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微课设计
——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例

2016-03-01 16:13俞晟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解放区史学土地

俞晟昱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昆山 215300)



浅谈初中历史微课设计

——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例

俞晟昱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昆山215300)

参加了昆山市教研室俞雪琴老师、江苏省昆山中学沈为慧老师主持的《基于微课设计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以及沈为慧老师主持的《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研究》课题组后,笔者对微课设计有了初步认识.下面,笔者将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例,就如何进行初中历史微课设计,谈谈收获和感悟.

一、进行深度的史料阅读

许多教师对于历史的认识,源于中学教材且止于中学教材,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难免出现狭隘性和滞后性的问题.要想设计出高质量的微课,教师就必须提高史学素养,拓宽学术视野,更新学术观念,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路径就是进行深度的史料阅读.在设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微课之前,笔者先去搜索了与这一内容有关的权威性的学术文献,并进行深入的专业式阅读.通过专业阅读,领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阐释,并将所读文献的主要观点和推理论述过程进行归纳,并从“土改政策及其演进”“土地改革的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深度阅读,加深了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为进行微课设计做了一定的学术准备.

二、确定合适的设计视角

有了扎实的史学阅读作基础,就可以进入微课设计的第二步——确定视角.那么怎样确定一个合适的视角呢?首先,要明确“设计意图”,并由此出发,进行视角的确定.在设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微课时发现,这一段历史中,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变化等许多抽象的历史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抑制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笔者希望能找到一个既能真实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的实物,以帮助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回到解放战争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认识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其次,微课设计的视角应该是一个“小切口”,且能够“以小见大”.基于以上两点,笔者想到了在史学阅读中看到的,官晓凤所写的《凤城市民王树君向档案馆捐赠土改时期〈土地执照〉》中的一幅“土地执照”图.该图清晰地显示了发证机关、颁发时间、户主姓名、土地数量、土地位置等信息.作为一种实物史料,该“土地执照”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土地改革情况,因此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微课设计.当然,合适的视角并非只有一个.在史学阅读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了两部关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纪实文学:《翻身》和《十里店》.自古“文史不分家”,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纪实文学作为一种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形式,不但有助于增加历史教学的形象性,还可使历史呈现生动而丰富的细节,显现清晰的发展脉络.《翻身》和《十里店》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描写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纪实文学,借此更加有助于学生认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来龙去脉,因此,完全可以这两部作品的相关描述作为观察视角,进行微课设计.

三、筛选有效的设计素材

在确定了设计视角后,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进行素材的筛选.设计素材的获得并不难,在史学阅读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教学的时间、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以确定用于教学设计的有效或高效素材.进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微课设计时,能够找到的素材,理论性的居多,这些素材晦涩难懂,很难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具体、生动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土地执照”为视角进行设计时,以那幅凤城市民王树君向档案馆所捐赠的“土地执照”图作为核心素材.为了便于学生识读该图,笔者把该“土地执照”中的相关重要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单独呈现出来.当然,设计素材并非只能通过PPT呈现或印刷的方式呈现,教师讲述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甚至非常必要的一种素材呈现方式.比如,以纪实文学作为设计视角时,《翻身》《十里店》中的一些生动描述,显然很难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以教师讲述的形式呈现,更能体现这些设计素材的生动性,更能彰显这些素材在微课设计中的特殊价值.

总之,要做好历史微课设计,必须先进行深度的史学阅读,拓展学术视野,积累设计素材,其后根据一定的设计意图,以“以小见大”为原则,确定合适的设计视角,然后筛选出具体的、生动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设计素材,并恰当地运用到设计中.如此就能为微课设计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解放区史学土地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我爱这土地
解放区的天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史学漫画馆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史学漫画馆
分土地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