自的特色,将结构紧密,分界突出,表达简练的英语新闻进行锤炼,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翻译成蕴含中国渊源文化底蕴的词句,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从语言学的层面来讲,只是简单地翻译其中的大概意思,不能称为一篇好的译文。例如,“The greenness of glass can not be seen but afar.”如果翻译成,“草的鲜绿只能在远处看到”就会让人觉得很平淡,如果翻译成“草色遥看近却无”,却能给人以美的联想。由此,新闻翻译工作者在遣词造句的功底锤炼上需要不断地进步。

语言存在于新闻英语翻译全过程,在翻译文学中占据主要地位,是翻译进行正常转换活动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也是行文流畅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达意思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效果。

[1]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17.

[2] 周军,楚军.新闻报道英语与社论英语的功能语篇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5):364-369.

[3] 孙明磊.新闻英语与翻译美[J].新闻爱好者(下),2007(12):78.

G219.26

A

1674-8883(2016)07-0083-01

李鑫(1996—),女,黑龙江鹤岗人,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英语专业。李姝锦(1996—),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英语专业。吴政林(1996—),男,吉林延边人,沈阳理工大学经管工商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沈阳新闻报道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沈阳分店
艺术品(2019年9期)2019-10-26 06:42:14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昆明理工大学
沈阳分店
艺术品(2019年4期)2019-05-30 04:45:38
浙江理工大学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长江丛刊(2018年8期)2018-11-14 23:56:26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