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莹
(北京市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 101400)
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新闻发展的相关问题探究
——以系列报道为例
冀莹
(北京市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北京101400)
民生类系列报道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体裁形式,在高度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以系列报道为例,通过对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以期促进基层的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更充分地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基层媒体;民生类新闻;系列报道
民生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事,党和政府对普通群众的吃、穿、住、用、行等民生问题高度关注,使得民生类新闻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据了重要比例。而通过系列报道的形式来报道民生新闻,可以将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通过更细致入微、更深入深刻、更全面系统的报道,达到更好的宣传引导和教育的效果。但是,目前基层的媒体受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民生类新闻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笔者结合在北京市怀柔区广播电视台工作的经历,以系列报道为例,对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新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民生类系列报道以社会和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为题材,经过前期周密的策划,选取特定的视角,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系列报道。系列报道这种新闻形式在宣传效果上更全面、深刻,更容易引起社会的重视和观众的共鸣。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是北京市最基层的广播电视台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笔者认为,目前基层广播电视媒体制作的一些系列报道还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选题过于平淡
民生类系列报道应选择观众关注的、关心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最亟待解决的,能给普通百姓最直观感受的问题作为选题的题材。但基层广播电视媒体受地域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可选择的题材有限,基层广播电视台把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社会焦点问题作为选题的依据,而这些题材年年报道,同样的视角和选题对观众而言已没有新鲜感,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此外,跟风报道也是新闻报道的大忌。同样的选题被众多媒体、不同栏目翻来覆去地报道,即便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但过于平淡的选题和策划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同样的题材切入点不同也可以传递出不同的声音,而基层媒体很少在这方面下功夫。
(二)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立意不够深刻
系列报道需将大量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策划,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主题发掘,这样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有深度、有力度。而在基层民生类系列报道中,很多系列报道单纯地侧重“系列”,新闻素材中的新闻点过多过杂,方方面面都“系列”进去,让观众看了不知道要表达的新闻主题是什么,传递的主旨是什么。这种做法从单个个体新闻来看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系列报道,如果没有主题,很容易混淆观众的思维,无法弄清楚系列报道的主要意图。此外,系列报道不是针对单个新闻事件作出的报道,而应该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宏观的分析,对普通的社会民生问题进行透视,通过报道剖析社会现象,传递新闻观点。而一些基层广播电视的民生类系列报道立意不高,单纯地就群众关注的吃穿住用行论家长里短,特别是在系列报道的结尾部分不能升华,使系列报道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新闻价值不高
基层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大多以报道地方政府和领导的会议或活动为主,民生类新闻报道也是侧重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形象的宣传,而普通百姓爱看的关系民生疾苦的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内容比较少,系列报道更是少之又少。对普通群众而言,政治色彩浓重的新闻能让他们感同身受的内容太少,观众一般看后对政府的政策和导向有了粗浅的认识,但可能理解得并不深刻,这样的效果让新闻的价值大打折扣。
为了促使系列报道真正做到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有深度地报道,使百姓感兴趣、有共鸣。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关注民生,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要有人情味
一个系列报道成功与否与其选题关系密切。系列报道前期要经过周密的策划,包括主题的确定、立意以及新闻素材的选取范围等。民生类系列报道选题一定要从群众最关心的、最切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要贴近百姓,要走大众化和群众道路。笔者策划的民生类系列报道《百姓故事》节目,就是通过采访各行各业最普通的群众,其中有默默无闻为了保证司机和乘客安全在黑夜中坚持巡查道路的隧道看护员;有只身一人骑行欧洲、美国为了梦想执着的花甲老太太;有90岁高龄仍坚持义务清除小广告的抗日老兵;有生活不富裕,但不离不弃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高位截瘫的老伴的朴实农民等,生动讲述了他们追逐梦想,服务社会的故事。一个个普通但温暖的人物,充满了浓重的人情味。该系列报道节目在《怀柔新闻》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因为它用普通群众的行动传达出了最正能量的情怀。该节目因优秀的编排和制作,得到北京市委宣传部通报表扬,在全市范围内介绍经验做法。
(二)丰富内容,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要有内涵
1.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在内容上要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基层媒体宣传平台,基层广播电视台具有亲民性的优势。因此在内容上,明显的地域特色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怀柔新闻》推出的系列报道《红色记忆》就在地域特色的内容上下足了功夫,如《怀柔西柏坡——庙上村党支部》、《沙峪抗战点燃了平北抗日烽火》、《周总理来怀柔》等报道。《红色记忆》以怀柔区的红色人物、红色事件、红色地点以及新时期创先争优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事迹为切入点,挖掘那一段段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红色历史,寻访那些老党员,颂扬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群众通过富有怀柔地域气息的节目,再次唤起了广大群众对那个时期的鲜明的红色记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该节目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建党90周年广播电视系列专题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要升华主题。系列报道相对于其他的新闻报道而言,传递的新闻信息量很大,这就要求系列报道数量和质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保证信息量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是至关重要的。获得第二十三届“北京新闻奖”二等奖的系列报道《文明在身边》讲述了普通人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一《怀柔车队站台服务员帮助智障少年找到妈妈》,记录了智障少年在车队服务员的帮助下和妈妈团聚的故事;系列报道之二《既是医者也是患者》,讲述了一位70多岁身患膀胱癌的外科大夫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个不算惊天动地但温暖人心的故事,拔高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颂扬真、善、美的社会主流旋律上来,既讲了故事,又摆了道理,赋予了新闻强烈的时代感和正能量。
(三)提升内涵,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要有态度
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新闻业务水平。不仅要学习如何策划、编排、制作新闻节目,提高业务能力,还要加强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学习,只有充分掌握时代脉搏,熟悉社会热点,才能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热点,才能在新闻报道中不偏离社会主旋律。
新闻工作者必须提升素质内涵。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闻节目的质量。系列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要倾听民声、感受民意。走基层已成为新闻工作者挖掘新闻素材,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出色地完成系列报道《美丽乡村行》,笔者顶着烈日,流着大汗,用脚丈量了怀柔区284个行政村的每寸土地。汗水换来成绩,该栏目成功入选了北京新闻奖评委会。新闻工作者要克服各种困难,快速地处理突发情况,敏锐地捕捉新闻闪光点。新闻工作者作为传声筒,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作为事件的参与者,真实、理智地报道和分析新闻素材,不能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掘新闻的价值。只有愿意深入基层,从百姓角度出发寻找新闻点,与群众形成互动,才能挖掘出有意义和价值的新闻素材。
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系列报道有亲民性强、地域特色鲜明的优势,但在题材选取、立意把握、报道内容和水平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生类系列报道更好地传递民意,体察民情,制约了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从完善前期策划、拔高立意以及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等角度来提升民生类系列报道的水平,给基层广播电视民生类新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沈旻雁.地方电视台系列报道提高可看性系列探索[J].今传媒,2015(01):146-147.
[2]程丽亚.地方电视台系列报道的深度开发[J].新闻世界,2011(08):90-91.
G229.27
A
1674-8883(2016)09-0253-02
冀莹(1978—),女,北京人,记者,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新闻部副主任,研究方向: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