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超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从新华社“我报道”看传统媒体的转型实践
王慧超
(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本文以新华社在其新闻客户端“我报道”中的转型实践为例,探讨和分析“我报道”的转型及成果,寻找其作为传统媒体转型实践项目在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现实困境,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我报道”;新华社;公民新闻;网络媒体
“我报道”是新华社于2013年6月推出的参与式新闻移动终端服务,鼓励非专业记者从新闻现场报料,同时结合新华社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集成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实时推送真实、客观、有价值的资讯。
“我报道”客户端分四个栏目:我来报料、我在现场、我来解读、我的观点,突出用户参与,强调“公民记者”概念。试图跳脱出“记者—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让用户参与新闻的制作报道,加强记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
总体来看,“我报道”是新华社作为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时代的一次转型实践。它顺应了网络时代的新闻需求,强调了公民记者的现场报料,以及对多种移动终端的覆盖。前者是参与式新闻的核心要素,而后者则是对以移动社交为特点的网络环境的回应。
(一)互动频繁,项目多样
“我报道”从诞生之初,就不断发布各类互动项目,实现网络与现实的结合,与受众进行互动。这些互动项目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招募移动实习记者,招募在校大学生到“我报道”平台进行移动实习;二是征集户外实践项目公众参与者,征集有特长的公众参与户外调研、科考活动,并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报道途中见闻;三是主题稿件及选题征集,以某个热议话题作为主题,进行稿件或者是选题的征集;四是主题线上线下活动,鼓励用户参与互动,提供奖品。
“我报道”成立至今,共进行了2次移动实习记者的招募,3次户外实践项目公众参与者的征集,18次题稿件及选题征集,9次主题线上线下活动。平均每月都有互动项目出现。
在“我报道”上,互动项目除了多样之外,更有一定的延续性。以“真爱敦煌”项目为例,在征集了公众参与者之后,“我报道”陆续发布公众参与者根据沿途经历所写的稿件,加之新华社记者的稿件,形成一系列的组稿,进一步延长互动项目的有效期,扩大其参与度与影响度。
(二)来源广泛,报道及时
“我报道”的主要内容来源是新华社记者供稿、公民记者报料以及社会人士约稿。公民记者的报料大大拓宽了新闻的选题范围,丰富了稿件内容,加速了新闻的发布。“我报道”新闻的内容种类多样,上至时政新闻、人物专访,下至生活趣事、旅途见闻。记者与用户的互动也弥补了一定的采访空缺和新闻时间差。
2013年10月,浙江宁波遭遇台风暴雨袭击,发生水灾。“我报道”及时根据公民记者从现场传回的文字和图片信息,编排组成了《宁波水灾“我”直击》、《温情、感恩:为余姚加油》等稿件,从普通人的角度展示了灾区的情况,也弥补了记者因为灾情难以进入灾区,报道不及时的不足。
(三)利用优势,策划专题
“我报道”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体的优势,打破推送时间惯例,及时发布新闻,根据热点事件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
以2014年3月1日晚发生的昆明暴恐事件为例,在事件发生之后,“我报道”打破其每日晚间推送新闻的时间惯例,2日一早便领先所有新媒体推出专题报道。此次通过微信传播的单条稿件在腾讯新闻一上午便获得26万次评论。[1]后“我报道”又根据昆明暴恐事件的进展及社交媒体舆情设置两会议题,策划推出了《来自中国政治殿堂的祭奠》、《恐怖分子是中华民族公敌》等报道,并在“我报道”等平台上集成推出。
“我报道”在成立之初,就曾试水“丝绸之路申遗”、“月兔号月球车探月”等热议话题,策划了系列专题报道。例如,围绕“丝绸之路申遗”展开的《这批“神马”非“浮云”,是国宝》、《敦煌菜:从壁画走上餐桌》等新闻,内容从文化历史到衣食住行,有文化科普类的严肃性报道,也有轻松愉快的趣闻,带领用户领略丝绸之路的魅力。
(四)围绕用户,创新报道
围绕用户,关注其潜在需求。“我报道”推翻传统媒体做新闻的思路,采取网络媒体的思维创新报道。这一系列报道卓有成效,展现了新华社顺应潮流、转型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社交媒体内容特点为短小精悍。根据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新华社对外编辑部在“我报道”上推出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创新报道。2015年两会期间,“我报道”陆续从“扫盲贴”、“干货”、“盘点”等角度进行创新报道,推出了《2015政府工作报告的100条“干货”》等知识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报道。其中,《官方话语对接网络热词,李总的“任性”咋翻?》从文件翻译的角度巧妙解读了网络热词在官方报告中的应用,显得生动有趣,不失品位。
尽管初见成效,但是“我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的一次转型实践,仍遭遇了一定的现实困境。
首先在定位上,“我报道”的定位是“记者—受众”的双向传播模式,但是受众的定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报道者,而是报料者、评论者。从实际操作来看,大多数公民记者只是作为报料人存在,提出需求,提供选题和素材,是专业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记者自制新闻则很少存在。
其次在功能上,“我报道”与其说是参与式新闻平台,不如说是一种十分强调新闻用户需求和体验的新型新闻客户端。[2]其发挥的功能并未存在明显的提升,互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最后在受众上,客户端的用户是公民记者的候选人。目前来看,受众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记者—受众”双向传播的模式。
由此,“我报道”不仅要为新闻受众提供数据化、多媒体化的“另类报道”,更要积极锁定潜在的能够自制新闻的目标用户,引导其成为合格的公民记者,实现“记者—受众”完整的双向传播。同时,也应该在“参与式新闻”的理念上更加放开,将关注方向从“使用”转移到“引导”,实现更加积极的互动。
[1]刘滢.1个核心、N种形态——新华社两会“我报道”探索政治新闻报道新路径[J].中国记者,2014(04):38-39.
[2]常江.“参与式新闻”的理念与中外实践——以CNN iReport和新华社“我报道”为例[J].中国记者,2014(07):110-111.
G212
A
1674-8883(2016)09-02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