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应是感恩教育的“唤醒模式”

2016-03-01 18:25:38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贾宪章
新课程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寒假作业寒假色彩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

寒假作业应是感恩教育的“唤醒模式”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贾宪章

寒假又将如约而至,寒假作业当然也会结伴而行。毋庸置疑,寒假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恩过程”和“感恩经历”,应该充分展现感恩教育“被唤醒状态”,才有可能感染每一位学生——渴望参与感恩实践,持续自我规范,主动温故知新,自觉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时下的寒假作业却少有“感恩倾向”,何谈“唤醒”?有的不顾寒假特有的感恩情境“敷衍布置”,人为模糊作业应有的感恩要求,自然难以“唤醒”感恩言行,学生也只会以“无感恩实践”草草应对;有的大讲特讲感恩作业“因人而异”,可教师在假期中从不主动把握感恩表现,假期后总习惯忘却点评感恩效果,如此缺乏感恩诚信自然难以“唤醒”感恩实践的回馈;有的习惯依托家长全程督促,热衷吩咐学生定期监督,随意忽略感恩过程的价值,如何指望学生被“唤醒”……只有让作业形式更契合寒假的感恩节奏,让作业内容更适合寒假的感恩情境,让作业讲评饱含寒假特有的感恩色彩,才能“唤醒”学生心中那份“沉睡的热情”,让其成为寒假生活的一种规范动力、一种实践活力。

尊重寒假生活的“感恩色彩”,拓宽寒假作业的“感恩渠道”,“唤醒”学生心中不容陌生的“感恩滋味”。一是用好寒假特有的“喜庆色彩”,让寒假作业浸润“感恩味道”。用活社区里现有的感恩教育资源,用好校内外的社团组织,用好各类感恩教育的志愿者队伍。如以“给异地的父母写一封信”作为留守学生的一项作业,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情感;以“我是寒假值日生”作为一项作业,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对校园和社区反馈珍惜之情;以“向熟悉的人送祝福”作为一项作业,引导学生抓住春节好时机向老师、同学、邻居、朋友传递感激之情。二是凸显寒假生活特有的“祝福色彩”,让假期作业充满“感恩芳香”。注意创新寒假师生互动渠道和形式,激活每一位学生和亲友的正向联系资源,催生各种互动式的感恩体验活动的自觉性;丰富志愿群体与其沟通的内容和方式,缩短与他们之间的沟通距离,多一些温馨的示范、温暖的问候、及时的提醒,让彼此之间的感恩体验更有感染力。

契合作业对象的“感恩意愿”,丰富寒假作业的“感恩方式”,“唤醒”学生心中不应模糊的“感恩色彩”。合适的作业方式只有自然契合学生的感恩意愿,才会有效融入寒假生活,才会及时激活有效的“唤醒色彩”,引导他们感恩在心、报恩在行。一是感染方式多些“情趣色彩”。尽可能轻松、有趣,真正让学生乐于接受;尽可能喜闻乐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二是吸引方式多些“活泼色彩”。用新颖的形式让寒假作业可以及时融入实际生活,创新亲子参与形式、优化社团活动频率,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督促方式多些“流行色彩”。作业设计充分听取多方的意见建议,体验辅导和监督应发挥家长近距离优势,在家校交流中应发挥微信、短信等新平台的威力,让体验中的疑难反馈可以即时实现……这样才会让感恩成为一种导向和提醒。

唤醒寒假实践的“感恩氛围”,精致寒假作业的“感恩情节”,“唤醒”学生心中不应忘怀的“感恩旋律”。一是互动情节多些“亲情旋律”。除了教师定期家访、短信、网络等不同平台进行随机指导外,还应发挥家长亲情辅导优势,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面对,一起分析、探讨感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听取学生及其家长的建议,全面顾及不同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二是换位情节多些“亲近曲调”。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应该主动转变角色参与到感恩教育实践中,在参与者、体验者的新角色中走进具体感恩事件、走近参与感恩实践的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感困惑,既要想清楚热点话题的解决方案,又要注意个性意愿的呵护方式,切实提高自己的感恩实践教育效果。

假期作业应是感恩教育一种“唤醒模式”。寒假生活为感恩教育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只有家校合力,同步利用好感恩时机,同步开展好感恩指导,同步实践好感恩主题……才会让寒假作业及时化身为感恩教育的“助力器”“催化剂”……

猜你喜欢
寒假作业寒假色彩
寒假作业
快乐寒假
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
快快乐乐过寒假
神奇的色彩(上)
寒假留学攻略
留学生(2017年1期)2017-03-10 03:42:34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