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海洋
——《海豚湾》一部震撼心灵的生态环保纪录片

2016-03-01 07:39朱婉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屠杀海豚纪录片

朱婉茹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血色海洋
——《海豚湾》一部震撼心灵的生态环保纪录片

朱婉茹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纪录片就像一杯绿茶,能够在以商业为主的影视作品市场中涤荡人的心灵。《海豚湾》向我们传递海豚正在经历着什么,血色之下,它们微笑着发出的哀鸣。生命是脆弱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的,保护动物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以是影响世界的蝴蝶效应,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得紧紧依靠在一起。

生态平衡;自由;环保

《海豚湾》是一部由路易·皮斯霍斯执导,里克·欧拜瑞主演的纪录片,该片采用了参与式的拍摄方式,呈现出的效果也更加真实。这部片子不仅告诫我们在世界的某一个海湾,海豚正经历着每年9月到次年3月的大屠杀,更让观众从中领悟到每一种生灵都有生存和获得自由的权利,即使这些权利被一小部分人剥削,但仍将会有一大部分人去保护。

一、结构塑造:悬念丛生,环环紧扣

真实是纪录片的根本,是纪录片的灵魂。《海豚湾》属于解说式和观察式纪录片,在编辑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参与记录人员的旁白还有相关人员的采访,对画面内容作进一步的补充和解说,这样两者剪辑到一起更具有说服力,相得益彰。不得不说,在这场大屠杀中还是有日本人愿意接受采访、述说真相的,即使面临被“炒”的危险,正如片中的两位市政议员,日本的渔业部副部长诸昌秀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们一直认为海豚肉是有丰富营养的,不清楚海豚身体里含有大量的毒素汞,但是拿他的头发做化验时却发现检验结果呈汞中毒阳性,日本太地町还有很多人受到汞毒素的迫害,太地町学校被迫免费接受海豚肉作为学生的午餐。纪录片中插入了一些影像资料,1956年在日本的九州岛水俣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汞中毒灾害,然而这场水俣病的发生并非偶然,智索公司和日本政府暗中达成协议,往水俣的海里倾倒工业废料长达12年。

太地町拍摄小组的“十一罗汉”有一部分曾和海豚有过不解之缘,这些人都是真心热血的青年成员。片中有一段很美的画面,潜水员曼迪·瑞·克鲁克珊克在海洋中和海豚偶遇共舞的一幕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快乐,那只海豚看起来很友好、很温顺,它主动地贴近曼迪,缓缓而来,曼迪刚一伸手,那只海豚就顺着她的手游过来,曼迪轻轻地抚摸它的身体,海豚看起来非常享受这种温柔的抚摸。人与海豚的这一互动,能让观众感到生命的美好以及内心的平和。

二、美丽的海湾,残酷的真相

在2010年奥斯卡的颁奖礼上,纪录片《海豚湾》的导演皮斯霍斯举着一块抵制屠杀海豚的牌子说:“直到这些海豚不再被屠杀,我才真正获得了奥斯卡奖,”《海豚湾》之所以申报奥斯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保护海豚,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其在片尾的字幕写道:除非我们能有所行动,否则太地町海豚大屠杀计划仍于每年9月继续进行。皮斯霍斯的团队在海湾周围放置了用假岩石伪装的摄像机,水下也安装了测音仪,在播放海豚被屠杀的画面时,多角度切换,声音就是最真实的海豚音。这一触目惊心的片段和海豚苦苦哀求的痛苦的鸣叫声,无疑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摄像拍到一只伤痕累累的海豚逃脱了渔网的限制游到最里面,但它终究没能逃过悲惨的命运。相信每个看到这个场景的人内心都会呐喊:还它们自由!这个画面之后,连接的是海豚在海洋中自由飞跃的美景。在我们曾看到的影像中,海豚基本上都是群体行动的,它们在海中的跳跃奔腾也是整齐划一的动作。不难看出,这是类非常聪明的物种,它们用声音沟通交流,它们是需要呼吸的哺乳类海洋生物,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更希望看到它们在自己的领域肆意游动,而不是将它们放到餐盘之中。

三、血色的海洋,警醒的震撼

在生态环保类纪录片中,《海豚湾》无疑是最成功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就是对它最大的褒奖,当然这也源于导演和演员们的冒险精神,他们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勇士。皮斯霍斯曾说:“比起自己的安危,我更担心我的团队,作为队长,我对其他人的安全负有责任,担心大家受到伤害。很多次我们都在挑战极限。片子里我们去了海湾2次,事实上,我们一共去了7次。”在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们有一种在观看好莱坞大片的感觉,不同的是,电影是虚构生活中的影像,而《海豚湾》却是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真实事件。

相信很多关注环保纪录片的人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宣传词是非常熟悉的,这是《野性的终结》里面姚明常说的一句话。《海豚湾》讲述的是海洋中的海豚被屠杀的事件,《野性的终结》讲述的是大象和犀牛被割象牙和犀牛角的凄惨经历,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野生动物,时有工作人员在与不法分子的交战中牺牲。在看到这些纪录片之前,我们对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只停留在偶尔听说的层面,当这些事情被拍成纪录片时,我们才能感到虽然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保护动物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相比《野性的终结》,《海豚湾》更具有真实性、震撼力,因为观众看到了海豚被刺杀的全过程,而《野性的终结》大多数是人为的讲解,当事件发生过后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历过什么,这是一种灌输的方式。由此可见,纪录片的拍摄还是要以画面的语言为主,客观地展现事实的经过,把评判的主动权交给观众。《海豚湾》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日本太地町发生的血腥场面,其实世界上很多地方也正在发生类似行为,这些行为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曝光,而在一些明星的微博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抵制皮毛之类的公益宣传。

四、结语

《海豚湾》在拍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非正常拍摄手段,并引发了一些争议,奥斯卡组委会甚至收到了日本太地町政府的“抗议信”,但撇开其他因素不说,面对艺术使命和艺术手段之间的博弈,艺术家应首先服从于前者。当然,如果采取正常的拍摄手段,我们也许就看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纪实效果了。屠杀海豚这件事发生在日本,但为什么却被美国人发现,并采取意义深远的艺术方式公之于众呢?这是因为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处于同一个地球,共同享用地球的资源,我们当然也有义务去保护它。生命是脆弱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的,保护动物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以是影响世界的蝴蝶效应,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得紧紧依靠在一起。

[1]郑兴,曾丹伟.人类为什么非要屠杀海豚[N].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7-5.

[2]柴焰,郑鑫.论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策略[J].大众文艺,2010(23):126-127.

J952

A

1674-8883(2016)09-0186-01

朱婉茹(1992—),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屠杀海豚纪录片
沉默
海豚
海豚的自愈术
Top Republic of Korea's animal rights group slammed for destroying dogs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Cruel and dangerous sports should be banned by law
纪录片之页
狂雪
——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南京军民招魂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